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上那座蓝桥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3
在伦敦,我有许多回独自漫步于那座桥,也曾屡次陪同来自国内的朋友参观过那座桥。
泰晤士河上的大桥多得很呢﹗我有时询问当地的出租汽车司机,他们一时也说不准共有多少座。与其它许多美轮美奂的大桥相比,它实在太平淡无奇了,一座虽算高大,但却老旧得似乎乏善可陈的土灰色五孔水泥桥而已。可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一部经典名片让它声名鹊起。
它就是《魂断蓝桥》。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缘起而且结束于那座本名滑铁卢桥的蓝桥。记得我曾披著萧索的夜色,轻轻走上那座桥,让思绪梦幻般地放飞,眼前不知不觉弥漫起那场大战的滚滚烽烟……
一阵凄厉的空袭警报声在耳畔响起。潮水般的男男女女纷乱不堪地急急逃遁。年轻的上尉军官罗依也在这座桥上奔跑。他热心地为芭蕾舞女演员玛拉拣起散落在地上的东西,其中就有一个象牙雕成的吉祥符。于是乎展开了一幕可歌可泣的浪漫的爱情故事。
真感谢那红极一时的影星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按﹕港译云慧李和罗拔泰莱),表演得何等出神入化。更不必说剧情那样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对有情人以火箭般的速度谈婚论嫁。好事多磨,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吧,不能让他们在极短的如金子般珍贵的时间内完成婚礼。罗依无奈走上战场,不久便传来他阵亡的噩耗。玛拉悲痛欲绝,迫于生活困顿而沦为应召女郎。
命运又一次捉弄﹕罗依却活著回来了。善良真诚的玛拉自惭形秽,悄然离去,走上滑铁卢桥,冲向急驰而来的军车。二十年后,已晋升为英军上校的罗依,满面沧桑,重来滑铁卢桥,手握玛拉的吉祥符,睹物思人,真可谓「此恨绵绵无绝期」……
面对这幕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可以说任何人的脑际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如果」这个词﹕如果不是那场战争,故事就肯定是一个圆满的喜剧结局。毫无疑问,是战争无情地吞噬了青春、爱情与美丽。
站在滑铁卢桥上,我想起了当今的伊拉克战争,一场出师无名、背离天下人心的战争,一场已经制造无数人间悲剧如今依然余波未息的战争。这几年,我在伦敦见闻了许许多多有关伊拉克战争的事情,真让我感慨不已。
我忘不了伦敦市民一次又一次举行声势壮阔的反战游行示威,在海德公园,在特拉法尔加广场,在牛津、摄政大街……那无数张激昂愤慨的脸庞,那振奋人心的演说,那呼唤和平的歌声,那如海如林的反战牌幅,那百万人大游行曾令整个伦敦交通陷入混乱的场面,使得布什访英时那么狼狈,以至于从希思罗机场不得不改乘直升飞机,降落在白金汉宫……这一切让你不能不由衷感叹﹕人民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英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可是别有用心的政治家们对日月般昭昭民意置若罔闻﹗
我忘不了这几年来英国竟有许多宣传媒体,能够秉持公道,顶住压力,在大大小小各种报章上刊载不计其数的图文,对这场战争予以无情的揭露与谴责。
记得今年初一个寒雨霏霏的傍晚,我走过伦敦街头,一眼便见到当日晚报上字体那么醒目的大标题﹕「我的兄弟丧身伊拉克」,副标题﹕「他曾说他决不应该到那里去﹗」那简直是血泪交迸的控诉﹗其实,类似报道已司空见惯。
我忘不了英国电视上曾一次次播出的从伊拉克运回棺木的「悲壮」画面,仪仗队肃穆迎迓,那苍凉飘远的苏格兰风笛声使人心里泛起莫名的滋味。更使我难忘的是,一个个年轻的战争遗孀抱著孩子的令人心碎的镜头,那如花的年华,平静甜蜜的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却顿时化为一幕幕人间悲剧,能不让人凄然惋然﹗
在伦敦,我认识一位资深的很和蔼的英陆军上校。去年有段时间,见他总是眉头深锁、心事重重的模样。一次我们聚会时边用餐边聊天,无意中问起他的孩子,他心情沉重地说﹕唯一的儿子正在伊拉克参战,他们全家天天为其祈祷。为了安慰他,我只能说些「祝他早日平安归来」的话。半年后,我再见到上校,发现他眉开眼笑,一问才知道他的儿子已经回来。这位上校前后判若两人的神情,让我至今无法忘怀﹗
我迈著沉重的步履,从滑铁卢桥的北端走到南端。桥南一侧便是伦敦另一处著名建筑滑铁卢车站。《魂断蓝桥》中的罗依从法国战场活著归来,正是在这里遇见他的未婚妻的,那意外重逢悲喜交集的一幕犹在眼前。
车站门厅的大理石墙壁上,密密麻麻地镌刻著两次大战中英军阵亡人员的名字,如今还清晰可辨,那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生命啊,灿烂的青春却匆匆凋谢了。候车大厅里矗立著一尊少女的雕像,裙裾飘曳,身材颀长得有些夸张,她长年遥对著「蓝桥」,那是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作品。雕像的原意我不甚清楚。我总觉得那少女双臂高举,两唇翕动,是在向世界殷殷疾呼﹕让战争走开,让和平永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