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的认同感源自苏联情结的延续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3
当前的中俄关系至少有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中俄关系不再存在战争的可能性;二是中俄的军事关系显得更平等、更趋于合作;三是在中国人眼里,俄罗斯是一个重新崛起中的国家;四是普京总统是冷战结束以来,最受中国人欢迎的俄罗斯甚至外国国家领导人之一
俄中关系发展的前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取决于两国最高领导人和政府机构,而且取决于地方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以及普通公民之间的关系
编者按 中国“俄罗斯年”在本月9日落下帷幕。本次“清华·环球对话”邀请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理事苏涵和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V·G·布罗夫,请他们就中俄关系问题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探讨。
经历了三个阶段
苏涵: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邦,两国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中苏边界线为7600多公里),两国间的交往甚至可以追溯到13-14世纪。中俄(苏)关系几百年的历史,是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等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回眸一望,真可谓风风雨雨、恩恩怨怨、起伏坎坷。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特别是两国元首确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原则以后,中俄关系峰回路转、发展迅猛,走上了快车道,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相比于以前,当前的中俄关系至少有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是中俄关系不再存在战争的可能性,拥有如此巨大领土的两个国家稳定的边疆无疑对人类和平是一种贡献;二是相比于其它大国关系,中俄的军事关系显得更平等、更趋于合作,但又不属于结盟关系;三是在中国人眼里,俄罗斯是一个重新崛起中的国家,比苏联有更多鲜活的气息;四是中国民间有一股“普京热”,普京总统是冷战结束以来最受中国人欢迎的俄罗斯甚至外国国家领导人之一。
布罗夫:我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中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至1996年,俄中关系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俄国内言论明显倒向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人幼稚地认为,只要拒绝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就可以从西方国家那里得到补偿,西方领导人就会给俄罗斯种种可以想到的或意想不到的特惠。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也不可能发生,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西方国家的利益在于他们不需要强大的俄罗斯。苏联的解体和社会主义体系的消失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两极世界消失,西方国家的领导,首先是美国的领导很想拥有俄罗斯这样的盟友,但不是平等的盟友,而是按照他们外交路线行驶的盟友。他们视俄罗斯为自己的小伙伴。在南斯拉夫发生的事件就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第二阶段1996至2000年,俄中关系取得发展。90年代中期,俄罗斯领导和社会最终开始意识到,单方面的倒向西方既没有给俄罗斯带来政治利益,也没有带来经济红利。必须重新看待确立俄中战略伙伴关系的必要性。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俄中关系全面发展并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双方解决了边境问题;两国领导人定期举行会晤;军事技术和军事合作也在发展。因此可以说,俄中现阶段是友好的邻居、平等的伙伴。
俄中两国都致力于维护和巩固世界和平,都同时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中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两国领导人都认为,不能脱离社会历史状况,脱离国家的具体条件来看待民主和人权问题,他们反对把别人的模式强加于人。当然,俄政府在实施这一方针的同时,也在发展与美国的互利合作。
苏涵:两国经贸合作也再创新高,双边贸易额在2005年已达291亿美元。目前,俄罗斯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俄能源合作在两国元首的直接推动下,也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比如,今年1至7月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向中国输送的石油量增长了23%,达到540万吨。
布罗夫:俄中经济的互补性具有很大的意义。现在,甚至原来怀疑中国的俄罗斯寡头,也开始关注同中国的经济合作。当问起他们改变态度的原因时,他们回答:对意识形态不感兴趣,只觉得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前景很有吸引力。
尚有不足之处
布罗夫:俄中关系发展的前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取决于两国最高领导人和政府机构,而且取决于地方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以及普通公民之间的关系。现在中俄之间出现所谓“上热下冷”现象。例如,中国人在俄罗斯成为警察刁难对象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不久前,俄罗斯电视报道了一位中国教授两天之内被警察检查了五次护照,对中国大学生和企业家的苛刻要求也是众所周知的。另一方面,1996年我在中国航空公司北京到莫斯科的航班上看到电影中播放的俄罗斯男人都是醉鬼,而女人行为都很轻浮。令一些俄罗斯人“不安”的问题之一是,中国人在俄罗斯生活的区域非常封闭。他们居住在自己的社区,不和俄罗斯人来往,形成封闭的小社会,好像“国中之国”。另外,俄部分媒体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主导权正逐步转移到中国,俄罗斯将扮演小伙伴角色。因为中国的经济强于俄罗斯,有财政能力,而中亚国家需要经济帮助,他们可能会更重视中国。
苏涵:中俄两国关系今后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两国人民之间的全面交流,特别是青年之间的广泛交流。当前,按年龄分类,中国人对俄罗斯的认识可划出两类,一是现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们中很多人都有一种“苏联情结”,对俄罗斯有一定的认同感,对俄罗斯的新变化更感兴趣,认知上也更客观。而另一类是二三十岁以下的青年人,他们对俄罗斯相对比较冷淡。由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受港台、日韩、美国和欧洲的影响非常大,对俄罗斯的认知存在严重不足,甚至还有误解。比如,前段时间,一所北京著名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上,曾发表过一篇关于俄罗斯问题的对话,对话双方恰好分别代表着这两个年龄段。年轻的一方笑年长者的“苏联情结”是可悲的。这很能说明中国人对俄罗斯认识上的分歧。另外,年轻的中国人对俄罗斯的战略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俄罗斯文化传统、教育水平也重视不够,谈起流行文化言必称欧美,留学偏好也是趋向于欧美等国。相比于苏联时期,俄罗斯对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严重不足,这十几年来,中国几乎没有流行过一首俄罗斯新歌曲、一部俄罗斯新电影、一本俄罗斯新小说,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印象还停留在《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几十年前的文化印象中。另外,在中国,尤其在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些俄罗斯“倒爷”、“小姐”也严重地影响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俄罗斯人形象。一些富起来的中国人对俄罗斯产生某种傲慢情绪,甚至讥笑这位过去的“老大哥”。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加强人文交流、青年人交流有利于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分歧,增进对相互现实的了解和理解。
布罗夫:大众媒体符合事实的报道非常重要。俄罗斯一些西方发展模式的支持者往往不顾事实。一位原俄罗斯副总理曾错误地认为,在中国只有共产党员才能拿到退休金。今年6月,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电视中说,北京的住房中没有热水和下水道设施。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某些媒体的报道,在中国人中也形成了俄罗斯到处都是犯罪的错误印象。
另外,西方的分析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甚至挑拨说中国“向俄罗斯全面索要领土”、中国非法移民的增加等等,呼吁俄罗斯领导人不要和中国合作。他们试图证明:俄罗斯和西方同属于一种文明,而中国是另一种文明;俄罗斯和西方同属于欧洲国家,而中国是亚洲国家。因此,俄罗斯不宜和中国合作,而必须和欧洲、美国进行大联合。类似想法在俄政治和知识界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而且和领土问题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签署了边境协定并不表明这个问题完全真正解决了。他们援引中国学者的文章和中学课本提出,随着中国的强大,它还会向俄提出领土要求。
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使许多俄罗斯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下降,他们很羡慕中国人的勤劳和精明能干,同时担心俄罗斯经济落后于中国。在他们看来,人口密集的中国东北好像“悬在”人烟稀少的俄远东地区头顶上的一盆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俄远东找工作,然后长期滞留,使俄罗斯的这些地区逐渐地被“中国化”。几年前普京总统说过,如果俄罗斯不能有效地发展远东的经济,几年后当地居民就只会讲汉语、日语和朝鲜话了。目前,大多数俄罗斯分析家认为,中国人到俄找工作现象是自发行为。不久前的民意调查显示:90%在俄的中国人不准备留在俄当地定居,他们呆在那里主要是为了赚钱。同样的调查统计表明,俄罗斯人认为,中国人有别于日本人,他们是没有侵略性的。俄罗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发展和中国的合作关系,因为中国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安全构成威胁。他们提出所谓来自中国的“黄祸”危险、领土索赔以及在世界市场和世界政治中经济和政治竞争等等。他们的观点与某些西方政治家的观点如出一辙。
实际上,在俄罗斯没有固定的反华力量,反华思潮的影响很有限,只限于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在中国移民和商人比较集中的边境地区,对中国有所担心的主要是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居民,他们不完全了解中国。
苏涵:两国经贸关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双边贸易秩序有待规范。过去,两国“倒爷”们的生意利在双方,对两国边境地区的物资流通和改善人民生活起到过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两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不规范的贸易方式弊端凸显,已成为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中的“老大难”问题。此外,中俄双方投资规模也有待进一步扩大。中俄贸易以一般贸易(约占60%)和边贸(约占20%)为主,加工贸易为辅(约占12%),双向投资规模较小,对贸易的拉动作用不太明显。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目前两国政府都在积极着手解决上述问题。
如何塑造彼此的积极形象
苏涵:当然,必须指出,对中俄双边关系问题不必惊慌失措。相比于过去,这些问题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国民意识范畴上的,而非政治、军事层面上的问题,中俄两国完全有办法、有能力解决。今后,为加深两国教育、文化、艺术、人文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可在对方首都和主要城市设立“文化中心”。中方亦可在俄开设“孔子学院”。
布罗夫:中俄两国要在对方公众中塑造他们正面的积极形象,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至少两点因素非常重要。一是俄中友协积极有效的工作。比如,他们和其他国家及社会组织举办各种中俄问题的学术会议,在人文问题方面进行各种科学研究设计。二是媒体的定期交流。遗憾的是,目前这方面状况还有待改进。在俄罗斯的三大电视频道中只有一个在中国驻有记者,而在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俄三大电视频道都有自己的记者。有时在俄罗斯电视中关于中国的报道带有不客观和不准确的信息。中国电视台也很少有关于俄罗斯的有意思的报道,大多是具有官方性质的资料。彼此增设一些专栏节目,将有利于克服两国社会意识领域中的偏见和误解,使两国关系长期稳定的发展拥有牢固的基础。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