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留学生的爱国心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3
“在我们的课堂里,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如其他国家的学生。”在英国名校中国行2009春季见面会上,曼彻斯特大学的面试官海伦·李女士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想留学,请先了解你的祖国,带着中国特色去。”
无独有偶,在此前举办的留学澳大利亚活动中,澳大利亚大学的官员们也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几乎相同的要求。面试官们表示,不仅对中国不了解,只要是课本之外的知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熟悉程度都有待提高。
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的海伦·李女士面对中国留学生不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现状,就曾提出了:“中国留学生,请带着中国特色去留学,因为时代变了,连英国的金融时报也开出了关注中国的版面,中国大学生更应该主动地去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和变化。”海伦·李表示,无论来自多么好的名牌大学,学生们都更应该主动地去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学习来自社会的知识。
在哈佛的商业院里,师生们正在做中国企业的案例调研,其中包括联想、海尔等中国知名企业。同样让人失望的是,来读商科的中国留学生并不知道联想、海尔的大致情况。“其实,中国财经类报纸、杂志非常多,只要学生们课余读一点专家观点就可以了。”海伦说,有一部分中国学生显然不读报,甚至不看电视。
“大部分学生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中间环节,他们无法带着中国特色去读书。”面试官们认为,中国学生之所以不懂中国,原因在于他们大学生活视野只有课本,没有社会。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于《文汇报》2009年4月1日的一篇报道。当我们就这个话题与教育界、留学服务行业以及正在留学和留学归来的人士交流时,持认同态度者有,感触颇深者有,观点相抵者亦有。显然,当留学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常态”时,人们对待留学、对待中国留学生显然有了更多的期待以及更加多元的态度。
他们对中国学生要求高了
看到这篇报道后,多年从事中外教育交流工作的业内人士第一个反应是“我认为,对中国国情不知道到这种程度,还是个别现象。在这个问题上,留学生对国情的了解至少与国内学生的现状是相同的。”
中国有几十万留学生在国外,不能用老外这几个例子说事。专家说,从我们项目上出去的学生,在国外大学里很活跃,搞留学生联谊会、搞中国日,每年的春节,中国学生是在扮演民间大使的角色,在他所接触的范围内搞一些活动,介绍中国的情况和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戏曲文化等,留学生们会自发地组织很多的活动,宣传中国。
在每年都举办不同层面、不同学科的学生对外教育交流项目,参加这些项目的学生,一般会有一个出国前的培训,内容就涵盖了目标国的习俗和中国的国情。其中有不少学生因出去homestay,走之前就会带上自己的家庭、社区、以及自己所接触和了解的国内社会有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和照片,到国外有机会就向接待家庭和那边的社区介绍,同时介绍自己平时的生活、学习情况。宗瓦说,这是一种老百姓对老百姓的交流。中国的学生不一定去宣传中国的大国情,但在民间交流上所起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一位在国外学习交流多年、两年前回国的剑桥社会学博士说,她在国外见到过很多中国学生,有特别优秀的,也有素质很差的,这同以往留学生的情况不太一样。在剑桥,十几个20多岁的中国学生,策划组织了一个国际会议,请到世界一流的学者来参加。中国学生从找BT电话公司赞助、到主持会议、发放礼品等细节,都井井有条,表现了新一代留学生敢想、敢为、能为的风貌。现在出国的中国学生很多年龄比较小,要求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能做到说清国情和文化,这个要求有点高了。
当然,对有的国家的大学来说,接受国际学生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他们从本土学生的教育为主要目的出发,希望国际学生能够以不同的思维角度来看问题,能够给他们的学生一种补充、一种差异和新颖撞击。国外大学讲究创新,创新就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一个问题。所以,他们需要这种文化背景差异比较大的学生。从这点看,提出要求中国学生了解自己的国情和文化,也就很自然了。
留学的目标不同
正如那位剑桥博士所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出国留学的人,和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生、如今出国留学的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背负着振兴国家、报效祖国的责任且自觉自愿,后者则是带着自豪与骄傲走出国门;前者常常会因为国家的落后、贫穷而自卑并激励自己自高自强,后者却从不觉得自己或国家比别国差什么,甚至还会在一些方面有着些许的优越感。正因为此,前者大多目标明确,又是几经选拔的佼佼者,回国后被人称作精英;而后者中的绝大部分是囿于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紧缺、家境尚可的一些人的选择,对他们来说,留学是取得学历、学位的一条途径,尽管其中不乏优秀者,但总体上对国情关注的动机已不同于他们的前辈。
正因为中国学生留学大多是为了文凭,与国外学生的留学主要为开拓视野,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也不相同。中国学生为了解决证书、文凭,出国之前拼命提高语言,出国之后更是埋头苦干地学习,为了搞好学业,无暇顾及其他,既没有多余的精力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搞社交,参加各种活动。
“这样的学习状况我们也不提倡,但短时期内很难改变。”专家说,“如果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我花这么多钱在国内上大学跟花同样的钱也能在国外上大学,那就不一样了。我可以选择到你那里去交流一年,交流是目的,他就有准备了。”
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国”
一位曾在法国读MBA的“海归”回忆道,学校里的学生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每到周末,不同国家的学生会自发地轮流组织Party,因为是自助方式,所以大家买票参与。同学们普遍反映,性格奔放的南美学生组织的Party最受欢迎,Party的票价也很高。而中国学生组织的Party不好玩儿,这与中国人的含蓄、内向、被动的性格有关,因此中国学生的Party卖不出价来。但是,大家也会积极参与,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国同学做的菜非常好吃。
仅此一例就可看出,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恰是由中国学生带出国门,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及周围的生活。只不过,这里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不只是人们熟知的那些概念,它是由每个中国留学生的行为,正面的和负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构成了一个集合的、多元的整体:这就是中国特色。
故事一:会武术当上“洋教头”
今年年初,山西学生刘旋在父母的安排下去了澳大利亚读大学,去了没多久,他就通过QQ兴奋地告诉远在国内地父母:“我们班里的外国同学因为我会中国功夫,很愿意跟我一起玩,他们还很喜欢我讲武侠故事!我们在一起很开心!”是啊,古老的中国功夫竟把不同国家的孩子们很快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情。
一位在中国驻外使馆给国外小朋友教授武术的女孩也同样感到欢喜:“现在我在大使馆教小朋友武术,不但薪水比一般去做家教的同学要高出好多,而且交了许多好朋友,对国外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口语也变得越来越好啦。在国内时出于爱好学的武术,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为获得收入的方式。这种一举多得的好事让很多的同学羡慕呢!如果我是留学生,在打工这方面不会盲目了,还能省下好多的人民币呢!”
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让许多的外国人都很喜欢它神秘的东方神韵。中国的功夫、中医、书法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事物越来越吸引外国人的眼球。不少外国朋友,对中国拥有的这些事物都耳熟能详,还有人争先恐后地去学习,如果留学生能懂其中的一点,在打工的选择时不仅能传播中国的文化,也能让自己的留学生活丰富多彩。一位从小学习书法的同学选择了到日本留学,结果是,他很快由学生变成了“先生”,留学生活变得如鱼得水。
很多学生都是出了国才发现,外国人很喜欢我们中国的东西,包括吃的、玩的、用的。而这些,只需在国内时稍稍留意就会学到,比如编中国结、十字绣。如果你是女孩,那么你就学这些吧,相信心灵手巧的你,一定会学会这些美丽的“绕指柔”的。如果你是男孩,也不要担心,还有适合你学习的本领的。假期回国学学太极拳,不仅强身健体,更是尽显你的男儿气概。另外,在国外吃多了汉堡、匹萨,相信你一定会对我们的家乡菜垂涎欲滴,那么,就赶紧抄起锅碗瓢勺,学学做菜吧。这样,在异国的日子里,一定方便不少,也平添了许多乐趣。
在这里,对将要出国的准留学生讲:如果你能像刘旋这样把在国内学到的本领拿到国外去施展,相信,你也会像他们那样幸运地打个“技术工”。无形中,你还成为发扬古老中国文化的“文化使者”了。
对中国文化多了解,多释放,有时候真的会让中国学生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故事二:在荷兰圆了“十八罗汉”梦
了解中国文化,熟悉中国一些传统的典故,有时候也能派上大用场。
娄凌在去荷兰读高中前,爷爷送给她一套清乾隆年间的紫檀罗汉。这套罗汉高仅8公分,但它活灵活现,深沉古雅,手感温润,每个都被摩挲的泛着幽光,简直太漂亮了!爷爷希望它们能保佑孙女在异国平安,娄凌本来对佛教有种特别的情缘,所以一见如故。只可惜,一整套应该是十八个,爷爷却只找到十七个,单单少了个伏虎罗汉。
娄凌来到阿姆斯特丹后,一个下午,她去了 Waterlooplein。这是个除星期日外都开放、以出售艺术品和古董为主的跳蚤市场。她看到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也不太招揽生意,自顾自地在一推铁皮、铁丝里切切割割。弯月般的刀刃下,荡来荡去的正是她苦苦寻找的伏虎罗汉!只是不知谁在它头顶装了个铜圈,被当作饰物挂在了一柄刀上。
伏虎罗汉像是勾她魂魄的丝线,此后连续两个周六,娄凌早早就去他的摊位旁,他们谈到伏虎罗汉,老人不清楚这个小玩意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娄凌解释给他听:“在中国佛教领域,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座下有十八罗汉,而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老人是土生土长的荷兰人,他是个孤独的老人,就这样我陪他聊了一个多月,娄凌给他讲了许多佛教的故事,中国佛教圣地……当老人得知娄凌手里有一套罗汉,独缺这一个时,坚持把栓着伏虎罗汉的刀送给她。娄凌更愿把这样的馈赠,当作一份慎重的托付。希望老人能把它背后的故事讲给更多的荷兰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
故事三:“刀削面”外交
欧美同学会加拿大分会秘书长阎长明先生曾留学加拿大,现归国开办企业,任欧美同学咨询中心总经理。一谈起有关加拿大的经历,阎长明便如数家珍。1989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工作。1992年,他考取了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研究生(论坛) 。
渥太华大学每年27000加元的奖学金为他的生活提供了保障,阎长明无需再为生计操心。另一方面,他的研究生学业也并不紧张,所以大量的课余时间要等待阎长明去填充。想来想去,阎长明决定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去融合——与自己的同胞融合、与加拿大社会融合。在加拿大阎长明参加了几个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而且表现得相当活跃。他担任了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中国学生会主席、加拿大华人科技协会主席等职。有一次阎长明还参加了当地社区代表的竞选,结果竟然成功获选。国外华人当选本地社区职务,这在加拿大还是第一次。
回忆自己初到加拿大的情景,阎长明说那时他的兜里除了带着从山西老家好容易才凑齐的600美元以外,可说是身无长物,随身行李中只带着一把做山西刀削面用的削面刀子,他自己也没料到这把削面刀子日后派上了大用场。到了加拿大阎长明就展开了“削面刀子外交”,虽然阎长明做山西刀削面的手艺差点儿意思,可他的住所里还是聚集来了好多来品尝“中国特色”口味的中国留学生和加拿大朋友,大家一边吃着刀削面,一边交流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就是靠这种民间手艺的交往,为他回国后从事的中加之间的业务创造了条件。可见,民俗,有时候也是一种能去国外与他人融合的文化,而这种文化的融合更可以成为借力发展的动力源之一。
反思:教育的缺失
尽管认为国外大学说的是个别现象,专家仍旧认为:个别现象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显示出教育的缺失方面。
专家说,其实,准备中国的文化这件事情并不难,这种准备还是一种素质,平时在中国时做这样的工作就很少,小学里都是回家做作业,也很少上台演讲。中国的国情教育,尤其是对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孩子的教育,是日常教育体系应该解决的问题。
在国内,应试教育的压力,压掉了许多学生的时间和兴趣,数量庞大的学生基数与区区600所能发本科学位的高校,使得高考(论坛)的竞争过于激烈,让他放开天性发展自我,在家长那里就很难通过。
另外,国内重视灌输式教育,国外从小学起,有些课程就采取做项目、做演讲、做游戏、做活动的方式,出个题目到图书馆查资料,不需要死记硬背,学生只要知道信息来源,从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它,就算掌握了,而中国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记忆和背诵上。
专家说,从科举的惯性沿袭至今的应试教育不是我们的最理想选择,这是社会资源和发达的程度所决定的,是一种现实的选择。等到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高等教育敞开上了,上大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时,学生很自然地会更多地关注课本之外的学习和实践。
时代变了。连英国的金融时报也开出了关注中国的版面,中国大学生更应该主动地去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和变化。国外学府对中国的关注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科学、外交等方方面面,任何一个课程都会拿发展中的中国举例,把中国作为特别的研究对象。留学生对自己祖国的了解,也代表了对自己的认同和尊严。 (编辑:赵露)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