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中美教育环境渗透下的两国孩子

中美教育环境渗透下的两国孩子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20

  今年夏天,我们全家到北京的小姨子家过暑假,顺便看望她满月不久的女儿。

  不知她家里住了两位美国的小客人——一个8 岁,读二年级,一个15岁,读九年级,随母亲曾多次往返中国探亲。

  美国小客人的母亲是中国人,跟小姨子是要好的朋友,父亲是地道的纽约州人。由于美国的教育方式是顺随孩子们的意愿,于是让孩子选择住姥姥家还是住阿姨家。
  
  显然,姥姥家的房子小,比不上小姨子家房子宽敞,且生活与学习环境也比较适合小孩子们居住。所以孩子们就这样打算寄住在小姨子家两周。

  得知小姨子家里来了我们这般大客人,孩子的母亲Sue 打算过来把他们接走了。在大家与Sue 的交谈中,我更多地向她了解了美国的教育理念。尤其在对小孩的教学方面,我了解到美国小孩与中国小孩在教育和衣、食、住、行等方面有哪些截然不同的差异。所以,现将其记录下来,便于日后的教学对比与探讨——
  
  中美教育观牵制潜能发展
  
  今年整8 岁的Victor,是个在美国出生的漂亮的混血小男孩,讲起话来中英文发音都不利索。但他来往中美数次, 曾在他5 岁的时候,由她姥姥姥爷决定将这个中文英文说得都很不流利的小家伙带回了中国,接受了一点以中文语言为主的中国式传统教育。

  听说,孩子姥姥姥爷对孩子所在的美国私立学校意见多多。首先, Victor 4岁的时候没有一点数学知识, 用他们的话说中国孩子早早地就开始学习一加一了, 而Victor 却连数数都不利索。再者, 在人文方面, 中国凡是有点知识的家庭, 孩子从小就开始背唐宋诗词, 而Victor 最大的嗜好是站在停车厂里兴致勃勃地认所有汽车的品牌, 听说那时候能一口气将各种品牌的汽车如数家珍地指认出来。
  于是Victor 的姥姥姥爷觉得这实在是浪费“才能”。 虽然Sue 很客观地说她儿子是个普通小孩, 和别家小孩一样, 不管是黄皮肤, 黑皮肤, 还是优越的白皮肤, 他只长了一个脑袋, 两只眼睛, 一个鼻子一张嘴, 左看右看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Sue 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所有的中国父母那样, 或者她自己的童年时期那样, 对孩子抱有太大的期望值。听说Sue 父母还极其愤怒地称她是个“假洋鬼子”, 和美国人一样地对孩子放任自流,并教训她说, 假如没有中国式的教育, 她实在是不会出息到现在这样。“当时,我照照镜子说, 假如没有中国式的教育, 我很可能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Sue 诙谐地谈着父母和她对孩子教育方面的不同理念与文化冲突。

  终归, 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和道德观占了上风,因为它提倡“孝为先, 顺从父母”之意。 姥姥姥爷们决定计划让Victor 在中国待上3 年, 致使Sue 的许多美国同事极其不理解她的这种做法,说:“你的父母怎么能够决定你的事?那不是你的孩子吗? ”

  Sue 说,她只有一句话总结:You never understood Chinese. ( 你永远别想了解中国人)

  直到4 年后的春天,Sue 才将Victor 带回了美国。她说她当初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她跟Victor 交流多了之后, 发觉可以从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对比他在中国和美国生活、学习的事情非常有趣。

  因为许多传闻都说美国的学校什么都不管, 上课随便, 小孩根本不学习,大部分时间是在玩。 但事实是, 孩子们究竟在美国的学校里玩些什么? 一个中产阶级地区的学校靠的是税收,美国的公立学校真的就在这么无所事事地浪费纳税人的钱吗? 如果美国的教育系统真的像人们说的那样, 那么为什么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学, 研究院几乎大部分都在美国? 这是Sue 对父母曲解美国教学提出的质疑。

  显然,中国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懂得教育的重要, 而且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观念, 教育产业也是中国最赚钱的产业之一, 可见中国老百姓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依我个人看, 中国家长对下一代教育比美国家长要重视得多。据Sue 讲,她的一个美国同事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 也很聪明,理想是能进入UCLA(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 然而她的美国同事却这样告诉自己的儿子—— 对不起, 我实在是付不起那里的学费, 请你考虑其他学校。

  试想,如果这样的愿望放在中国父母的身上,我想,即便是倾家荡产他们也会在所不惜地支持儿子上大学。而且,对于上述美国母亲这样的答案,我相信99%的中国家长会觉得自己有罪恶感, 宁可卖房子卖地卖身也得让孩子把学上了。

  但为什么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成长的中国孩子,却常听报道说他们感到非常不快乐呢?因为,中国孩子几乎从一生下来就要考虑未来的就业问题, 并要为之背上沉重的学习负荷。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去反思,如此重教育重人才的国家,到底又能够让普通百姓通过受教育的方式受惠多少呢?相反,常听国内的家长们被教育这一神圣的事业搞得自己和孩子疲惫甚或痛苦不堪, 难道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行说法吗?教育,到底是为教而教还是为学而教呢?这个问题,让我这个身为中学教师和家长对以往自己在教学与教育孩子方面的方法与观点,提出了质疑与反思……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往往都贯穿教育的始终。教育,不一定非得拿着书拿着教鞭来说教,社会上约定俗成的观念以及平常自己个人的言谈举止等行为,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们的行为方式与准则。这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在不经意中影响、熏陶着孩子们的人格及品质。
  
  标准、规范的美国小学校服
  
  像“穿”这个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习俗有着不同的讲究。

  在美国,听Sue 讲是个非常不讲究穿的国家, 这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旧闻。比如,在日常生活里穿得“笔挺”被称作有病, (GEEK), 但是在各类工作场所都有相当的要求, 而且要遵守这些制度。
  “穿”在美国,生活里是相当自由的。听Sue 介绍,以前她也一直以为美国的公立学校对孩子们的穿没有任何要求, 甚至是一点要求都没有, 因为常看到孩子们穿的是长短不分, 四季不分,乱七八糟。但是在她儿子上学以前, 学校却给了她一大堆的家长必读, 包括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度、活动指导等等。

  其中校服一项规定尤其令她大吃一惊: 全部的学生要求上白下蓝, 或者上下全蓝。女孩可以穿蓝短裙, 男孩的上身除了白衬衣, 可以穿T-SHIRT, 但是必须有领有扣, 不许穿圆领衫, 不许穿牛仔裤, 不许穿带有任何名人、运动队等拜星式标志的外套。冬天可以穿的外套, 要求蓝色, 如果有颜色或者花纹, 进了教室就必须脱掉。这就是整齐、标准、规范。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