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21世纪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世纪

21世纪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世纪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3

  香港亚洲时报线上网站11月5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世纪",作者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文苑"主任、"欧中论坛"奠基人高大伟。文章认为,21世纪将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世纪。文章摘要如下。

  "Quattrocento"指的是15世纪的义大利文艺复兴,"21世纪"可以用来代指中国目前的复兴以及它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方式。

  中国的复兴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个进程,它由三个相关部分组成 经济再度崛起、社会政治转型和对中国传统的重新解读。

  然而,西方人准备好了适应中国复兴带来的影响了吗?换句话说,西方准备好了迎接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世纪了吗?

  正确理解中国因素

  拥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正在登上世界舞台,这一过程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虽然西方的科学和经济现代化将继续对中国产生影响,但华人世界将在数量和性质上对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村产生极大影响。20世纪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美国化,而21世纪全球公民的身份将带有中国特色。西方仍然主导著世界事务,对它来说,要认识到并接受自己将不能再单边主导全球议事日程,并且将不得不做出调整将是困难的。

  要不带任何偏见地看待中国需要随时保持头脑的警惕。我们一方面既不能像亲华人士那样将中国理想化,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像排华人士那样将中国妖魔化。

  确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它面临著巨大挑战。如果人们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仍然有待完成的任务上,或者是中国内部许多明显的西化迹象上,那中国对我们这个地球村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说法可能就显得不切实际。

  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中国在结束帝国统治後所进行的转型涉及的范围(继罗马帝国5世纪灭亡之後,西欧有至少300年的时间都处於一片混乱之中),以及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转型速度,说这个世界正在中国化就变得有一定道理。

  "中国威胁"这一预测的主旨正是中国大规模影响我们这个世界体系的能力,但是它同时假定这种影响将是负面的。在"中国热"和"中国威胁"这两个极端之间,分析家应当理性地停留在可以被称为"中国因素"的范围之内。中国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这个世界的中国化,这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接纳并对之进行解释的进程,而不是一味崇拜或者谴责它。

  中国文化的重生性

  看看大连、北京、上海、深圳或者重庆的年轻人,人们会觉得西化似乎是中国的未来。中国学生如果会说一点英文会觉得很"有面子",如果会说美式英语就会"更有面子"。在大学里,他们从事一些在西方很流行的体育运动,毕业後他们更愿意选择在合资企业内工作,因为这里的企业文化被认为是西式的,而且工资也更高。

  但是,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种趋势。

  中国与外国过去的交流表明中华文明有著独特的弹性。它能够在不丧失自己的情况下进行改变,甚至可以说它的特点就是这种奇特的重生精神。

  我们怎麽能真的相信,中国目前出现的这种表面的物质上的西化将从根本上影响中国的文化?

  中国的技术和经济现代化并非意味著文化异化。中国正再一次把外国的做法和理论转化到它自己的文化背景之下。民主化对中国来说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这一进程已经开始 但它的民主化将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幸运的进程。

  中国文化的弹性与中国人口结构的活力是分不开的,它们互为补充,并形成了一个良性回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事实具有重要意义。

  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中国将与西方各种形式的虚无主义互相影响,而珍视生命、追求幸福的文化将悄悄地流行起来。

  中国正走向全球化

  中国正积极地让自己吸收、转化,最终实现复兴。目前有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普通话。北京还开设了孔子学院,一方面是为了教授中文,另一方面是要向全世界阐释中国文化。中文已经是互联网上第二大语种,使用中文的网民人数超过了一亿。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估计,到2010年,学习普通话的外国人会达到一亿。在美国科幻连续剧《萤火虫》中,剧中人物既说英语,也说汉语。

  为了让中国传统的中草药走向世界,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主动。首先在德国波恩成立了中华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之後还会到欧洲的许多地方。

  中国的艺术家也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电影导演张艺谋(以及台湾的李安和香港的王家卫)、作曲家谭盾、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艺术家蔡国强的天赋及创作才能赢得了全世界的喝彩。巩俐、章子怡和张曼玉在欧美等地已经深入人心。中国设计的东西正在丰富著时尚界。香港商人邓永锵创立唐装品牌"上海滩",背後的想法是"通过复兴中国设计来创立首个中国风格的品牌"。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这条路。

  联想、TCL、海尔、华为和中兴(ZTE)等中国品牌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2004到2005学年中,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11.5万人(其中有6.2万人去了美国)。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时,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将达到一亿:全球旅游业必须适应中国人的特点。

  中国在海外的直接投资也在迅速增长。截至2006年底,中国在160多个国家的直接投资达到750亿美元。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会强化这一势头。清朝结束(1911年,清王朝灭亡)近100年後,中国将再一次成为亚洲的中心,并有能力挑战美国单边控制世界体系的局面,设法实现均衡。

  华人世界不仅包括中国大陆的22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台湾以及高度中国化的新加坡,还包括散居并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国区域"不只是为了从"平的世界"获益而构建的一个跨越国界的区域,也是全球化的加速器。

  世界新秩序的缔造者

  对於西方来说,适应中国的复兴需要保持谦虚之心和好奇心。正如中国人准备从西方文明中学习知识一样,我们西方人做好了从中国文明中学习知识的准备了吗?这是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的前提。认真地与中国接触就是要接受中国化的可能性。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一直在科技和经济方面处於优势地位,习惯於将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产物。对於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中国要麽是一个博物馆(因此许多外国人到中国後发出这样的惊呼:"我本来以为中国会是另外一种样子!"),要麽是一间教室:要教导中国人达到更高的标准。西方必须反思对中国持有的这些偏见,将中国视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文明的摇篮,它已经在重塑我们这个时代。

  如果事实证明在这个深受道义上令人难以接受、排他的全球化困扰的世界上,中国是能够将大家整合在一起的因素;如果事实证明在这个受到东西方文明紧张关系威胁的世界上,中国是一个实验室,各种文化可以通过相互交流而受益,那麽大家应该高兴地看到中国成为21世纪新的世界规则的缔造者之一,并高兴地生活在21世纪之初。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