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印度:高考竞争从进幼儿园开始

印度:高考竞争从进幼儿园开始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3

印度实行十二年一贯制教育体系,学生虽免除了小升初、中考的“折磨”,但同时也意味着,为了孩子将来能上个好大学,必须早早地挤进一所好学校——
  高考竞争从进幼儿园开始
  
  朋友辛格的女儿阿帕拉佳塔两个月前刚刚参加完印度的高中毕业会考(大致相当于我国的高考),上周末公布结果,她取得了百分制平均分94.5的优异成绩。当我打电话祝贺并要求采访她时,她显得十分高兴。“考试取得好成绩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我是我们学校的文科状元,‘事迹’已上了新德里最大的《印度斯坦时报》!”
  
  高中可按兴趣选科
  
  印度在上大学之前的中等教育采取10+2体制,最后两年是高中,可称大学预科,因为学生将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人文、科学、经济和生物四科专门学习,此前的10年包括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初高两年,10年级结束时有全国统一会考,成绩合格者(百分制,得33分以上者即可毕业)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每年印度的高考在三、四月间进行,每科考试之间间隔三五天,五月底公布成绩。高中(大学预科)阶段分为四个专业,每个学生至少需要选修五门课程参加最后的全国毕业考试,成绩按分数最高的四科平均分计算,英语是所有专业的必修课。这样的分科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将来的职业。例如,想当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去学包括数、理、化的科学专业,想当医生的去学包括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生物专业。
  
  阿帕(阿帕拉佳塔的昵称)介绍说,对她个人来说10年级以前的学习更为“艰苦”,因为要学习并通过所有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科目的考试。进入11年级以后,她选择了人文学科作为专业,科目有英语、历史、政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都是她的强项。“进入11年级后再也不用学数学了,使我的精神得到了解放。”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在印度这样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上大学是一件能够改变人生命运的大事。印度每年有近900万高中毕业生,其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能够上大学,考虑到优秀大学名额有限,因此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以印度人引以为豪的号称可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媲美的印度理工学院(全印共有8所)为例,每年招收的新生总共不到9000人,而报考的人数在2009年达40万人!
  
  印度大学录取的程序是先公布考试成绩,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成绩、专业方向和学校层次提出申请。由于今年印度全国毕业考试的难度比去年容易,学生的成绩自然也水涨船高,例如新德里地区平均分超过90分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0%以上,所以人们担心今年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也相应会提高。记者住处附近的德里大学南校区昨天第一天接受报名,只见校门口人山人海,平时冷落的小街被挤个水泄不通。
  
  即使像阿帕这样的优秀学生,对能否进入理想的学校也充满担心。阿帕说,她将报考新德里最好的斯里拉姆女子学院,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她的成绩报考政治学专业应该不成问题,但今年的高考成绩普遍偏高,而且该校今年新增加了面试程序,这给她带来了一丝忧虑:“往年像德里大学的史迪芬学院、斯里拉姆女子学院等名校,90分上下的成绩就可以上了,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可能在92分以上。”
  
  竞争从幼儿园开始
  
  在印度,为了高考的竞争实际上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印度基本上实行十二年一贯制的教育体系,即只要学生不主动转学、不辍学,可以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一直在一个学校就读,中间无需经过小升初、中考等“折磨”。这样一来,为了将来能上个好大学,许多家长从孩子幼儿园时期就盘算着如何能够挤进那些升学成绩优异的学校。阿帕的母亲自豪地告诉记者,当时是她坚持将女儿送入著名的德里公学,该校在今年的高考中获得了46名95分以上学生的优异成绩,在首都所有学校中独占鳌头。
  
  进入高中阶段,随着升学的压力逐渐增大,各种各样的“减压”、“增效”的方法也应运而生。阿帕告诉记者,她的“秘诀”是喝浓咖啡提神,每天最多能喝到6杯,以帮助她度过复习功课时打磕睡的艰难时光。她的同学中,有的在深夜里散步,有的找朋友倾诉,还有的求助于“脑黄金”、“智力大补丸”之类的药物以“增强记忆”。
  
  “对于文科、经济学科的学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就作为大学录取的基础,不需要再参加别的考试了,但科学、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却没有那么幸运,”阿帕告诉记者。她介绍说,想当工程师、建筑师、医生的学生除需参加高中毕业考以外,五月初还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工程师、建筑师及医师考试,合格后可能还需要再参加具体大学的入学考试。“对他们来说,毕业考试结束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样的机制下,许多理科、医科补习班也应运而生。据了解,在新德里好的理科补习班学费可达20万卢比(4000美元),医科补习班的费用在17万卢比左右。这几天高考成绩刚刚公布,此间报纸上每天都可见到一些补习班做的整版广告,宣传“某理科状元来自本校”,以吸引更多学生报名。
  
  专业选择的冷与热
  
  尽管从高中即开始分科,学生基本上知道自己将大致在什么范围内选择未来的专业方向,但在一科内,专业的热门与冷门还是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特点。例如,在全球金融危机袭来之前的几年中,印度经济保持了超过8%的高速增长,股市膨胀,企业管理人才非常吃香,结果是从高中开始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骤然增长。以首都新德里地区为例,两年前的经济专业学生的增长幅度接近20%。
  
  从去年开始,随着全球金融海啸爆发,读经济专业尤其是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出路开始变窄,这明显影响了学生们专业方向的选择。例如,2007年有一位刚毕业的工商管理硕士在英国找到了一份年薪达16万英镑的工作,成为“打工皇帝”,但到了去年下半年,同样的学校和学生即使在年薪一半的条件下找到工作都很困难。印度教育部门人士表示,从今年的报考情况看,印度北部地区报考经济专业仍然是一个热门,但全国范围内的人数比前几年明显下降,表明考生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在理科门类当中,进入印度理工学院几乎是每一个学生的目标,选择学习电子计算机、当工程师的学生仍然是主流,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是学习纯基础学科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一位印度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担心地表示:“印度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学习实用性强的工程、计算机学科,对数学、物理等纯粹的基础学科不感兴趣。”有12年级学生表示,国家对基础学科的投入不足是一个制约条件,就业也不理想,有志于基础学科的年轻人多数选择去国外进修了。
  
  印度文科的高中生可选择的专业包括英语、历史、哲学、政治学、心理学、新闻学等,从近年的报名情况看,英语和历史专业仍受到多数考生青睐,新闻学专业呈快速增长势头。以德里大学著名的史迪芬学院为例,该校这两个专业素来全国闻名,本届印度政府中就有包括外交国务部长、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塔鲁尔等6名校友,录取分数线在平均分95分以上,而且要参加复试。
  
  一般来说,在印度全国会考中获得70分以上的人才有机会上大学,遗憾的是多数毕业生无法实现这个梦想。落榜后轻生者有之,沮丧者有之,但大多数未能上大学的印度青年都表现出了乐观豁达的态度。去年上了德里大学一所著名学院的普拉塔姆告诉记者,他的同学中未能上大学的多数都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有的继承了家业,有的开始自食其力,也有的继续准备参加下一年的考试。“世界上许多成功人士都没有读过大学,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才。”一位落榜生这样说。
  
  相关链接 印度高考制度与改革
  
  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机遇,这一点在印度与中国相似,因此关于高考制度、公平性、改革方向自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争论话题。
  
  印度有两套高考系统,一套是国家教育部“中等教育委员会”主持的印度全国范围内12年级毕业考试,另一套是“印度中等教育证书”考试。印度的学校基本上属于二者中的一个。因此,学生在小学一入学时就需要选择哪一套系统,以决定将来参加哪种高考。国家版的“中等教育委员会”覆盖的学校更多,而且允许以印地语作为考试载体。“中等教育证书”委员会也是印度政府承认的教育组织,强调以英语为主要媒介教学,并与西方一些国家如英国的牛津大学达成协议,学习成绩可以相互承认,所以戴上了一层特殊的“优越光环”。实际上,许多家长认为,印度国家版的考试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给学生以发挥的余地,比一味强调知识点、靠“死记硬背”的“印度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更加科学。
  
  考试大纲的内容成为争论焦点之一。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学大纲基本不存在大变化的可能,但社会科学、尤其是历史课程的教学却存在很大的“政治性”。在印人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执政时期,对以前的历史教科书进行很大幅度的修改,尤其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历史事件,与以往相比变化较大。随着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在2004年上台,历史教科书及考试大纲内容提要许多又改了回来,这种“随风倒”的情况让许多学生无所适从。
  
  在印度对于高考公平性最大的争论在于“保留配额”。从前任“团结进步联盟政府”开始,印度实行对低种姓族群保留49.5%配额的做法,即保护少数人群利益,在享受国家拨款的大学录取中,必须录取接近一半的贱民和低种姓族群学生。近年来,在首都新德里及全国其他地方多次爆发反对“保留配额”比例的示威游行,称这是一种“逆向歧视”。 (编辑:赵露)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