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被笑称宁国府的石狮子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25
中国人留洋求学的历史已历百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推出《百年海归故事》栏目,细致描画这一百年中我们所熟知的精英人物的点滴故事,从他们的言谈举止、品性习惯或读书待物、论己评人中,窥见这些前辈先贤的音容及时代风尚。期望借此追述中国百年留学潮的历史痕迹,并勾勒其中各时代代表人物的侧面形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马克贬值。这对于当时的一帮中国留学生来说,却似乎是个好消息。不少留英留德的官费留学生在那个时候也跑到了德国,干嘛来了呢?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太太杨步伟在回忆文章《杂记赵家》中说:
“……这些‘书呆子’就转到德国去,大买德国的各种书籍,有的终日连饭都不好好地吃,只想买书……”
遥想那个年代,这些黄皮肤、黑眼珠的年轻人一天到晚在柏林的街头晃晃悠悠,到处去淘书,犹如今日一帮外国朋友逛潘家园,倒也别是一番兴致。
当然,这些千山万水来德国“淘书”的人大都是些才俊和翘楚,比如有傅斯年、陈寅恪、俞大维等人。不过,也有些人无事做,在杨步伟当时去德国旅行的记忆里,“那时还有一个风行的事,就是大家鼓励离婚,几个人无事干帮这个离婚,帮那个离婚,首当其冲的是陈翰笙和他太太顾淑型及徐志摩和他太太张幼仪,张其时还正有孕。”
对于这些事情,傅斯年、陈寅恪是不掺和的。当时留德同学中的玩笑话,用来说傅、陈二人,说这两个人是“宁国府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是最干净的。”
俞大维是最不容易见到的人之一,因为他黑白颠倒,日当夜、夜当日,白天睡觉晚上看书,据说这么做也是为了节省白天相对较多的开销。不过,这些留学生当时为了买书而导致的拮据,却当真不假。赵元任和杨步伟夫妇去德国旅游,俞大维和陈寅恪请他们看德国歌剧Freischutz,结果送到戏院门口,自己却要走,一问为什么,陈寅恪回答说,两个人只有这点钱,不够再买自己的票,要是这哥俩也去看戏,那回去又得吃好几天干面包。
这虽则是个小故事,由杨步伟娓娓道来,却也能窥见陈、俞二人的人品。陈寅恪日后被尊为“国学大师”,他其实从13岁第一次出国留学,陆陆续续在外20多年,学贯中西、博闻强记,也是在外勤苦用力换取的。当一个德国留学生圈子里的“石狮子”,今天看起来有点玩笑,或许还有点赞许,可是在当日,未见得就不是批评——独善其身去看书做学问,自然与口水四溅地鼓吹婚姻自由的留学生活,不是一个风格,不是一个价值取向。
其间的孰好孰坏,从今天看,大概能看出一个眉目了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