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变“海待”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25
有了一本“沉甸甸”的高学历文凭,却找不到一份合适工作,揣着大学文凭在人才市场上屡屡碰壁者也不稀罕。在前几年就业中一直是香饽饽的大学生(包括研究生),仅凭一纸文凭在就业竞争中已不占优势,如今也开始遭遇失业危机。面对日益显现的高学历者就业难趋势,有专家疾呼,如果这样一些人也流入失业行列,那将是消受不起的巨大浪费,我们还没有奢侈到这样的地步。
例1:MBA遭遇隐性失业
今年32岁的杨华,本科毕业后成为一名在昆普通的公务员,但因觉得发展受限,4年前,他毅然放弃了令人眼热的稳定工作,自费攻读了MBA。谁料,毕业之后他吃惊地发现自己竟也遇到就业问题:有一两家不太知名的房地产公司要他,但因薪酬问题他正犹豫,另外的应聘者则已降低要求捷足先登。就这样,在多次投出求职信后,大多因杨华提出的薪酬条件无法满足而告吹。对此杨华认为,自己提出的条件,与一个MBA在沿海城市的待遇相比已经很低了,为了读书自己还申请了助学贷款,现在还有还贷压力在身,如果薪酬不能满足,最终也许只有外出择业。
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就业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些文史类专业的高学历毕业生开始出现“滞销”,还有一些高学历者,因不愿下基层就业,高不成低不就而隐性失业。
例2: “海归”变“海待”
据省就业局有关人士介绍,云南省自2004年6月开始办理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规定当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就业部门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失业证》,凭证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相关免费服务。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有6700余名大学毕业生办理了失业登记。事实上,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数量很大,办理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只是冰山一角。
一般来说,失业者通常都是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但是,近年来的劳动力市场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怪现象,就是过去从来都认为不可能失业的高学历高知识群体开始加入失业队伍,而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这其中,最为典型、也是目前社会上最为关注的就是大学生失业问题。
此外,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高知识人群失业还不仅仅停留在专科、本科这个学历层次,研究生乃至留学归国人员这些昔日的“天之骄子”也卷入其中。据统计,截至2005年,研究生扩招年递增速度平均超过26.9%,而研究生的毕业人数也屡创新高。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海归人士的逐渐增多,海归人员的就业难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据世界人力资源实验室近期对随机抽取的1500多个“海归”样本统计的结果显示,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问题,40%“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而2004年底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只有57.5%的“海归”能在归国6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找到工作。“海归”变成“海待”现象值得深思。
把脉:结构性过剩致高学历者失业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大量持各种专业文凭的学生源源不断涌入就业市场,几年前还炙手可热的专业,如金融、工商管理、计算机等专业变得人满为患。采访中,云南省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徐磊抱怨说:“我跑了几家公司,人家一听专业就不要,他们说需要能马上就上手的技术人员,嫌我们专业的知识太宽泛。”
对此,有关人士指出,当前高学历人才就业难根本原因在于其结构“头重脚轻”,即理论型人才比例偏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比例过小。财会、文秘、中文等“通才”相对过剩,而高新技术、高级管理等“专才”紧缺。从人才流动看,一些高学历人才喜欢在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某些待遇优厚的行业扎堆,而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中小城市则高学历人才偏少。也就是说,所谓的“高学历失业”现象,并非高级人才用不了,而是一种结构性过剩。
昆明人才市场副主任辛继龙分析说,造成“高学历失业”现象的原因主要有3个。
首先,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巨大变化,近年来,随着云南省经济稳步增长,可提供的职位也增速平稳。但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速更快,不仅是公办大学扩招,民办大学也层出不穷,这就使得高学历人才供给出现“井喷”,就业压力大。
其次,受云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云南省“高精尖”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少,支柱产业少,由于经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低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也加剧了高学历求职者就业难。
第三,劳动力市场价格也决定着人才结构,目前,云南省的中高端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步完善,现行的大多数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无法满足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这也导致求职者千军万马涌向好企业、高薪酬这个“独木桥”,出现了好企业“吃撑了”,一般企业“吃不饱”的状况,同时也伴随出现高学历者不轻易就业,成为“校漂一族”、“啃老族”等现象。
解困:学历证职业资格证“双证”合璧
某高校就业指导处的一位人士说,他曾经提醒过很多学生,与其混个文凭,还不如学一门实用技术,这总比守着文凭没饭吃好得多。经济学上有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对一些高学历人才来说,要技术还是要学历这之间也有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必须慎重选择。
在欧美发达国家,其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往往被明确定义为就业教育,学生进入职业教育学校学习后便与就业挂上了钩。例如在德国,每年高中毕业生考大学的比例一般不足50%,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通过选择职业教育或培训落实了就业问题。
据介绍,云南省今年要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和创业培训,要在各地选择部分高职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开展大专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对接试点。即组织高职院校毕业生利用毕业前一段时间,到技工学校接受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强化技能实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使高校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有关专家认为,在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机构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员进行一些职业意识、职业精神等“软”技能的培养,对帮助学员顺利就业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专家表示,在经历过“学历至上”的社会发展时期后,中国的职业教育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社会价值,其教育本质也正在得到全社会的重新认知与评判。
观点:须理性看待高学历失业
虽然暂时出现了“高学历失业”的现象,辛继龙提醒说应理性地看待它。
首先,这是我国教育水平日趋提高的重要标志。目前虽然出现高学历人才失业现象,但这种失业只是阶段性的失业,是高学历者不轻易就业的一种选择。其次,高学历人才不是总量太多,而是相对过剩。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从整体上看,高学历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所出现的“高学历失业”现象,是指某些领域、某些地域的相对过剩。如,把就业地选择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中西部和农村却人才严重紧缺。
辛继龙分析说,人才选择从经历了“学历至上”的时期后,也进入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筛选变得更为客观,一方面他们对人才的实践经验提出要求,同时也会考虑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支出的适度,而这一切都会对人才供需双方的需求造成不匹配。辛继龙认为,当高学历求职者面临此困境时,要相信是人才就绝对不会被浪费和遗弃,在寻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前,可以先选择一条路去走,而不要把自己固步自封;对于企业而言,在选择人才时要更具前瞻性,进行人才储备,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是需要这些高级人才的创造力来实现的。因此云企要尊重知识、人才,为他们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云企,振兴云南。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