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拉贝墓 看不到墓碑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3
去拉贝墓地前,《环球时报》记者一直在想,拉贝作为一个二战时在南京市中心建立国际安全区,拯救过20多万中国人的英雄,其墓地一定修缮得庄严肃穆。但事实上,墓园里的景象却让记者颇感意外。
差点错过拉贝墓
拉贝墓坐落在柏林西郊的威廉纪念教堂墓园。这个墓园在当地较有名气,安葬的多是纪念教堂的教友,也有像小提琴大师约瑟夫??约阿希姆、欧洲人格权法律奠基人奥托??基尔克这样的名人。
进入墓园,记者刚好碰到墓园清洁工斯特茨。他听说我是中国人,笑着说,“我知道你要找谁”。说罢就扔下手中的工具,带我向墓园深处走去。路上,斯特茨告诉记者,近来慕名到访的亚洲人特别多。
当斯特茨带我来到“BWB”区,指着一棵大树下的一小块用水泥条围起的青草地时,我有些呆住了。没有墓碑、没有雕像,更别提墓志铭,难道这就是拉贝墓地吗?但草地上的一块小木牌清清楚楚写着:约翰??拉贝,1882.11.23—1950.01.05。斯特茨说,这块小木牌也是前不久才竖立的。墓地的右边葬着拉贝,左边则葬着拉贝夫人。
原来,拉贝1950年去世后下葬于此。到了1985年,由于墓地租用期已到,无人续约,管理部门便将墓碑进行了拆除。此后,墓地便一直没有任何标识。1997年,拉贝的墓碑从其子女家中移出,通过中国使馆转移到南京的大屠杀纪念馆。由于柏林的墓地一直无碑可认,连拉贝的外孙女也曾走错路,将访客带到了其他地方。
没获得“历史名人墓”称号
墓园管理者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末,南京市曾多次希望柏林市给予拉贝墓地“荣誉墓地”的资格,但被柏林方面否决。柏林市政府的理由是,这块墓地的租用期从1985年到2005年间曾经断过约。但熟悉内情的人士则披露说,其实财政窘困的市政府是不想为这块墓地支付费用。这样,拉贝墓地就不属于“历史名人墓”,也没有永久免费竖碑的权利。目前,南京市已承诺支付拉贝墓地20年的费用。今年10月,南京将向柏林赠送一座拉贝半身铜像和底座。
与拉贝墓地相比,人们可以在德国海德堡市的拉贝私人博物馆寻找到一个完整的“拉贝形象”。这座小型博物馆是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开办的。在鲜花绿树的簇拥下,一座拉贝半身青铜像矗立在博物馆的院落中。记者看到,雕像基座上刻着“南京好人”4个大字,下方还竖着水泥制作的一本《拉贝日记》。一地鹅卵石,则象征着南京大屠杀众多的遇难者。这座雕像是由留德中国学生发起捐赠的,为的是唤起更多人对历史的记忆。博物馆内展示了20余本拉贝撰写的书籍,还有实物、剪报等珍贵的文献史料。最吸引记者注意的,是曾被拉贝保护的602名南京市民留有手印的花名册原件。
“拉贝热”在德兴起
早年间,拉贝作为纳粹党员的身份曾令德国人相当忌讳,更不要说为其捐款建像了。十多年前,发行量不大的《拉贝日记》德语版也没有引起德国老百姓的关注。不过,此次电影《拉贝日记》在德国的上映却引发了拉贝热。
近来,到拉贝墓地和博物馆参观的德国本地人开始增多。记者在德国最大的连锁书店格拉夫柏林书店看到,该店专为拉贝书籍开辟了小展台。由埃尔文??魏克茨撰写的《约翰??拉贝》还登上《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除了书籍,展台上还有拉贝雕像、拉贝DVD等出售。一位顾客对记者说,“以前我只知道奥斯维辛,现在我知道了南京。”
拉贝电影还引起学术界关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成为德国一些东亚研究所的新主题。拉贝故乡———被称为“汉人之堡”的汉堡市也正在筹划为拉贝竖碑立像。难怪德国中国问题专家认为,拉贝已成为德中两国的“友谊使者”。(实习编辑:杨哓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