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6
那年十月去圣地亚哥这座海滨城市,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一望无际的海,也不是洋溢亚热带风味的棕榈树,以及诸如整座城市的洁净有序与漂亮等。而是她的人文艺术气息。
更令我讶异的是,她这种气息不借助什么高高在上的学院,亦不靠剧院、博物馆的密集。说她勇于创新,她不定谦逊地说她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场地。艺术的渗透,离不开艺术家。可又有多少艺术家在没有任何报酬下走上街头,面向民众?
然而,在圣地亚哥就有。瞧,他们的年龄参差不齐,有年长的,有年轻的;他们的性别亦不受限制,男的能撑起一片天,女的也是巾国不让须眉。他们在海港,以大地为油布,蓝天为遐想的翅膀;云彩为梦幻的空间;大海为灵感的源泉;风儿为清新的呵护。
传说中的美人渔、狮王、仙女,以及花草、自然景观等等,都栩栩如生,充满了画家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往事的眷恋,以及无限的激情。
这些直逼身心的画面,在海港蜿蜒着、派生着。画家在各自的画下坐着、或蹲着,屈膝着、描绘着、添加着,他们浑身上下,被颜料糅合。霎那间,好像分不清,是他们在操纵颜料,还是颜料在悄悄地把他们改变?
一位娇小玲珑的女孩,引起了我的好奇。乍眼相望,她不过十五六岁。作品居然能青出一蓝,展示出她绘画的功底、绘画的技巧、绘画的才能。虽然她画的鹰,不泛模仿的痕迹,但哪位知名的画家不是从模仿开始的呢?从写实开始的呢?
姑且不论这点,仅她勇于参赛,宁愿舍去周末度假的时光,顶着烈日作画两天,就已令人刮目相看了。
当然,他们之中为这次画展,付出的代价、付出的辛劳,又岂是一个敬字、一份感动,便能诠释的?美国人的生活大都以满足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喜欢艺术的,在未出名之前,不得不靠打工,有时甚至是下力的苦工来支撑。如我们所知在任何一个国度玩艺术,对艺术家都不是轻松的事。因为每个人都得面临一个生存问题,说穿了就是人们最爱又最恨的“钱”字。
像这类画展,从某个角度而言,也有点如我们的寓言所讲的“守株待兔”。他们谁不盼望忽然冒出一位大富翁,如当年石油大王哈墨一眼看中我们云南派画家丁绍光。继而,丁先生的画价剧增,为画坛一时的美谈。我们可以说是他的运气,但乏了才气,运气来了,也最终化成一股风而已。
这些画家之作,主办者会通过摄影,把作品一一收集。经过筛选,有些将进入下年的挂历,有些将在轰隆的机器声中定格在体恤衫里。然后挂在书店,挂在商店;然后某位画家在某一天,与他的作品戏剧性邂逅的瞬间,走来一伯乐。他们相见恨晚,从此高山流水,画家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谁知呢?艺术这空灵玩艺,没标准也没尽头可言。他们之中,也许将来有成其为大师的,像赛尚、马蒂斯、毕加索等;也许有的就此搁笔,退出画坛,重新进入大学,修个MBA也十分正常。美国是个开放的社会,学校校门永远向有志者打开。
而为艺术痴迷疯狂的,会大有人在,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像这种街头艺术,或者说大众艺术,给人的亲近之感,晕染出来的气氛,早已超过艺术的本身。 (编辑:赵露)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