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打造海归子女教育“软通道”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1
美国《侨报》当地时间16日发表社论文章说,中国要“引才引心”,解决海归子女的教育问题,光是靠打造“同等条件可优先录取”、甚至颇具争议的“中考加分”等“硬通道”还远远不够。“硬通道”只能以优惠政策让海归子女“硬着陆”,头痛不能只医头,脚痛不能只医脚,打造“软通道”才更是长久之策。
文章摘录如下: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正加速成为人才大磁场。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几天前在北京再次催促加快实施“千人计划”时就说,对海归人才需“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切实做到引才引心”。中国矢志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雄心可见一斑。
但“引才引心”不是件容易的事。多次海归民调显示,住房、配偶、子女教育,已成为能否吸引海归的“三道坎”。尤其子女教育,更是多数中高层海归决定是否安心在华发展的首要考虑。
中国人事部、教育部等16个部门早在2007年3月30日即联合公布实施吸引海外人才回国的“绿色通道”,其中规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子女如参加中考和高考,同等条件可优先录取。但是,真正为海归建立“引才引心”的子女教育“通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侨报》6月8日刊登记者深度报道《随父母返华小海归读书难》,所述情况在当下并非个案。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08年年底,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达139.15万人,归国者近39多万,而2008年海归就达6.93万人,超过30年海归总数的1/6。根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在北京读书的海归子女每学年就有近万人,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适应中国学校学习的难题。
表面上看,海归子女教育的尴尬,皆因语言文化而起。海归子女多出生成长在美欧等西方国家,离开熟悉的环境,随父母一起返华,其压力有时甚至超出成人的想象。若就读传统意义的国际学校,学美国教材、外教授课、学生们说英语……尽可能地“复制”他们熟悉的的语言文化环境,有助他们日后回国籍所在地能轻松就读高中、大学;但学费贵,学校常设在郊区,封闭式的交际圈易滋生孩子的“贵族”心态,更脱离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大环境。但是,若就读本地公立学校或双语学校,孩子们虽能更快地融入中国文化,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英文水平等问题却接踵而来。
从实质上看,如此尴尬的两难境地,更是中西教育体制和理念碰撞的结果。最让海归们替子女教育忧心的,并非语言文化或教学内容,而是中国的教育模式。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比较中西教育时所说,美国教育强调宽、松、活,中国教育则强调窄、严、僵。突如其来的中国应试教育方式,常让小海归们措手不及,让他们感到不快乐,甚至影响思维和个性发展。
这么看来,中国要“引才引心”,解决海归子女的教育问题,光是靠打造“同等条件可优先录取”、甚至颇具争议的“中考加分”等“硬通道”还远远不够。“硬通道”只能以优惠政策让海归子女“硬着陆”,头痛不能只医头,脚痛不能只医脚,打造“软通道”才更是长久之策。
打造“软通道”,短期来看,先要解决燃眉之急。定点一些教育品质较好的公立中小学,聘请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执教,开设短期强化班,让海归子女度过语言关,熟悉中国教育模式,尽快进入同期教育——今年中国地方“两会”上,一位上海人大代表的提议,不失为短期解决良策。
打造海归子女教育的“软通道”,更在于融中西教育所长,回归“因材施教”之人本核心。西方教育仿效自然法则,常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教学模式,强调创造与个性,认为“自我重塑”的途径有多种,并非“一考定终身”。中国教育虽历经30年改革,仍不乏科举色彩,讲求整齐塑造,强调勤奋与记忆的训练式学习,基本功扎实。虽说两种教育模式各有千秋,但中国模式需要改革的地方确实不少。
就在美国政府近年来推行《有教无类法案》、甚至试行毕业考试不合格不能拿文凭等举措的同时,北外附中等一些面向海归子女的中国中小学亦开始倡导“快乐教学”宗旨,借鉴西方教育理念,培养人文关怀,鼓励创造思维。如此“拿来主义”,取长补短,改良教育土壤,让海归子女“软着陆”,值得推广。
事实上,这样的教育“软通道”,不仅是海归子女所需,更是全球化下未来人才争夺战的必然趋势。在逐渐“变平”的地球村中,除海归子女外,更多的孩子拥有了自由选择教育模式的机会,中国的教育体制将直面来自海外的冲击。本月的中国高考,重庆等地已出现全班放弃高考而考托福、全被美国高校录取的现象;而美国的中学组团赴华招生、抢夺中小学生源的例子也越来越多。长期来看,除了尽早打通中西教育“软通道”,中国的教育模式改革已别无选择。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