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克服文化差异 保持客观心态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6
近来,海外学子回国,渐成潮流。越来越多的文科学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执教。但也有一些新近回国的海归反映,他们中存在自身的学术训练和学术评价标准与国内某些高校所实行的学术评估方法不甚吻合的情况;对回国后所受待遇,他们也认为存在与自己应被认可的程度不太符合的问题。这便引发我们对如下疑问的思考:象牙塔中的文科海归的生活与科研状况到底如何?他们对现状又持何种态度呢?
保持一种更客观的心态
许铁兵,曾留学瑞士日内瓦高等国际关系研究学院,归国后在国内某大学从事国际关系研究已近8年。近日,在一间略显拥挤的共用办公室中,他与笔者聊了起来。许铁兵认为,现在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不在科研项目的数量多少,而是科研能力考核体系与国际上认可或通行的不太接轨。
但他同时认为,作为一个对自己的祖国和身处的时代有责任感、对所从事的学术有使命感的海归,不该将目光局限于评说中国的学术环境,而是更应思考以何种态度来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自己能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些什么。
博士毕业于美国夏威夷大学,目前正在北京大学从事中西比较哲学方向博士后研究, 同时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温海明就向记者讲述了他应对国内学术环境问题的态度。他认为在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学术评判的环境相对比较规范,但这是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段的摸索和发展过程的。中国目前的学术环境,从某种程度和角度上说,就处在类似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年轻海归也应以一种更加客观的心态来理解和对待这些问题。“海归回国后必须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适应环境。一方面,要认真地教学与研究;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国内同行的交流,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不要把待遇看得太重
那海归们所受待遇,到底如何呢?
在中国政法大学具体负责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刘惠敏向笔者介绍了该校的人才引进政策。一般来说在该校,如果被作为“海归优秀人才”引进,海归在刚进校时,校方会根据其教育背景和科研能力,提供6万至28万元不等的安家费以及3万至5万元不等的科研启动经费。对暂时不买房的海归,为保障其回国初的基本生活需要,学校也可提供带有家具的周转房。
当然,并不是所有海归都能享受到如此优惠的待遇,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待遇有异。许铁兵回忆他刚刚回国发展时的情景,虽然学校当时给他解决了住房问题,但“每个月不足两千元的工资,生活上还是有些困难”。
除此,文科海归在回国初期遇到的另一个难题就是科研项目不易申请。据了解,一旦被院校正式聘任,文科海归就需与国内的学者一道,依照同一标准去申请项目,但很多海归国内的学术积累不甚丰厚,此前的研究也不是按国内的评价体系进行的,所以在科研启动上就会遇到一些困难。
对回国初期生活与工作上的这两道坎,刘惠敏认为,文科海归们应该调整心态。有些文科海归非中国的顶尖大学不去,这便显得海归人才扎堆,也令其“身价贬值”。另外,高校中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教师,工资相对不高。这并非独存于海归群体中。政府有关部门和校方,正在为文科海归的科研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现在,有的学校已经设立了一些针对文科海归的科研启动资金,国家留学基金委也有相应的申请项目。当然,要做的还很多。”刘惠敏说。
将优势体现为实在的学术成果
虽然文科海归遇到一些困难,“以我从事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经验来看,大部分海归还是很乐于回国内高校工作的。”刘惠敏向笔者介绍,“除了可以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之外,学校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与研究机会。”在采访中,温海明同样向记者表示,他个人是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后立即回国的,而他接触过很多在国外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也都非常想回国。
温海明进一步解释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常与被研究国的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紧密相连,这令有志于发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海外学子,选择回国开展科研有了动力。
另一方面,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在快速发展,各学科实力不断壮大,这些有利条件都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文科学子学成后归国执教。文科海归应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将新鲜的理念带进学术研究。
但许铁兵更强调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做,将海归群体的优势体现为实在的学术成果。
的确,面对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任重而道远,在这个过程中海归们能否起到先锋和领军作用?我们拭目以待。(编辑:敖霞)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