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缺乏对中国的准确认识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25
看了《中国急需提高海归创业成活率》,我认为海归并没有学会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生存。
这篇文章尽管触及到了一些海归的创业政策环境、投融资渠道和政府行为等问题,然而这些只是涉及到了海归在中国土地上生存的外部因素。
就海归创业成活率的问题以及其在中国当今市场经济中的适应性问题(也就是海归本身的内在因素),我们应该从一个比较客观和全面的角度去加以思考和分析。
首先,当今的海归不同于早年的留学人员, 回国后大多数从事商业活动,活跃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之中。每一个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中归来的人,如果他是理性的选择回国创业,理应清楚市场的规律、创业的艰辛、竞争的严酷以及技术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更应该了解中国的市场经济现状和明确自己的定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毋容置疑,许多海归的选择可以说是非理性的。政府业绩驱动的各种海归创业鼓励政策,尤其是所谓的启动资金诱惑,使得一批批海归走上了“不归之路”。
其内在因素之一,许多海归没有西方的市场商业操作经验。以西方技术背景为主的海归是近年来归国创业的主力军。他们大多数是从中国的学校门,进了外国学校门,然后被雇于某些西方公司。在西方他们几乎没有自己运营和操作企业的积累和经验,缺乏自由市场经济的实践和体验。也就没有对创业风险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
内在因素之二,海归失去了经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剧烈变革的体验。中国近二十年来,经济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计划的国有经济到公、私营经济平分天下, 从政府对经济的主导地位到宏观调控的角色转换,从个别特区的示范建设到几乎所有地方政府的竞相追逐GDP。中国的商业活动更为错综复杂,神秘莫测。海归贸贸然回国,掉入远非规范的市场经济的海洋之中,难免“灭顶之灾”。
内在因素之三,海归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他们从学校门到受雇就业、缺乏竞争环境的考验、没有海外创业的实际磨练,对于创业过程中对团队精神的认识仅停留在非常肤浅和无自觉意识的状态之上。单打独斗的形式很难应付国内的市场现状。
内在因素之四,海归对中国特有的混合的市场经济缺乏清醒和独立的认识。海归多年海外特殊的经历,使得他们对于国内经济活动的许多判断偏于理想化、情绪化。他们过分地相信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在创业中完全依赖政府的输血、丧失企业在商业活动中的独立精神等等,都是此类因素的表现。
总之,海归的创业应该和其他中国人创业一样,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有三分之一的成活率应该是不错啦。没有必要为海归另创新的环境。
在中国建立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市场经济环境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