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英国人算教育账:大学是否值得上?

英国人算教育账:大学是否值得上?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20

  大学是人们心目中神圣的象牙塔。可在英国,这些本该让人“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方却令人想得“越来越多”:学费越来越贵,学位越来越不值钱,就业前景越来越不理想。人们开始怀疑:英国大学上得是否值得?

   不想上学 

     接到利兹大学录取通知时,安东尼·克拉克本以为人生掀开了全新一页,但他不久就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一进大学,我发现课本里是早已熟知的内容,我不得不在实验室呆好几个钟头,干的却是如等待墨迹干透等无聊之极的事……利兹校园内充满酒精的诱惑,加上我完全失去了学习兴趣,成天游来逛去……”

     一年后,众多新生鱼贯而入,克拉克却做了相反决定:“为避免更大的损失,我决定早日开始工作。”如今他已是一名银行职员,感觉比上学时快乐得多。

     牛津大学校园内河畔,露西·托宾托腮陷入沉思。她选择了挚爱的英国文学专业,但一年光阴掷于八卦小报后,托宾开始怀疑自我:“牛津放牧式的散漫氛围动摇了我做学问的决心。有时坐在人头攒动的教室内,我心里思忖:为一些已作古的作家放弃赚薪水的时间,值得吗?”

     尽管当前英国国策的目标是让接受高校教育的人口达到50%,但事实上,与克拉克或托宾有相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在英国一些理工学院,近年辍学率居高不下,甚至呈现上升之势。在东伦敦大学、伦敦南岸大学、博尔顿大学等学校,每年辍学人数占新进学生人数的27%以上。

     不仅如此,自2004年起,全英大学新生人数也逐年下降,2006年比2005年下降了3.6%。

     学费高昂

     与此同时,英国年均大学费用却从1000英镑(约合1800美元)跃升到3000英镑(约合5400美元)左右,并且还可能在众高校呼声中翻倍。

     《星期日泰晤士报》近日报道说,面对日趋高昂的学费,在一些英国家庭眼中,接受大学教育似乎从享受一项权利变成进行一项“风险投资”。家长们不得不开始计算“投资回报率”。

      艾坦·奥斯汀现年20岁,自称刚从泰晤士谷大学一门“糟透了”的专业学习中解脱出来。“我选了‘突发事件管理’专业……一星期只上一天半课,讲解怎样成为合格雇主,而我想当企业家。这门课对一部分人可能有用,但对我来说,只觉得学非所用,学费交得很不值。如今我变得现实,学会正视当初的失策,总比在课堂里继续混日子要好。”

     《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说,20世纪60年代,即人们口中“垮掉的一代”的青春期,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闹学潮。当今大学生辍学却更像是消费者寻求权益保护。

     觉得课程无聊、学风不佳,或专业选择错误,这些或可归咎于个人因素。但调查显示,认为教学质量差却是众学子犹豫是否迈进高校大门的更重要原因。

     学生们认为,首先,高校大幅度删减课时影响了教学质量。博尔顿大学把历史系三年级每星期6小时课时缩减为每星期2小时后,引发了学生和家长的强烈不满。现年20岁的伊坦·斯莫曼抗议说:“我们交更多学费是为了受更好的教育。我们不要‘缩水’的课程。”

     另一名学生则对博尔顿大学学报说:“我花钱是为接受最前沿的学术教育,而不是为了获得某大学图书馆的借阅资格,更不仅仅为了获取一张阅读书目清单。”

     在一个名为“willseemytutor”的网站上,英国学生公开为自己的学校打分,并对学校提出各种批评。一些学生把自己就读学校的教育水平贬低为“垃圾”。

     杰克·雷宾是一名律师,他认为,应把这一现象诉诸法律,学校与学生应该签定双向合同,明确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在大多数场合,学生和学校间只有单向合同,即学校为学生制定守则,规定学生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哪些……如今,应该有另外一个合同,规定学校不得聘请不负责任的教师。”

     雷宾这一想法起源于自己的女儿。女儿就读于英国北方一所大学,回家后经常抱怨,学校课时和教师辅导时间“戏剧般地缩水”。雷宾近日对《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说,他有一个讲解房地产法的导师,经常喝得醉醺醺,“高校里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

     不仅学校应当与学生签定双向合同,雷宾甚至提出,如果学校教育水平达不到一定水平,学校还应当补偿学生,如退还一部分学费等。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