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 申请策略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6
美剧《律政狂鲨》(<Shark>)里Sebastian说过一句话,庭审是场战争,第二名会死掉(Trial is a war, the second dies),留美申请即使不能被比作战争,至少也是场比赛,失败者要为此付出代价(Application is a game, the second pays),大量的申请投入变成沉没成本,五年近百万收入的工作变成泡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赢得申请这场重要的比赛,首先要清楚竞争策略。
一、信息、信息、还是信息:
申请中介的存在很大程度是因为留学信息的不对称,而成功申请最为关键的就是获取充分的信息帮助抉择。从前国内的同学对美国学校申请过程不了解,导致申请失败,而现在信息渠道这么发达,同学们有太多机会了解美国学校,比如联系成功申请的学长,跟教授套辞,阅读申请书籍,参加国际教育展,甚至实地考察学校,尤其是通过internet,几乎可以找到所有与申请有关的信息,就像时下流行的说法,给我一个Google搜索框,我也能造原子弹。相反,忽视信息搜集的后果就是会做大量的无用功,比如某个学校某个专业今年根本没有招生计划,申请材料和申请费岂不白白打了水漂。
二、兴趣为王:
美国生活远不像想象中那般fancy,习惯了中国群居生活的人必须承受单调的生活和孤独,所以选择一个真正喜欢的专业至关重要。我的一个本科同学,14岁上大学,18岁毕业那年没申请,第二年申请到美国的一所三流大学的化学专业却被三次拒签,在此期间,他从自己旁听的梵语课开始,对东方语言产生了兴趣,从喜欢到钻研,居然考上了北大东语系的研究生,机缘巧合的去研究伊朗,毕业那年被一个哈佛的教授招安,去读近东语言和文化研究,这次去美国看到他时,感觉他活的很充实,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而研究课题需要他到处见识风土人情,其实就是旅游。其实每个人都有探索自己真正兴趣所在的需求,让一个热爱与人交流的人困死在实验室里就是慢行谋杀,但问题是脆弱的人们太容易屈服于生活的温水,被伪舒适感麻醉,不断让自己做减法,假装忘记自己真正的需求或者强迫自己把这些需求深深地埋在心底。
三、理性定位学校与巧妙选择专业:
学校排名当然越高越好,但比排名更重要的是和自己的般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申请的时候,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都在前20名的学校我才申请,在少的可怜的十几所学校中,还有三所没交申请费,我没给自己留后路,哈佛去不成,威斯康辛麦迪逊这样专业20,综合20出头的我都不愿考虑。对自己的实力定位不准,或者说人生定位不明确,是我申请中做的不好的第二点。人可以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当自我感觉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相差太远时,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对自己的判断出了错误。人啊,关键是定位,如果觉得自己实力还不济,以退为进(One step back, two steps forward),在国内读个博士,然后去美国读博士后,也是种选择,因为有了研究经验,这样去好学校几率更大。选择专业也同样重要,这里的选择指的是围绕自己本科或研究生的专业或者工作经验,选择具体专业,作为更为先进的教育体系,美国大学的专业设置远较国内的复杂而多样,认真搜索信息,剑走偏锋或许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Environmental Biogeochemistry 这个专业,它需要的基础课在中国没有一个专业能完全提供,本科时跨专业选几门相关的课程,成为极少数符合条件的中国申请者,成功几率自然大大提高。
四、团队合作:
老虎打不过群狼,更何况还不是老虎呢。几个人组成申请小组,分享申请信息,互相品评申请资料,错开申请学校,自然比一个人孤独的申请效率更高,这是我在申请时做的不好的第三点。
还是那句话,申请是综合实力的博弈,偶然因素有,但根本上还是实力说话,就像巴斯德说的那样,“偶然”是从不会帮助那些准备不周的人的。回头看时,流畅的人生往往就在于几次关键的努力。
后记:
一晃六年过去了,当初出国的同学中,大部分仍然从事着与化学相关的研究工作,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devotion,出成绩并非易事;也有不超过10%的同学通过化学出国,却不再从事化学,美国的硕士只需一年,有读了硕士立刻找到化学工作,几年后去名校读MBA的,有读了化学硕士再读个经济学硕士,毕业后进华尔街做trading的,还有化学博士毕业,就职于知名咨询公司的,当然也听说有名校读不下去退学的。但到目前为止,所有出国的同学生活水平普遍优于平均值,至少还没听说过有谁去卖肉,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大家的选择却变得非常多元化,也许everyone is lost,谁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做,谁都在探索“我是谁”这个人生终极问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