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美国中小学生的生活体验

美国中小学生的生活体验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26

  说起来也许你不相信,早就在中国绝迹的“忆苦饭”,目前却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园甚至幼儿园里大行其道。毋庸置疑,其宗旨主要是为帮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

  马里兰州的温顿小学最近为全体学生组办了一次为期三天的“要饭”课。按规定,由少数学生扮演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负责发饭,而其他大多数学生则扮演流浪汉、乞丐或穷人。

  在这三天内,每每到了就餐时间,扮演不同角色的孩子们便各就各位“体验”生活。只见“32作人员”仔细地将饭菜分发给每个“无家可归者”,而“要饭者”则就地坐下大吃起来。尽管这种“生活体验”课的形式十分活泼,但孩子们的神情却相当严肃,因为他们都郑重其事地把它看作是一次宝贵的“生活体验”,而并不把它当作一场闹着玩的游戏。

  再看看“无家可归者”要来的饭菜,分量明显不够,而且面包制作得十分粗糙;至于菜,也只有水煮的土豆块加两片肥猪肉(因美国人普遍不吃肥肉,故价格十分低廉)。在孩子们用餐时,有名教师则在一旁提醒说:在一百年前,美国无家可归者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要比今天高出一倍之多。即便目前在美国,仍有至少一百万无家可归者,至于在全世界,则至少还有两亿人靠要饭为生——这些人平时吃的饭菜,大多比这顿午餐还差。

  教师的话语引起了孩子们深深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绝大多数不愿扮演“工作人员”而宁可扮演“无家可归者”,因而那些“工作人员”往往只得由教师指定某些学生扮演。不难想像,“要饭”生活长达三天,孩子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有的说乏力、头晕,有的感觉注意力难以集中,有的说“十分想念”家里“丰盛可口”的饭菜,还有的说终于“领略”到了“饥饿”究竟是什么滋味。

  旧金山市的斯迪夫中学组织的“体验饥饿”活动,则吸引了该校七十五名十一至十四岁孩子的积极参与。到了中午放学之后,参加活动的每个学生抽取一张就餐券——要是券上写着“15”这个数字,那就意味着他属于占世界总人口15%的“富人”,也就是说他可以享受到一顿丰盛的午餐,而且还可享受到殷勤的服务;要是券上写着“25”,那就意味着他属于占世界人口25%的“温饱型”,即可以吃到分量尚足的米饭、少量的鱼和豆子;而要是抽到的就餐券上写有“60”,那么他就代表了占世界人口60%的“穷人”,因此那顿午餐就只能吃少许没有放油的土豆,而且还得耐心地排队等候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该校校长威尔金森先生介绍说,这些孩子通过抽签分成了三组,其比例恰恰与世界人口的“饥饿格局”大致相同。尽管活动是象征性的,但孩子们已意识到世界饥饿人口之多,以及世界仍然充满了不平等。果然,参加过“体验饥饿”活动的孩子,便再也不会浪费粮食,还向学校的“粮食银行”捐赠自己节约下来的多余食品或零用钱——这些由孩子捐赠的食品和金钱,有的分发给了国内慈善机构,有的还送到了遥远、贫困的非洲大陆。

  如果说上述两项活动是由学校组织的,那么眼下在纽约、洛杉矶、费城等大都会的孩子中流行的“过爷爷时代俭朴生日”的活动,则完全是孩子们在长辈指导下的自发行为。纽约一名叫麦迪的男孩子听说爷爷小时候过生日十分简朴,感到既新鲜又有趣,于是在自己生日那天特意把年过古稀的爷爷请来,请老人谈谈他们那时的孩子是如何过生日的,最后还“如法炮制”了一顿简单、廉价的“生日餐”,不过同样过得既热闹又好玩。生日过后,麦迪就把这次过生日省下的钱全数捐给了“支援非洲饥民办公室”,算是献上了一份自己的“爱心”。

  对于这类“生活体验”活动,美国的大多数家长都举起双手表示赞成,但也有少数家长认为,诸如“饥饿”课之类的活动有可能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组办者却坚持说:一方面,由“饥饿”引起的不适乃至痛苦都是暂时的,因此不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任何长远或实质性的副作用;另一方面,正是在克服这些不适或痛苦的过程中,孩子们才可能有了真切的“生活体验”,而且克服这些不适或痛苦本身,也是一种“素质”的培养。换句话说,这也是孩子们为“素质教育”——当然是“美国式”的——需要付出的一部分“学费”。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