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美国 >> 美国留学热点普通标题 >> 海归公寓能否解决“安居”问题

海归公寓能否解决“安居”问题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2-22


  各地媒体开始关注 海归生活压力
  本报引用的下述两个实例,来自浙江《钱江晚报》针对海归住房情况进行调查(右图),反映了一部分期盼分房的“70后”海归的真实生活。
  在首批调查的海归群体中,“70后”海归多是当年国内大学的佼佼者,以公费或取得奖学金的方式出国,并多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现在他们回国的首选地是高校,希望有个好的环境从事科研工作。虽然有国外的生活经历,但回国后他们几乎需要从头来。无论事业有成还是财富小有收获,“有房”是他们共同的期待。
  ——编者
  ■实例1
  再买不起房,可能考虑离开国内
  回国的时候陈老师攒了相当一笔钱,这笔钱当时买套三居室其实还是轻松的,但令他想不到的是:和两年前相比,房价居然又翻倍了!
  回国两年,陈老师仍然租住在学校安排的员工楼里。因为一直等学校分房而未得,陈老师也错过了很多机会:买商品房,或申请经济适用房。也因为现在居住条件的关系,陈老师8岁的儿子目前在上海外婆家读书,陈老师的妻子刚从深圳来杭州陪他。每逢周末,夫妻俩便去上海看望儿子。
  陈老师今年40岁。10年前中科院博士毕业后,他去美国某大学担任讲师,夫人也在美国的一家进出口公司工作。在美国呆了8年后,终于在2007年,陈老师受邀回到国内。
  2007年的时候,杭州房价正经历一轮高涨。陈老师当时对买房这事不是很上心。没想到两年过去了,这才发现,房子对海归来说,实在是不得不面对的一副重担子。
  “按杭州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来计算,根本买不起现在市区的一套房。”陈老师说,很多海归都是穷苦人家读出来的,不能指望父母掏钱,如果分不到房子,靠自己的收入真的很难买得起。
  陈老师在美国生活8年,没想过在美国买房。一来总想着以后会回到国内;二来在美国他所在的城市,买套房子虽然也不贵,但涨幅比较慢,而且每年还要交1%的固定资产税(相当于国内所说的物业税),出租也很便宜,几乎无利可图。
  目前陈老师和妻子租住的公寓楼,是7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月租一千多元。虽然陈老师也对当年回国没买房有点小后悔,但是对现在的房价,他已经完全看空了。陈老师说,虽然家里人也对他们当初没买房有抱怨,但他和爱人还是会静静地等房价掉下来的那一天。
  如果房价一直掉不下来怎么办?陈老师想了想,说:“那要看情况了,不排除会离开杭州,重新去美国。”陈老师说,他希望来杭州创业的人才都不要为买房子而发愁。
  (本文由《钱江晚报》提供 作者赵红燕)
  ■实例2
  无房无车,期待日子会越过越好
  杭州某高校汤老师的家,房子是向学校租的,一室一厅,50多平方米,每月房租一千多元,正好跟他的房贴持平。
  汤老师的家看上去确实有点挤:打通了阳台的主卧,包含了卧室、书房、儿童游乐区、衣服晾晒等多个功能;客厅里摆满了女儿的玩具、一个沙发床、一个婴儿床、饭桌,兼具客厅、餐厅、次卧的功能。“现在是我父母、我女儿和我们夫妇,一共5个人住。”
  2004年,汤老师作为交换生去了美国某大学读博士,毕业后继续在美国做博士后。2008年,两个机会摆在眼前,一个是美国某大学的录用通知书,一个是回国内高校。考虑到国内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他带着妻子和刚满5个月的女儿回国了。
  回国时,学校明确告知,没有房子分。他也就租住到了学校安排的宿舍里,就是现在的家。
  回来一年多,汤老师感觉事业上还算一片光明:今年刚31岁的他已经评上了副教授。不过生活上的压力却也是显而易见的:以现在的杭州房价和他们现在的收入,一套三室的商品房是肯定买不起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房子的办法。目前他们已经申请了杭州的经济适用房(人才专项用房),预计到12月份选房。不过听说这批房子很偏,很可能是在远郊,这又让汤老师夫妇有点犹豫,毕竟离单位太远了。可是,商品房又买不起,总不能一直租住一室的房子吧?
  对目前的生活,夫人小芳有点不适应。“最初从国外回来时有新鲜感,等新鲜劲过去,感觉生活太现实了,有点后悔,觉得国内的生活压力其实比国外大,而生活条件相对来说国外更好。也许让孩子在国外生活会更好。”
  汤老师的妈妈却宁愿过这样的日子。“儿子还是回国的好,可以天天守在一起。不过到小城市里生活会更好些,房子也便宜,物价也低些。他们赚的钱不多,我去买菜都感觉有压力。”来自湖南乡下的妈妈,说起儿子,笑中带着点无奈。
  尽管在杭州的生活确实有压力,但对汤老师来说,父母、妻儿在身边已是幸福所在了。他给自己定了一个5年计划:5年内,生活清贫些,大家一起克服,自己努力搞科研,争取5年以后评上教授。他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毕竟幸福不全是靠金钱来衡量的。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