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留学热点普通标题 >> 中外合作办学 是否风光不再?

中外合作办学 是否风光不再?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2-16

  中外合作办学曾被喻为“不出国门的留学”,而备受求学者的青睐。然而,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一些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近日出现的部分中外合办硕士项目停招更是把中外合作办学推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这些昔日颇受追捧的硕士项目为何停招?办学市场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中外合作办学能否走出这一困境?
  ●办学门槛较高影响生源
  此前,湖北省教育厅公布了2009年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检查复核结果,其中两个硕士学位教育合作项目因招生困难等原因而停招,而这种情况也并不是地方学校才有的现象。
  记者最近了解到,目前,北京高校有6个通过教育部评估与复审的中外合作硕士项目,其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美国莱特州立大学合办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合办的市场营销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均于今年停止招生。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管科研与国际合作的副院长陈向东介绍,此项合作已招收两届,是澳方第一次将学位教育推向澳大利亚以外的海外国家,但今年由于墨尔本大学商学院归属问题进行调整,将暂停招生。“门槛高是影响生源的主要原因,澳方要求学员雅思6.5或者托福610(253),并且要有两年的工作经验,这直接将应届本科生拒之门外,而通常有工作经验的学员英语成绩又很难达标。”陈向东说。
  首都经贸大学一位老师指出,他们的一个项目由于生源达不到美国大学的要求,今年也终止了合作。她说,“除了英语要求较高,美国大学的牌子也是影响生源的一个原因,学员花十几万还是希望拿到一个有名气的大学的学位,但是降低门槛,生源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据了解,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举办的高级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培训于2007年开始招生,今年也停招了。“马里兰大学要求学员具有本科学位,五年以上工作经验;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口语及书面语,前8个月要求在美国学习。不管招生的门槛是高还是低,只要你最终走出国门到国外的课堂学习,就必须过英语这一关。”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瑞丁大学信息科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负责人张京介绍,此项目第一届招收了4名学员,今年招了15名,如果学生去英国学习要求雅思成绩6.5,国内学习要求6.0,并有相关工作经验。她说:“对英语要求高也是对学生负责,因为许多课程都是采用全英文授课,听不懂课将直接影响毕业成绩,拥有工作经验也便于不同行业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更好地促进工作。”
  ●学费较高,办学质量却难保证
  “十几万的学费,在职读两年,拿的外国学位靠得住吗?”许莹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工作了三年,很想提高一下自己的知识和学历,为日后的职业拓宽一点道路,但是高昂的学费、心里没数的教学质量却让她望而却步。
  高学费一向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如果师资水平低,教学效果不佳,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导致受教育者付出了高额学费但没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行为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而教育教学质量又直接关系到教育消费者是否能享受到等值的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张京老师指出,一些合作项目宣传不实,聘请的外方教师不具备相当学位和执业证书,缺乏一定教育教学经验或者是外方教师偏少,导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质量不高,有的学生最后因英语不过关,同样去不了国外或不能适应国外的语言教学。
  陈向东指出,部分合作办学硕士项目课程设置上甚至没有外方课程,也没有外籍教师授课,90%的课程都是由中国教师授课,何谈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而国外名牌大学十分重视自己的声誉,在获准的合作项目中,很难见到像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这些国际名校的踪影,目前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国外教育机构大多并非世界一流大学,其所获学位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同并不高。
  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合作项目招生办王学华老师认为,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收费虽然比国内一般的专业要高,但与出国接受教育相比却低廉不少。同时他指出,很多学生认为花比留学少得多的费用就能接受到国外先进的教育,同时可以获得国外文凭,是非常划算的事,不少学生因此想以相对低廉的费用,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渠道不出国门接受海外优质教育,然而却有个别机构利用这一点,打着“海外优质教育”的旗号,乱收费或肆意提高学费,但其教育水平又没有相应的提高,甚至提供毫无价值的海外教育机构文凭,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前程。
  销售业绩的优劣决定着产品的生命。同样,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就业的难易、好坏也决定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与发展。
  现实中的一些个例给人带来更多的却是担忧。张政2008年顺利毕业于上海某高校和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联合办学项目硕士班,该项目获得国务院批准,有教育部批文,并获得美国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但他当年在报考公务员时,却因无国内大学的学历证书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张政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案例,也是一种警示,对于一心想拿国外大学硕士文凭的学生来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硕士学位证书能否被雇主看重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中面临挑战
  对于目前硕士项目招生所处的困境,张京分析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出国留学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难了,有钱的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出国,真正感受当地的文化,学习地道的语言,而且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虽然比起出国留学便宜了不少,但是比起在国内读研还是不低的,这也使得不少学生不会选择合作办学,同时一些未经审批的合作办学项目为了扩大生源,降低入学门槛和办学质量,而一些严格遵守入学门槛的项目,却因生源不足面临停招,这就是教育要不要进行产业化的一个问题。”
  张京指出,“合作办学的市场会越来越窄, 虽然现在中外合作办学的性质是公益性事业,但实质上已经在向产业化、市场化道路上迈进了,中外合作办学要有更大的发展,政府就应该给予它一个灵活的发展空间和相应的政策支持,更应该加大监管的力度,希望今后留学展会或国际教育展能给中外合作办学留出一块展区,就像一个协会、一个集体,给学生更多选择。”
  “对于那些想拿到国外大学学位但又没有时间出国学习的在职人员,对于那些承担不起国外留学巨额学费的学生来说,合作办学硕士项目还是有发展的前景,同时为保证合作办学的教育质量,教育主管部门更应该将合作办学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经过大浪淘沙,把办学质量好的项目突出出来,给学生、家长正确的引导,保持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陈向东同时指出,政府一年或两年一度的审批使中外合作双方对长远安排、发展信心不足,由于审批过于繁琐、时间较长,中外双方不能确定下一年度的审批是否能通过,也就不敢把过多的资源投入到其项目当中去,影响了项目的持续发展,对于合作双方比较好的院校、合作时间较长的项目,政府应适当简化审批程序或延长审批结果的有效期。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