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后归国,内涵在升级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24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留学体系已经相当完备。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到2007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1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97万人。其中,去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4.4万人,回国人员总数为4.4万人。出国留学人数进一步增长,留学回国人数表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
在教育部的调查中发现,相比过去,有一定比例学生打算出国留学并有比较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
现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的钟凌,已经收到了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等在美国排名前100名的几所学校建筑学硕士的录取通知书。他坦言,当初想要出国深造,虽然部分是受到已出国同学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因为“想见识国外的设计思想和教育方法,国外的整个设计氛围很轻松,创新能力也非常强。”
在美国普渡大学学习的彭一然英语能力很好,在出国前能及时得到国外学校的信息,经过比较,他发现自己所学的工业工程专业,美国有一定优势,于是选择了转学去美国继续学习。
毕业不等于学成
现就读于韩国中央大学的张小月,刚到韩国的时候,认为拿个学位证就足够了,在韩国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知识面在不断扩大,又总听到‘海归变海待’的负面说法,那不就是一部分人以为混个学位就能回国有个好工作而造成的吗?”说到在中央大学的学习,张小月侃侃而谈:“这边的课程我觉得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例如上个学期我选了一门Business Communication,很灵活,课堂上的东西都是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就像在实习一样。”张小月的专业是英语文学,但她一直都坚持选修其他专业的课以开拓视野、提高能力,“毕业并不等于学成,全部成绩及格就能毕业,可是真正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那才叫学成。”
钟凌也为自己即将开始的国外学习订下了大致目标。他希望在美国读完研究生能够工作几年,积累经验,“学成并不仅仅是一个学位证的问题,而是真正要从学校和工作中学到东西”。
一直认为自己毕业后会回国工作的彭一然说:“我目前的计划是读完研究生先在美国工作两年积累经验,希望回去的时候除了学历有竞争力,在工作经验上更有竞争力。在这里的时间,我会随时关注国内的动向,尽量不让自己回国后跟不上步伐。”
用人单位表示,现在已经不是学历说明一切的时代了,“工作经验、素质、能力都要考察”,用人单位更理智。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证实,现在的用人单位评判人才的标准都很成熟,并不会盲目地因为应聘者有留学经历就予以片面重视,而是注重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留学经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人力资源专家则表示,现在企业已经越来越理性,他们认为员工的学历、身份、留学经历不是最重要的,而更看重应聘者是否具备企业需要的才能。
真才实学有市场
近年来,“海归变海待”的说法逐渐流行,专家对此表示,“海归变海待”的说法还没有通过专家调研论证,但这种现象又确实存在。早期的国内毕业生少,留学人员更少,所以留学回国人员炙手可热,到处争抢。而后来,随着出国留学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留学人员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以往的精英式出国,专家分析道,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没有考上国内大学的学生选择了出国,而留学一年获得硕士学位即回国就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很多此类硕士学位获得者的前置学历相对较软。另一方面,留学所选专业在相当程度上的从众扎堆,就业目标和地区选择相对偏小偏窄,有的归国学生对薪水的期望值偏高,也是造成海归就业难的原因。另外,国内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长,就业渠道不畅通、需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留学就业服务市场功能不完善等也对海归就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然而,只要有真才实学,市场是永远有需求的,留学生的就业优势依然存在。在与很多留学生接触了解中发现,留学生除了外语优势,还具有国际交流方面的优势,对外国文化能够理解认同,这些都是跨国企业所看重的,“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国外独立生活几年所具备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十分可贵的”。
专家也表示,“海待”现象只是局部的、暂时的。一直以来国家都非常重视留学回国人员,尽一切可能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切实解决他们在回国后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提供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和安家费等。
针对归国留学人员回国后面临的挑战,专家建议,留学人员在外应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凡是有真才实学的留学回国人员,在国内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用人单位也是积极欢迎的,个人的聪明才智也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实习编辑:kay)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