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意大利文化艺术名城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6
意大利艺术名城——佛罗伦萨又称“翡冷翠”,该名出自浪漫诗人徐志摩的散文“翡冷翠一夜”。这座有着漫长艺术历史的城市虽几经战乱,毁坏严重,但现存的城内仍不乏可以看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所建的富丽堂皇的建筑。就连城内民房也很有特色,几乎全部的屋顶均以红色瓦砾铺砌而成。整个城市极具15~16世纪的色彩。
意大利佛罗伦萨
这座艺术品位颇高的名城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置身于此,感觉到艺术气氛确实倍增。在众多的游客当中相当一部分是当今的画家,他们来此朝拜显然是为了体验一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气氛,以此来启迪画家们再创作的灵感。市中心圣母百花大教堂附近及乌菲齐美术馆门前是画家云集的地方。在采风的同时,画家们也即兴为过往的游客绘制肖像,对画家和游客来说可谓两全其美。
乌菲齐美术馆则是意大利当今最为有名的美术馆。馆外等候参观的游客早早就排起了长队,向往进入馆内观赏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于佛罗伦萨的著名艺术大师之杰作。馆内收藏有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波堤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以及包括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巨匠的精美绘画及雕塑作品。该馆不愧是一个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品之收藏与展览地。
与乌菲齐美术馆紧紧相连的是气势宏大的维琪奥皇宫,米开朗琪罗的不朽之作《大卫》雕塑便耸立在宫前。
前往圣十字教堂参观的人们也络绎不绝,因为那里安葬着几位闻名遐迩的佛罗伦萨伟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米开朗琪罗、伽利略和罗西尼。
位于亚尔鲁河南岸的小山丘上,摆放着米开朗琪罗在最痛苦的心情下完成的《朝》、《夕》、《昼》、《夜》四尊雕像。从这个山丘上向佛罗伦萨城内眺望,整个“翡冷翠”尽收眼底,风景极为独特。
佛罗伦萨,这个古典艺术的摇篮之所以名扬四海,是因为该城产生了象波堤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几位有着非凡艺术造诣和感染力的杰出艺术巨匠。正是由于他们的艺术贡献,才把美带给了人间。波堤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带来了文艺复兴的春天,它欢乐华美、娱人心目,让人觉得人间才是真正的“天堂”。
艺术大师兼科学巨匠的达·芬奇对艺术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创作了几幅象《蒙娜·丽萨》、《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这样一些留芳千古的不朽之作,更重要的是他在精研科学之后将其发现用于绘画艺术,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是第一个精辟提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艺术大师。这位具有哲人头脑和诗人情感的艺术大师把感性认识当做艺术的第一源泉,因此而创造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肖像《蒙娜·丽萨》(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内),她那神秘的微笑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在佛罗伦萨产生的一位举世无双的雕塑家。他所创作的《哀悼基督》、《大卫》、《摩西》等精美的大理石雕刻继承和发扬了古典艺术和哥特艺术,把人类的美和力量凝聚在一起,其艺术境界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法国现代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用诗般的语言把他比作“文艺复兴时期崇高的山峰”。
科学之塔——比萨斜塔
比萨是意大利西北部紧靠利古里亚海的一座古城。历史上,比萨曾与热那亚、威尼斯并称为“地中海三大港口”,但后来其地位逐渐被热那亚所取代,接着便一撅不振。
市中心的“奇迹广场”由斜塔、主教堂、洗礼堂和“千伯萨特”庙堂组成。现在比萨的名声仅凭着市中心比萨大教堂旁的一座倾斜的钟楼而名扬天下,这就是异常著名的比萨斜塔。
其实,钟楼在历史上不过是大教堂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整体建筑的主体是教堂而并非钟楼。典型的罗马式大教堂沉稳而庄重,它建于1062年,用大理石垒就,顶棚木制包金,古色古香。原建筑毁于1555年的一场大火,重建时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已非原始风貌。相形之下,那因地表陷落而造成塔身倾斜的钟楼则给人一种快要倾颓的感觉。然而,数百年来钟楼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这种倾而不颓的姿势,其状态令世人惊叹。因此,这一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也就毫无异议地被列入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比萨斜塔的基座上刻有始建年份(1174年),建至第三层时基础便已开始倾斜。全部工程于1370年完成竣工,前后持续时间长达近200年。
比萨大教堂、钟楼以及教堂后的球形圆屋全部用大理石砌成。钟楼总共为8层,整个塔身总重约为14553吨。底层用15根石柱支撑,底层以上的其它6层各为30根,顶层为12根。大钟就是挂在顶层内。塔内有300级螺旋式楼梯直通塔顶。然而,塔的各层均没有防护栏。
钟楼落成之后,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俐略曾在这座塔上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物理学实验,即,“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从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这就更增加了斜塔的逸闻,也使斜塔有了一个“科学之塔”的雅号。
1990年意大利关闭比萨斜塔,暂停对游人开放,进行维护。经过纠偏,比萨斜塔的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的距离为4·5米,比拯救前减少43·8厘米,足以确保它在今后300年内不会倒塌。2001年12月,比萨斜塔将重新对游人开放。
美丽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实为海上岛屿,早先是威尼蒂亚人躲避战乱的避难地,发展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因其地理位置刚好处于东西方交通主要航线上,所以,威尼斯的航海业及商业极为发达,成为东西方重要贸易枢纽。这里地理环境较为特殊,由118个弹丸小岛组成。全市有2300条水巷、400座石拱桥、以及400多座宫殿。现在,威尼斯不仅是世界知名的旅游圣地,而且这里色彩斑斓的玻璃工艺制品也誉满全球。
威尼斯既被称之为“水城”,可见它是以河为街,以船代车。它的“大街”是60米宽的大运河,纵横交错的小水道便是小街巷或胡同了,水巷最窄处两边邻居甚至可在窗户上握手致意。
威尼斯的历史由多种不同文化背景组成。最早有“威尼蒂亚”传统文化,以後又受“拜占廷”、“歌特”及“文艺复兴”等文化影响。结果,城内古典建筑杰作比比皆是,风格各异。
圣马可广场及其附近可以说是威尼斯最佳旅游景点,这里往往游人如织。有着“欧洲最豪华客厅”美誉的圣马可广场周围有庄严、神圣的圣马可大教堂,挺拔、雄伟的方形红砖钟塔(高达99米),富丽堂皇的托卡雷王宫等宏伟建筑。
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公元832年,原本是为收藏从埃及——亚历山大偷窃而来的圣马可遗体而修建的。教堂正面上方原摆放的四匹铜马(曾被拿破仑抢去安放在巴黎某广场,后被奥地利人夺回,现收藏于教堂博物馆内)象征着威尼斯的力量和权力。受“拜占廷”文化影响的教堂内马赛克拼画精美绝伦。黄昏时分,由弦月窗射入的金色阳光与马赛克的各种色彩相互辉映,形成一种美丽、迷人的奇异景象,故而,圣马可大教堂又有“金色大教堂”之称。
托卡雷王宫为9世纪20年代所建造。这座有着“拜占廷”及“歌特”风格的宫殿,内外装饰均相当华丽、气派,主要是为了表现当时威尼斯共和国的权势与财富。这是一栋有着多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有执政官居室、议院、法院及监狱等。有趣的是法庭同监狱由一水巷而隔开,转送犯人则靠一连接法庭与监狱之间的封闭式连桥。这座赫赫有名的连桥就是所谓的“叹息桥”。
乘船沿大运河环游整个威尼斯是游客们的必游之“路”。圣乔治岛、海关海岬与圣母玛丽亚教堂好比是镶嵌在威尼斯入口的三颗璀璨明珠。以圣母玛丽亚教堂、美术学校、浮码头之岸为界的区域是值得一看的地方。此处,游客可以发现许多的小广场与幽静的小路。这些广场里常有一口水井,也会有一座教堂。这里的居民热情、活泼。游客常常可闻到从楼房底层飘出的炸鱼香味,或从卖鱼人的售货车上散发出的一股鲜鱼腥味。
乘船沿运河进入市区,沿岸有着许多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宫殿和美术(博物)馆,较著名的有孔达里尼--法桑宫、达里奥宫、顾耕汉现代美术馆、巴尔巴里宫、阿米德米亚美术馆、格拉西宫,雷佑尼科宫、达莫斯托之家(1432年航海家阿尔维亚·达莫斯托既出生于这栋大楼里)、黄金宫、拉比亚宫等等。看到运河两岸这些早期的古建筑仿佛把人带回到了中世纪,威尼斯即异常繁荣、鼎盛的景象在眼前似乎时隐时现。横跨大运河之上的利亚德古桥构成威尼斯一引人注目的景观,人们不仅可从运河上欣赏它那壮观的雄姿,而且也可登桥光顾那里的金、银首饰及工艺品精品商店。
乘交通船还可以登上威尼斯近海里的许多小岛。其中,慕拉诺岛是最有名的岛屿。这是因为它是威尼斯玻璃工业中心,这里所生产的玻璃工艺制品就称之为“慕拉诺玻璃”。若有雅致,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还可以乘独具风格的人摇黑色长舟漫游于威尼斯城内众多的水巷。在这样的小水巷中穿梭,可以观赏到狭长水巷两边的各种民宅及雕塑,再加上船夫那娓娓动听的讲解,想必另有一番情趣,感受与徒步走街串巷迥然不同。
黄昏时,乘船向火车站方向前进,夕阳照耀下的威尼斯简直就是一幅美丽无比的天然油画,那种日落奇景令人难以忘怀。当灯火齐明时,站在船上向圣马可广场方向放眼望去,灯光下的圣马可广场、托卡雷王宫、以及红砖钟塔等建筑被照耀的流光溢彩,使游客在美不胜收的夜景中留连忘返。 (编辑:赵露)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