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和微软文化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24
作者现就读于美国东部W PI大学研究生院计算机专业。曾于今年5月至7月在美国雷德蒙德市微软公司总部实习。
一米之内面对面
夕阳映照在湖面泛出棕黄色的暖光,爵士乐的笼罩下人们三两成群地享受美酒佳肴并轻声交谈。忽然,在我身后有人低呼一声:“他来了。”我下意识地抬起头,就在我正前方,一个中年男人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双沧桑的灰绿色眼睛透过眼镜片环视了一下四周,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平和的微笑。然后他就径直向我走过来。我不禁“哇喔”一声惊叹,呆立当场。而他似乎早已习惯了人们这样的反应,谦和而友善地对我说声“你好”,我也赶忙回了一句,“你好”。
我正身处的地方,是位于美国西雅图市郊华盛顿湖东岸的一座豪宅,这里曾因接待过胡锦涛主席而为国人所熟知。豪宅的主人,也即刚刚和我互致问候的白人大叔,正是连续12年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首位的富翁,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及首席软件架构师——比尔·盖茨。在这个仲夏的傍晚,盖茨邀请包括我在内的若干名微软实习生,连同微软高层的管理者们,一同来到他家做客,同样的活动今夏已举办过四场了。早就听说比尔·盖茨家“侯门深深”,寻常人等根本进不去,有资格去做客的人除了少数外国政要和私人好友,就是微软有贡献的员工。而邀请实习生做客,则是比尔先生的一个特例,亦是深有含义的举动。
人们相继注意到了盖茨的出现,迅速以他为中心围拢。他静静地等待片刻,便开始回答实习生们竞相提出的问题。谈到某竞争对手,他用到“Bullsh it/扯淡”这个词,两次。一次是说,“单纯的网站链接是扯淡”,一次说“单纯的搜索是扯淡”。在讲到“100美元电脑”的时候,他直言“盲目追求降低电脑成本,而忽视了用电脑的人,这无疑是愚蠢的”。他讲了帮助贫穷国家提高健康水平的计划,讲述了微软今后的发展方向。最后被问到有什么爱好,他说他玩桥牌、打网球,也经常玩X-box游戏机。
长达半个小时中我和他相距仅一米,从而得以近距离观察这位传奇人物。盖茨戴半框眼镜,穿横条纹短袖T恤,白色休闲裤,左膝盖处有一大片貌似番茄酱痕迹的污渍,足蹬一双有些旧的凉皮鞋。讲话过程中他屡次手伸到后脖颈子衣服里挠痒痒,随意得就像和自己的孩子们饭后闲谈。只有他眼中闪烁的光芒,以及言语间不断提到的上亿美元,在时时提醒我们讲话者的身份。
谈话的最后,他说,下周要去非洲见见曼德拉,之后去欧洲和波诺“谈谈关于世界”。
这就是首富的派头。
拖鞋短裤上班去
微软轻松随意的办公室氛围,在它这一级别的大公司之中,不敢说是独一无二,至少是极为罕见的。这一点,早在我得到实习机会的两个月之前的面试中,便领教过了。当时我西装革履,领带理得纹丝不乱,手提公文包前往面试,谁知第一位面试官就穿着七分裤和拖鞋,随后的几位也均作休闲打扮,和我的“包装”形成了鲜明对比。
真正进入公司以后,我对这一点又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报到第一天,负责指导我的老师就告诉我,不像别的大公司那样有衣着规范,在微软穿着完全随意。我一看确实这样,身边的无论普通同事还是组长经理们,一概休闲装。不仅是衣着,其他的很多方面都不离自由随意这个宗旨:办公室的布置五花八门,有人调高电脑桌站在地上工作,有人坐着充气的健身球,养鱼、养花,甚至带狗上班的都有;工作时间极为弹性,有人早上不到六点就上班了,有人下午来
工作到深夜,我还见过一次一个同事半夜12点来上班;工作时间可以吃东西,可以上网、玩游戏,可以去楼梯间打乒乓球、台球或者游戏机……
有人说微软的休闲装风格源自盖茨本人,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这一切,看似缺乏规矩,实际上它们都是为一个目的服务的:保障员工的创造性及工作效率的最大化。管理者们秉承的理念是,只有让员工工作在最舒服、最惬意的状态下,才会有最强的创造力,而这点恰恰是对身为计算机软件业龙头老大的微软至关重要的生产力。“创造力”的概念在微软是深入人心的。浏览它的招聘网站,这个词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每个职位需求中。小到软件开发小组的碰头会,大到首席执行官的讲话,“创造力”、“创新精神”被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可以说,正是有了创造力,微软才能有今日的成就;也只有创造力,才能让微软延续它的辉煌。
拖鞋与短裤,朝五或晚九,这种企业文化逐渐被其他的IT公司所效仿,而目的也都是一样的。企业把握了创造力,便犹如在信息时代汹涌的波涛中抓住一块礁石。
撒金只为求人才
我说起暑假要去微软实习,同学们都艳羡不已,不光是因为那一份业界顶尖公司的经历,还因为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这不是秘密。有个笑话讲到,如果微软股票上扬了,第二天其雷德蒙德总部的停车场就会开进数十辆新款跑车。确实,微软人挣得多,除了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也是一顶一的优厚。而我进了微软才知道,不光现役员工挣得多,潜在员工挣得更多,此话怎讲呢?
所有的实习生和去微软求职的人,面对的筛选工作的最后一步是去微软总部面试,这趟行程往返的飞机车船及在面试期间的食、宿、行全由微软报销。也即是说,不管这些面试者是否最终能得到录取,微软都已花了成百上千美元在每个人身上。而应聘者一经录取,便有全套的搬家福利迎接他们到公司所在地,让他们可以不花一分钱直接来投入工作。像我们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还有数目可观的车补房补,实习结束还有免费飞机回到原址。
要注意的是,微软作为跨国公司,其员工来源真正做到了国际化,
除了北美大陆的美国和加拿大,我的同事几乎可谓来自亚、欧、非的每个角落,走在公司里就像参加联合国大会一样。而前文所述的免费差旅,搬家福利,对于地球上每个位置的员工都是适用的,无论此人身在地球的何处,微软都会出钱把他安置到美国总部来。这些,不但彰显了微软雄厚的财力,更表明了他们求贤若渴之决心。
除了面试和入职的人,微软还经常出资邀请世界各地的人才去雷德蒙德参观,日前就有一位深圳市15岁的计算机神童受邀前往。微软的招聘文案写到“你想不想和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们一道共事?”此言非虚,在微软里确实有世界上最出色、最富创造力的一些天才。作为一个团队,微软这部赚钱机器也无疑是人才含金量最高的,而这“含金量”正在靠那大把大把的美金得以不断延续。
美中印三国演义
上文说到微软员工来自世界的每个角落,但人口上占最大比例的,还要算中国、美国和印度。我所在的小组7个人,其中有2个印度人,4个中国人;我所在的大组有40多个人,其中17个印度人,11个中国人。以小见大,这两个样本大致上可以代表微软的员工比例:占全员1/3是印度人,中国人比印度人少些,美国人比中国人再少些,剩下的是世界各国的人。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微软,所有活动的宣传海报,或者软件产品的说明材料里面,都必定有各种肤色、各个人种的人物形象。这一方面是美国讲求人权的国情所需,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微软的员工构成确实充满多样性。
印度作为软件业大国,近些年来其地位早已不容忽视,在美国高等学府计算机相关专业随处可见的印度人身影可为佐证。中国在美国留学人员也是人口颇丰,加上许多父母早年留洋的第二代移民,所以可以解释庞大的华人数量。可惜而可叹的是,尽管这两国人占了微软员工数量的一半有余,他们的地位却基本上全部处于管理金字塔的底层,也就是说最基础的打工者。美国人少,但几乎占据了全部管理职位,越是高层,管理者就越“白”。我所在的部门,三个大组长分别是美国人、中国人和印度人,但部门经理就是美国人了,而在他之上的所有管理者都是美国人。这个事实不断提醒我们,微软还是美国人的公司,中国人若想有所作为,单单的寄人篱下辛勤工作是不够的,更要开拓进取,打造中国人自己说了算的公司才能在国际舞台上与人争雄。
结语
为期3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收获甚丰,不但近距离领略了当世首富的风采,而且感受了业界巨擘的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想到自身的能力及前途,再联想到中国软件业乃至信息产业的今天与明天,我希望用盖茨的一句话作为结束:“We are the ones who dream the dream.Let’s create the world!/我们才是那些拥有梦想的人,让我们胸怀梦想创造世界!”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