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海归务农”渐成气候

“海归务农”渐成气候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9

  过去很少有海归愿意从事农业。随着创业条件的逐渐成熟,尤其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海归走上田间地头。海归带着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进入农业,“海归务农”已成为一种新的现象。

  透视“海归务农”现象,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新的契机?为此,我们采访了农业专家——杨邦杰博士。

  何谓“海归务农”?

  “海归务农”包括很多种类,现在广受关注的多是一些海外农业学者回国创办企业的事例,其实更多的“务农”海归正在从事与农业相关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还有一部分海归是在海外工作的农民,他们在外国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加上国内的农业政策进一步完善,于是返乡安居乐业,继续从事农业工作。

  海归看农业:中外差距在哪里?

  杨邦杰多年在海外从事农业交流研究工作,对国内农业的状况也有着长期的观测。他将国内外的农业状况做了多方面的对比。

  较之欧美、澳大利亚等:首先,这些国家土地多、农民少,与我国的资源条件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其次,农业组织也有所不同。国外农业部对农业的各个环节,如产前、产中、产后都统筹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农业生产,还负责解决农业贷款、农产品销售等各种问题。而我国的农业,不同问题有不同部门协调解决,如农业部主要管理农业生产问题,而产品销售、产量统计、农业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等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这两种制度各有千秋,是根据不同的国情制定的;最后,与这些国家相比,在科研手段、推广体系、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上,我国农业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较之日本、韩国:这两个国家农田较少,在资源条件上与我国很相似。他们的优势在于农业经营质量高,农民被农协等机构组织起来。由于城乡一体化程度高,很多大学生走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大量参与,使得其农业科技化、市场化的程度更高。

  差距固然存在,但我国农业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也有着独特的优势。我国有着数千年的传统农耕文化,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辽阔的国土也带来了农业的多样性,随着农业被日渐重视以及科技与教育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前景十分可观。

  “海归务农”将给中国农业带来些什么?

  海归对现代农业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其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

  海归回乡务农,首先受益的就是侨乡。他们资金的注入,加上其开阔的国际视野,对侨乡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海归创办涉农企业,使我国农业从小规模的分散经营,转变为大规模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先进农业技术能很快地被推广开来,农产品的质量因此而得到提高,农产品的国际流通性也得到了加强。

  在政府的农业部门及各个农业高校中,海归占了很大比例。他们或为教师,从事农业技术的研究,为农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或站在国际化的高度,为国家农业政策的科学制定建言献策。

  海归想务农:我该做什么?

  “海归务农”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被吸引到农业领域中来,说明中国的农业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农业的收益与工业、IT等高收入产业不能相比,但却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它需要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参与。

  杨邦杰认为,海归要务农,必须具备三种素质:

  第一,要有走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思想准备。只有贴近农民,了解农村,才能切实地感知农业所需。目前我国为海归搭建的这种平台还不多,海归想务农,要积极寻找第一线的体验机会。

  第二,以人为本。一个对农业、农村、农民缺乏感情的人,是很难在农业方面有所建树的。除了从农业上取得经济收益之外,务农海归也应该真正关心农业:如何能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把涉农服务做得更好?只有整个国家的农业大环境好了,才能给务农海归更多的机会。

  第三,从实际出发。多年的海外生活,使得一些海归以为把国外的先进技术照搬过来,就能取得好的效果,他们往往在现实生活中碰壁。实际上,资源条件、农业结构、管理模式、消费对象和市场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中国农业必须从实际国情出发,走一条不同于别国的路。国外经验,不能生搬硬套。

  新时代的“海归务农”,早已不是传统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了。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如食品加工与农业设备制造、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动植物检疫等生物技术以及农业发展规划等内容。这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技术、有眼光、有社会责任感的海归来参与其中。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