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募捐经历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26
富豪们认为巨额财富都是从社会赚取而来,自己“只是这笔财产的看管人”,这些资源最终都要回馈社会。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找到最合适的方式使用它”。
募捐电话没完没了
前些时候,老公接了一个我们居住的费尔法克斯县警察局的电话。电话里一位先生情真意切地说:“前一阵,我县一位警察因公殉职的事情想必您已经听说了。我们现在在给警察的家属募捐。捐款金额有100、50、25三档,你愿意捐哪一档呢?”老公一下语塞,“那,那,就捐50这档吧!”
接到电话后没两天,请我们回寄支票的信就到了。信中还特意提到,“您给我们的捐款并不意味着未来你面对警察局的处罚有任何特权。”事情到此才刚刚开始,家里从此各种名目的募捐电话不断,比如说给图书馆募捐的、给癌症病人募捐的、给非洲儿童募捐的……老公很苦恼,因为实在不知道如何拒绝,总觉得拒绝了,就是特没爱心的表现。可是如此给下去,也实在是给不起啊!
为这事老公特意请教了美国同事。同事说:“可能是你捐了一次以后,你的信息就被共享了。我也时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我会告诉他们说,我已经给联邦政府设立的一个捐款基金项目捐助了,别的募捐我就不参加了。对方被拒绝也会觉得很正常,因为在美国募捐的项目实在太多了。” 这以后,我们才逐渐学会了对别人说NO。大家各尽所能,对于超出自己能力的募捐表示爱莫能助,也应该理直气壮。
募捐名目五花八门
美国的募捐真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不定期地,我们会收到一些教堂和慈善机构的邮件,有时候是就一个活动项目让你捐助,有时候是在邮件里夹一个折叠的大塑料袋,让你在指定的时间,把愿意捐助的衣物放在袋子里,然后把袋子放在门外,他们会派专人专车来收,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或者灾区群众。
美国劳动节的时候,在许多主要路口,能看到有人利用红灯抓住机会进行募捐。开始还以为是乞丐在行讨,可再仔细一看,不对啊!怎么都穿着消防队员的制服?!看看别人,早已习以为常。想捐的人, 早早就把车窗打开,手里拿着现金伸出窗外示意。不想捐的人, 只要端坐在车里就好了, 募捐的人不会去敲你的车窗, 更不会对你死缠烂打。劳动节给消防员捐款也是美国人的一个传统。
另外,我们还碰到过一些上门的募捐者,印象特别深的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有位年轻女士来敲门,告诉我们她是为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募捐,当时她的脸冻得通红。要知道,这些募捐者都是义工,不知道她这样挨家挨户地走一天能募到多少的钱,但是,这种奉献精神让人很是感动。
募捐事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
在美国,募捐的盛行首先和它的基督教文化背景有关。很多基督徒把自己收入的10%捐给教会或公益机构。基督徒到周末都会去教堂做礼拜,每次礼拜都会有一个对上帝奉献的仪式,就是让你尽所能地慷慨解囊。我家附近是一个卫理派的小教堂,每次礼拜大概也就100来人,我注意看了一下,在教堂的布告上,每周教徒捐助的金额都在1.5万美元以上,最多的一周达到了5万多美元。这仅仅是礼拜仪式上例行的捐助,具体教堂各个项目和活动下的捐助就更多了。大人的言传身教,对从小就和父母一起去教堂的孩子影响很大。除了在礼拜上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外,孩子们经常参加学校及社区组织的一些慈善活动。比如说,女童子军的饼干义卖,给非洲儿童捐赠自己的文具、书籍,甚至在万圣节、圣诞节里收到的糖果礼物,他们都有送到慈善机构去的习惯,通过这些机构转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爱心的文化就在这样的习惯中一代代相传下去。
另外,美国的税收政策也是鼓励人们多捐款,美国人的税收都是在减除了捐款额的基础上进行应征的。减掉捐款额后剩下的应纳税部分,金额越高,适用的税率也越高。所以,如果进行了捐款,适用的税率可能也会下调。我工作的学校在每年年底,都会给捐款人分别邮寄他们给学校的捐助金额总计表,以便他们在来年年初报税时,可以申请减免税额度。对于捐助的股票、汽车等等实物,学校都会请专业机构进行估价,折成具体金额,以协助捐赠人进行减免税。这样,捐赠就变成了一举两得。捐赠人不仅树立了公众形象和产生模范效应,同时也可以获得税收减免的具体好处。
在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所言,“一个人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是一种被广为接受的想法。人们对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把自己大部分的财产都捐出来的事迹并不诧异。富豪们认为巨额财富都是从社会赚取而来,自己“只是这笔财产的看管人”,这些资源最终都要回馈社会。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找到最合适的方式使用它”。世界首富如此,普通的中产阶级也一样,各尽所能而已。我工作的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学校新校区的建设资金完全都是捐助而来的。其中一位老太太捐出了她先生留给她的200多万美元财产。她说我老了,我不需要那么多的钱,留给孩子们吧,我很高兴能这样做,比起我给予的,我觉得自己得到了更多。
美国募捐的蓬勃发展还和其专业化有关。募捐在美国的大学是作为一种学术、一项学科来开展研究和教学。在政界,从竞选市议员、市长、州长、到总统大选,都需要争取大批的资金作为支持。经营一所学校,特别是那些著名的大学,社会捐赠是其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这一切,使得募捐在美国有了一套专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班子,人数众多。在很多非赢利机构里,“发展部/发展办公室”(development department)就是专职做募捐工作的。在美国,经营社团募捐是衡量一个人领导力的重要标准。这种专业化和标准化对美国的募捐文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显然,募捐已经成为美国国民收入的一种有效的再分配手段。通过公民社会自发的这种调节形式,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也可以让一个社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