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申请国外名校有点儿像新式婚姻

申请国外名校有点儿像新式婚姻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3

  “她穿着汗衫,卡其布裤,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哈佛科学中心的咖啡馆里,微微鞠了个躬。她向我道歉,因为她为了准备上课演讲,迟到了几分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是个明星学生。你更难想像她的成就,即使用哈佛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令人瞩目。”

     4月1日,美国教育学者安·赫尔伯特在《纽约时报杂志》上(New York Times Magazine)用15 页的篇幅报道了2005 年毕业于上海复旦附中的女生汤玫捷,包括她的成长历程和在哈佛大学的求学经历。文章预言,像这样“设法穿越中国现有教育体制和新兴机遇之间隔阂的学生,将成为中国最优秀学生效仿的目标”。

     与之相对应,国内某网站近日公布的《2006美国留学申请调查报告》显示,近3年来,国内申请赴美国读本科的高中生每年都在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美国秋季学期有效申请人数达到6500人,其中2000多人申请哈佛大学。

     “以哈佛女孩刘亦婷成名的1999年为分界点,整个上世纪90年代申请哈佛本科的中国高中学生不超过100名,7年后,这个数字翻了20倍。”报告的序言中写道。

     事实上,在刘亦婷、汤玫捷身后,国内正出现一批备战着高考,同时也把国外一流大学当作求学目标的高中学生。

     申请国外名校有点儿像新式婚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张谊在看了一堆类似《哈佛女孩》、《耶鲁男孩》的书之后,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同时获得每年4万美元的奖学金。

     这个开朗的女孩认为“教育的成功很难复制”,但“榜样们”确实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除了高考这个评价体系之外,现在接受本科教育有了其他的途径。

     “以前考大学就像旧式婚姻,准备好嫁妆等着对方迎娶。”张谊说,“而申请国外名校倒有点儿像新式婚姻,双方都要互相理解,彼此欣赏,找到心灵的契合点才行。所以,我写了封100字的“情书”(自荐信),表达自己的心情。”

     这100字张谊掰成两部分:一是在学校电视台担任主持人的经历,借此表达自己对新闻及社会责任的看法;另一篇是“我的交流年”,介绍高二时作为学生使者到美国中学一年的有趣经历,比如担任棒球队经理。

     张谊提供给哥伦比亚大学的SAT成绩是1990分(满分2400分),按照国内的传言“SAT低于2200分就别指望被全美排名前十的大学录取”,但显然哥伦比亚大学并没有遵循这个标准,也就是张谊所说的“契合点”——不以分数论英雄。

     《2006美国留学申请调查报告》中针对这些高中生申请者的统计报告显示,单从成绩来看这些学生并不拔尖,但他们90%以上有丰富学生会工作经验或者更高的社会活动经历,70%以上有省市级竞赛的奖项,30%以上有海外学习经历。

     留学的背后,有只看不见的手

     今年3月,爱丁堡大学校长蒂莫西·欧希在北京大学演讲,题为“为什么要到国外留学?”欧希列了七八条理由,包括换个角度思考、广交朋友、提高语言技能、融入地球村,但他还是把“提升你的事业前景”(Enhance your career prospects)放在了第一位,“套用我的校友亚当·斯密的话,人们留学的背后,有只看不见的手。”欧希说。

     “很多人说留学是为了学习一种语言或是为了接触一种文化,其实背后是经济全球化。”欧希认为,在这个背景下,国际化的人才必须拥有人脉并通晓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而留学也因此成为很多人事业规划中的重要组成。

     国内的本科教育达到了国际化标准?

     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的本科教育世界一流”,但至少在选择去留学的高中生的印象中还有差距。

     西南财经大学特聘学者王伯庆说起哈佛大学里一位来自中国的博士后。这位博士后从中国的一所一流大学毕业,名校之路一直走到哈佛大学。有一天,他无意中看到了哈佛本科和文理学院1000多页的课程表及课程的简介。他后来对王伯庆说“当时的感觉就像《廊桥遗梦》弗朗西斯卡遇上了罗伯特——之前的日子像是白过了,多年积累的名校优越感荡然无存。细看这些核心课程,真不知道国内那些一流大学能为18岁的学生们开出几门?”

     不过,也并不能就此认为国内的本科教育将会受到冲击。“在世界各国大学招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的生源却大大超过了高等学校本身招生的规模,因此内地的优秀人才是挖不完的,也不可能全挖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劳凯声教授认为,一部分优秀高中生出国留学只能说对内地大学有象征性的危机——促使其思考如何做到最好。

     2001年,劳凯声教授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WTO与中国教育》,他在文中写道“在两代人共同面临的历史性变化面前,我们的孩子显然对新环境有更深的认同。他们凭着对新文化的敏感、认同以及自身接受能力的优势,会比我们更能接受这样一种新的文化,到国外读书也许会成为更多青年人的追求……”他认为自己的这篇文章很有预见性。

     “中国教育背负着太多的传统,但近百年来的现代教育发展又积累了太多的工业文明烙印,理性、权威、塑造、训练似乎就是教育的代名词。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像是一辆老式蒸汽机车,正风驰电掣般地冲入一个已经全然不同的时代。”劳凯声说。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