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永不褪色的阿拉伯油彩——萨那老城

永不褪色的阿拉伯油彩——萨那老城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2


  第一次听到“萨那”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个美丽的姑娘,若干年后第一次踏上也门的土地,终于揭开了首都萨那神秘的面纱。飞沙走石的地貌特征、贫穷落后的社会状况以及彪悍的民风都与我最初的浪漫幻想相去甚远。妇女们终年以黑袍和面纱示人,既遮挡了高原紫外线的伤害,也阻隔了男人们多情的目光,更构成了这个国家正统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最显著的人文景观。

  萨那是个拥有一百七十余万居民的城市,房屋密集但十分低矮,街道显得零散无序,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来说,迷路是很自然的。一次练车时,我根据老馆员的指挥穿梭于拥窄阴暗的老街。驶至街口,一缕红光出现,夕阳恰好染红了云海,我的目光不由地瞥向窗外。没想到这一瞥,瞥见的却是惊艳,映红的城墙移入视野,数十座城堡式的小楼环抱于其中,一座红灿灿的伊斯兰古城盛装登场。原来,这就是萨那这座古董般的城市里不曾褪色的油彩——老城。

  2500多年前,饥肠辘辘的驼队终于走出了荒漠发现了绿洲。这是一片高原上的平地,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驼队不走了,在这个四季如春的绿洲开始修建自己的城市。他们就地取材,红石、白石、黄石、黑石都是上好的建筑材料,用一块块石头砌成了一幢幢彩色的平顶小城堡,从三四层再到五六层,甚至更高。后来一扇扇小窗镶上了窗框,白色的石膏勾勒出十分鲜明的线条。再后来,窗户上方也垛上了半圆的石膏花窗,其间嵌入用几何图形分隔开来的各色玻璃。人们发现,在这个日照充足的地方,阳光透过花窗映在室内地板上五彩斑斓,而且随着日出日落,地板上的图案会魔法般地变换图案。于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也门窗诞生了。人们给这个地方取名“幸福的土地”——也门,给这个精心构建的城市取名“工艺品”——萨那。

  风雨的冲刷,战火的洗礼,从埃塞到波斯,从奥斯曼到不列颠,无论谁统治这片土地,也门人都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建设家园。石头城,也门窗,萨那老城历经千年而精髓不变,嚼卡特(一种大麻性质的树叶,咀嚼后能产生飘飘欲仙的感觉),喝摩卡(也门盛产咖啡,摩卡咖啡因也门一港口而得名),老城的生活图景始终如此描画。不必说现在老城的市场里是否能淘到年代久远的古董,单是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衣一食无不堪称古董,矗立800多年的城墙和老城之门——也门门就是最好的见证者。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老城大半已被政府拆除,七座城门仅保留一座作为纪念,但这并不妨碍它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增添艳丽的一笔。

  也门人自称这里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乡,我们用不着很认真地追根溯源,只要看到“腰里别把刀,身上彩裙飘”的也门男子,“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便会在脑海中鲜活起来,只要看到伊历6年(公元627年)建成的大清真寺在夜幕笼罩下显现出庄严而神秘的容颜,传说中的一切仿佛正在眼前重现。

  行走老城,就像穿梭于一座阿拉伯文化博物馆,宣礼塔、集市、城堡、腰刀、黑袍、卡特、水烟、大饼、香料,卖头巾大袍的商铺、伊斯兰风格的木门,居民们行色匆匆地赶往清真寺,悠闲愉悦地嚼卡特与亲友夜聊,你一定会惊异,这里的一切竟然会保存得如此完好,那些建筑,那些生活细节,竟与阿拉伯传说中的描写别无二致。难怪当地人自豪地说,每一扇窗户都在讲述一个不朽的传奇,萨那老城承载着阿拉伯人原始的生活景象。

  如今的萨那市已经分成老城和新城两部分,老城依然是整个城市最热闹的生活区和传统集市,而新城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是最能体现国家发展水平的部分,但几乎所有的新建筑仍然散发着强烈也门传统色彩,仿佛一座新的“老城”正在破土动工。看来,萨那老城的确是也门人最爱的乐土,就连我们这些外国人都不希望他们放弃传统。相信我是多虑了,因为无论何时,萨那老城都是也门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都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阿拉伯油彩。(实习编辑:kay)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