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学垃圾”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24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有百万人以上出国留学,该人数已居全世界首位。出国留学,本是培养和提升人才的一条捷径,多数留学生学成回国,并成为社会精英。但在留学大潮中,也出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留学垃圾”现象。根据专家分析,所谓“留学垃圾”,实际上就是指没有明确学习目的,到国外也未完成任何学业,稀里糊涂地鬼混,最后完全脱离学校,成为“社会垃圾”……“留学垃圾”并非个别留学生的个别行为或个别现象,而是存在于整个中国留学生队伍中的小群体。
“留学垃圾”产生原因
专家分析,“留学垃圾”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两个,第一,因留学低龄化倾向,第二,因留学的富裕化倾向。客观地说,这些“留”而未学成、花钱如流水、令父母操碎心,且不得不打道回府的小留学生,就是“留学垃圾”的典型。最近,专家就讲到他们接触到的一个例子:
Allen曾是苏州一家民办高中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及成绩均不理想,几乎有可能无法顺利完成高中课程,因此,去年在高二的时候,他父母就为其办理了赴英国留学。他申请入读的是一所公立中学,入读暑假期间的ALevel预备课程和2年A-Level课程学习。但就在A-Level预备课程学习时,他原先的一些不好习惯就开始表露出来,吸烟、喝酒、上课迟到,课堂睡觉、不按时交作业等一系列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在学校屡次警告但仍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学校最后做出了开除的决定,并要求离开英国。由于该校的退费政策明确表示,学生因被开除,其所交费用一律不予退还,因此最终还对其父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八种问题值得注意
专家介绍到,之所以产生所谓留学垃圾,从家庭责任来说,送未成年子女留学的父母有些是属于以下类型,如:望子成龙型;溺爱放纵型;跟风攀比型;崇洋媚外型;面子虚荣型;洗钱移财型等等,总之,都缺乏理智。概括一下,中国学生,尤其是年龄偏小的留学生,相对更容易出现这种问题,以下8个方面心理行为的原因:
1、学习动机扭曲。有些孩子留学并非为了学习,而是为开洋荤、捞资本,也为享受国外生活方式;更多孩子还为逃避国内的严格考试和学习压力,甚至为脱离父母家人的管束。
2、自学自理极差。许多孩子从小生活和学习被父母包办代替,没有形成自觉、良好的学习习惯,总是被迫学习。而国外的教育方式更多要靠自主自觉的学习,许多孩子不能适应。
3、沟通能力匮乏。很多中国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总是期待寄宿家庭和老师同学像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主动询问他问题,照顾和呵护自己。甚至遇到生活小事,也首先打越洋电话跟自己的父母抱怨,而少与周围人沟通。
4、意志品质薄弱。孩子缺乏各种能力的锻炼,留学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若缺乏心理承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控能力差,就可能放弃学习,或被外界不良因素诱惑。
5、青春叛逆心理。有些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强烈,当远离父母时更容易阳奉阴违,明知故犯,不能把握自己的心理行为,甚至有意去冒险或故意去违法乱纪,从而走上危险的道路,导致荒废学业,葬送自己的前程。
6、诚信责任缺失。有些孩子容易自我为中心,很少为他人考虑、顾及他人感受。某些小留学生不经寄宿家庭同意,擅自留宿外来朋友;或不经许可随意取用房东个人生活用品;不顾及他人的生活习惯和感受,经常做出一些不道德、损害他人的行为。
7、自我调适无能。大部分学生对国外的期望值过高。出国留学生大都来自条件不错,收入相对较高的家庭。到国外后,很多学生所住的寄宿家庭的生活条件可能没有他家的好,常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而如不能有意识自我调适,就容易做出极端的、错误的行为,以致放弃学习。
8、缺乏有效监护。国内父母们习惯于事无巨细地“管教”孩子,而小留学生们,却像突然被放出笼子的小鸟,失去约束,也迷失了回家的路途;国外都习惯于自我管理,小留学生可能时时处于“脱管”状态,有些孩子更可能在越洋电话中也哄骗父母,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提醒:出国留学要有一个正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期望值,一方面,引导孩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打好语言基础;另一方面,帮助孩子尽早自立,建立比较成熟健康的人格和行为习惯,再考虑留学问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