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加拿大 >> 加拿大移民生活(二级菜单移民生活) >> 鹏程万里回中国相亲记

鹏程万里回中国相亲记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2-16

  中国有句响亮的口号:「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未婚的大龄青年朋友们,努力吧!

  在一个深夜里,我独自端坐在窗前。窗外月光如水,树影婆娑,似乎有无数的情侣在喃喃细语。我悄然四顾,顿觉自己形单影只,孤单和寂寞涌上心田。我该有个家了,我自言自语,可是我的另一半在哪里?

  其实我甜蜜的事业始于「而立之年」,那时我已经在美国读完了两个硕士,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位从中国来留学的女孩,两人几乎一见钟情。

  不 巧的是,由于种种阴错阳差,她毕业后的签证只剩下一个月时间,一时也找不到工作,我也刚拿到绿卡帮不了忙,只能怅然地送她离去。年历撕了一张又一张,我的 年轮一圈圈地增长。看看向著「不惑之年」前进,可是由于专业的圈子很小,整天埋首工作,视野多是有家室的男人和女人们;白人、黑人、印度等人种都有,独缺 可爱的中国姑娘。「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是在茫茫的人海里,谁是我的她?

  就是在这彷徨当中,高人指点:何不网上寻缘。此言一出,顿如 醍醐灌顶,在大彻大悟之余,深感自己的无能,每天都是十指在键盘上移动,却不知道网络世界无远弗届,无孔不入,从未想到为自己开拓天地。于是打开网络找到 一个颇具规模的中国婚介网站,里面有不少条件很好的「美眉」们,其中有的颇有文采。

  她们的自我介绍写得令人荡气回肠,我当然也要写一篇象 样的文章,才能引人注目,于是搜索枯肠寻找灵感。可惜本人理工科出身,一向不花时间于文学丛书。直到此时才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谛。回想在我5、 6岁时,爸爸连哄带骗地教我背唐诗一百首,我如何的抗拒,真是悔不当初。想来想去,我既无文采就不必舞文弄墨,不如实事求是地描述自己和提出对意中人的基 本要求,附上自己的照片和证书的影本,贴上网。信息发出后,紧接著就是收发工作。几天之内著实收到好几封e-mail,同时也在网上选了几个中意的美眉和 她们取得了联系。果然否极泰来,我每天下班回来就忙著处理「公文」。

  相亲这事说来真不容易,有个双向选择的问题,不论是网络上的或是见面 的,一是相见要有好感,二是要互信。因为双方都是陌生人,要去除心防并非易事。好在一些大的网上婚介公司帮忙放上各自的证照复印件,履历基本可信。于是我 挑选了两位美眉,透过越洋电话保持联系,并择机见面。在电话中恳谈了几个月之后,我请了假,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去会见那梦中情人。这次回国准备从两人中选 定一人作为终身伴侣,究竟是谁?虽说朋友中也有些是网恋成功的,但似乎不成功的占多数,还有上当受骗的,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网上情人是个梦

  N 城是我要去的地方,那里有个美丽的湖泊,像一个传说中美丽的仙子,带著薄薄的面纱轻盈地向我走来,不,是我向她走去。就在走出机场的门前,在一堆接机的人 群中,我一眼认出了她。一个清新脱俗、没有化妆的女子,在夏末中午的艳阳高照下,穿一件白色短袖衬衫和一袭及膝的淡色短裙,缓缓地向我走来。

  我 高兴地迎上去,第一句话就是:我和照片上一样吗?她浅浅一笑,笑得那么和蔼、自然,那么一个久违了的微笑,顿时使我感到无比的亲切、柔和。她说:「一模一 样,我呢?」我说:「当然像,只是瘦了些。」的确,她比照片中的丽人只是瘦了些,还有一丝淡淡的忧愁。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千里姻缘 一线牵」确有些道理。在我安顿好旅馆后,天色尚早。我们沿著湖畔的林荫大道开始了长谈,因为我们通了几个月的电话,基本情况已互相了解,可以直奔主题。

  她 说自己并不想出国,现在中国国内的条件都不错,只是想找一个理想的对象把自己嫁出去,有一个家,过上平静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真诚,合情合理。我望著她 那靓丽的侧影,听著她那朴实无华的言语,我想「就是她了」。我心里踏实了许多,于是话也多了起来。无意中谈到我的一个朋友在网上结识到一个女友,见面以后 双方都感觉不错,半个月内就办了结婚。结果却非常不幸,因为女方有精神病。这事我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她沉默不语好一阵子。第二天清早,我因时差关系还 未起床,一阵电话铃声,原来是她昨晚彻夜未眠,反覆思考后,决定告诉我,她患有慢性肾炎已有数年之久,不愿拖累我。她说一切都不可能了,你快点离开吧。我 在心酸之余,确实爱莫能助。于是去到M城,和另一约定的联系对象见面。

  独生女不愿出国

  在美国的金融风暴 中,随之而来的是公司裁员,所幸我所在的公司裁员不多,我的职位尚且稳固,在此当口保住饭碗是当务之急。没想到这第两位美眉却要我「自裁」。见面第二天, 她就问我对她所在城市印象如何?我在两年前曾访问过此城,有很好印象。时隔2年再次访问,只觉得城市繁荣又进了一大步。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如同过年。 高大的商城如同皇家城堡,闪烁著眩目的霓虹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感觉不到金融危机的威胁。

  对方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说著我们就进了一 家商城,搭大型电梯到4楼。这里是一个室内广场,一侧是一眼难尽的各种吃食店,中西餐饮齐全,另一侧是一个大型戏台:歌舞、相声、杂技、吴侬软语的评弹等 等,你方唱罢我登台,表演短小精彩。大厅的中间摆放著一百多张桌椅,顾客们点了菜肴以后边吃边看。

  此时正值晚餐时间,只见人潮一波波地涌 来,有的是成双作对的情侣,也有的是中、老年人带领一家人亲亲热热来度良宵;还有三、五个青年朋友聚在一起,喝著啤酒,吃著小菜,边聊边看节目,一副休闲 景象,好不羡煞人也。想到我在美国的生活,每到周末不知何处消遣。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有风景这边独好之感。

  经过3天交 谈,和她熟悉了许多,知道她的想法,因为父母亲膝下只有她这个宝贝女儿,生死不离,且婚房早已准备,故土难舍,正像她问我说:「难道美国的生活真比这里好 吗?」她表示不想出国。直到此时我才如梦初醒,原来这几天她带我的参访是收心之作,目的是收一个倒插门的女婿。常言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不得不在美人 与饭碗之间苦苦挣扎。兹事体大,不得不慎重考虑。可能她看出我的犹豫或有其它原因,乃自动消失,没有说一声再见。

  天涯何处无芳草

  L 市是我必经的芳草地,我的祖母和叔叔一家都住在L市。经婶婶的热情指点找到了一个入门捷径,原来L市各区的民政部门都设有婚姻科,为本区的未婚男女牵红 线。我就登堂入室,要求帮助,「扶危济困」;除验明我的证件(护照、学历证明)以及在登记表上逐项如实填写外,工作人员按照我对配偶的要求,找出对方有相 应条件的登记表格(没有姓名和地址,只有编号和照片)。在征得双方同意后,相约见面。见面后的后续行动自行处理,只要告知工作人员初步结果即可。现在各地 均有婚介机构,质量良莠不齐,外地人很难了解,往往事与愿违。我没有试过这种私人办的婚介机构,不敢妄加评论。对于政府机关主办的婚介活动,因为工作人员 见过登记者本人,且不涉及利益关系,应该较为可靠。至于能否找到心仪的对象,就要看各自缘分了。

  参加相亲会的尴尬

  在L市有缘参加过2次相亲会,是在2个不同的俱乐部举行的,相同的是都要买门票,提供饮料。每次参加人数大约在200人左右,都是作了一番妆扮的青年男女, 其中不乏帅哥靓女,但大多是本地人,大家都以当地乡音谈话。本人明显是外地人, 有格格不入之感。再则与会者的年龄大都是在最佳适婚年华,像我这样大龄的人颇有「廉颇老矣」的悲情心态, 自觉不是1980年代后的入幕佳婿。看到那些美眉们,她们手中无不握有几张要求见面的字条, 自己也小心地递上了联系信息, 但显然和其它追逐者不在一个起跑在线。这相隔半个地球的距离,却是一个不易逾越的鸿沟。本以为在这种「众里寻她」的场合中,总有可能得到「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烂珊处」的惊喜,可是在参加了2次聚会后,却有些人地生疏的茫然之感。

  深入了解 要先交往

  我这次 的大陆行,计画了好几个月时间,幸得各地亲友帮忙,才得以会见几位适婚的美眉。虽然最后结识了其中一、两位,但时间过于短促,要深入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 还须一个交往的过程。我自己也有难以克服的缺点,如年龄偏大、双方距离太远、对于对方的个人条件要求难以降低等等,都是择偶的障碍。我就等待著心动的那一 刻吧!

  我的婚姻状况其实也代表了生活在美国的华人青年群体,这个群体情况非常独特,他们有高学历和较好的经济条件,属大龄青年,其中不少 是大龄女青年,但男多于女。他们始终眷恋中华文化,对于异国婚恋多所顾虑而不愿涉足。在现实生活中要回祖国成家立业,也不是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所能决定的。 凡此等等都给我们这群人留下一个婚姻难题。虽然社会也给了不少帮助,但解铃还需系铃人,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出适当努力,终会有一个美满家庭。

  现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也有相当数量的大龄男女青年,问题是如何相求和沟通。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