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分界桥”谍影重重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9
大学者洪堡曾感叹道:“格里尼克桥是世界最美的地点。”不过,这座让德国人为之自豪的铁桥,更因为历史上美苏交换间谍而驰名世界,并被世人称为“间谍桥”。
美苏交换大间谍的地点
如果不是桥边竖立着蓝底白字的标牌,记者不会想到这就是那座曾横跨东、西柏林的著名“间谍桥”。
“间谍桥”的外表并不起眼。它由钢铁铸成,底下有4个石桥墩作支撑,桥身被漆成绿色。在桥的中间,还留有一道醒目的白线,白线西边属原西德,东边归原东德。桥的两头,则竖立着一些战争留下的断墙残壁。
同行的德国学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格里尼克桥早在17世纪就已建成。当时,它只是一座细长的木桥,主要为住在波茨坦的皇宫贵族起渡河作用。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桥变成了石桥。直到上世纪初,格里尼克桥才改建成柏林通往波茨坦、横跨哈弗尔河的一座钢桁架梁公路桥。
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这座桥一度是东西德的边境线和战略要地。1945年被苏联的先头部队炸毁,1948年由东德政府重建,并将此桥命名为“自由桥”。它曾是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交换间谍的场所。
1962年2月的一个早晨。铁桥的两端,悄无声息地站着许多军警,如临大敌。约定的时间一到,桥的两端分别跑出美国海军陆战队宪兵和苏联克格勃特警。他们同时跑到铁桥中间的白线处停下,持枪肃立……这是冷战时期,美苏双方交换重要间谍的一幕。这次交换的分别是苏联间谍“千面人”阿贝尔和美国U-2飞行员鲍尔斯。
除此之外,1985年美苏曾交换了23名间谍。美苏最后一次交换间谍是在一年后,当时西方用抓到的4名特务换回同样数目的情报人员。
“间谍天鹅”从桥下游过
走在“间谍桥”上,《环球时报》记者仍能感受到沉重的历史意味。在桥中央,记者看到一个铜铃挂在钢架上,与桥对面的犹太人墓地遥遥相对。而臭名昭著的万湖会议别墅也在桥的斜对面。66年前,纳粹高级将领在海德里希的领导下在此举行了所谓的万湖会议,他们根据希特勒的指示作出了灭绝犹太人的决定。会议后,纳粹开始把犹太人大批运往东欧进行残杀。如今,万湖会议别墅改建成了博物馆,以展示二战后德国人民对战争的检讨和反思。
在桥脚边,记者还看到一束束鲜花和燃烧的蜡烛。一位柏林市民告诉记者,警钟和鲜花也是为纪念两德分离期间的死难者。
与大桥相比,桥下戏水的白天鹅让人感觉悠闲自在。德国学者却打趣说,这里的天鹅个个是“动物间谍”。原来,二战结束后,西德情报机构没有无线电,只好利用动物进行联络。他们在格里尼克湖训练了一只大天鹅。特工人员把情报放在小塑料袋里,藏在天鹅翅膀下面,让它从东岸波茨坦游到西岸,然后再带着指示游回东岸。这只天鹅一直老实地履行着职责,从未出过差错。每当天鹅从桥下游过时,不知情的守桥苏联士兵还向这位密使丢面包呢。如今,天鹅不仅成为这里的“吉祥物”,还继续担任着“间谍”任务。柏林动物研究所的专家在它们身上安装了监测仪器,开展卫星跟踪,以研究气候与天鹅的关系。
桥两岸诞生不少间谍场所
“间谍桥”不仅吸引了全球慕名而来的游客,还吸引了各国的摄制组。在法国反间谍电影《蛇》、美国大片《007》等电影中,东、西德交换间谍等场景就选在“间谍桥”拍摄。这座桥还出现在德国邮票、诺贝尔获奖小说等艺术作品中。1990年,“间谍桥”被联合国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由于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来,桥两岸诞生了不少间谍场所。德国情报学院就设在“间谍桥”边的湖畔树林中。情报人员们在这儿接受各种各样的技巧训练。既有高科技的操作,也有至少6门外语和化妆技术等培训,甚至还有怎样做黑客的指导。
此外,间谍迷还开设了“间谍博物馆”,展示了许多神奇的间谍工具,如“纽扣照相机”、“鞋跟窃听器”、口红手枪、香烟毒针等电影中才见过的工具。一些私人旅馆还开办“间谍房间”,其内部机关重重,只有破案才能拿到东西。甚至当地的公园也提供各种间谍游戏。游客可以和专业人员一起进行“机密联系”、“对暗号”等常见的间谍活动。
不过,对柏林人来说,他们最喜欢的可不是间谍活动。抛开沉重的历史回忆,脱下衣服晒晒日光浴,或者裸体游泳,自由自在地在格里尼克湖边享受生活,才是他们幸福的所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