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投资新房好还是旧房好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1
通常来说,澳洲的移民生活很稳定,很悠闲,过了几年经济条件好了,有了闲钱华人就开始想做房产投资来赚多些钱。怎么做呢?这时华人搬出来“老绝招”---翻建旧房。
老赖正是其中一位。在所有朋友的鼓励支持下,决定不投资新房翻建旧房。于是去找人画了图纸,到政府相关部门一申请,几周批审就下来了。老赖激动地要开工了。
首先要加大客厅,加伸厨房,尽最大可能减少后花园面积,再加两堵墙三面门,又多出一个卧室外加一个厨房,掀开屋顶后又多一间,最后调整一下预算再追加一间洗手间。一阵尘土飞扬后房子完工,房子足足大了一倍,光鲜亮丽,老赖皆大欢喜。整条街就属老赖的房子最气派,兴奋的老赖连邀请朋友来家里都更加频繁了。
刚欢喜没多久,因为贷款要让银行来估价,老赖自信满满地把房屋估价员请进家测量地皮,然后请房屋估价员看逐个房间的构造。奇怪的是,房屋估价员没有进老赖的崭新超大卧房,连他新建的SPA大浴缸看都不看一眼。老赖正在纳闷时,没几天房屋估价出结果了,让好多老赖的朋友大跌眼镜,估价居然和去年的相差无几,甚至比邻居的小房子还少。老赖这些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十万澳币的翻建费泡汤了,老赖面上的笑容一去不复返。怎么会这样?
按中国人的老思维,把老房子翻修扩建后,房子加固变新再变大,又加重质量,这房价是上涨无疑了啊,真正要关心的是上涨多少才对。可老赖和一大帮朋友怎么都没想到,房价居然几乎没变,这就等于不但白忙了这半载一年,而且十万澳币的翻建费灰飞烟灭了。
错在哪里呢?老赖把华人的老思维搬来澳洲,这是华人的习惯思维。这错了吗?没有!华人的思维也没错,错就错在把华人的老思维挪用在澳洲这块地方。
一言以概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原因是在澳洲,居住的区域是严格划分等级的,中国人则将其分为富人区、中产阶级区和穷人区。如果要再细分的话,还有根据民族、语言和宗教划分阶梯等次。
澳洲人买房毕竟和占澳洲人口仅5%的中国人是有分别的,他们买房不光是为了抵挡风吹雨晒、住的舒服,更重要的是尽可能给自己在未来几年的居住环境找一个文化定位。
澳洲人买房并不是先确定一个价格比如说30万或是70万,然后开车到处找这个价位的房子。而是在买房前先选几个区,然后去了解居住环境,比如区域文化背景、规划风格,街道公园和升值前景比较。然后再选定房屋代理人,仔细交代所喜欢的房型和前后花园种类,最后再在敲定属于自己价格范围内的房子。
所以在澳洲的某一条街道上的房子虽然外表各异,但总面积相差不大,年代也相差不远,价格也自然属于同一个档次。也就是说虽然你翻新旧房,但总面积不变,仅仅夸大居住面积不能改变等级,或令房屋有明显增值。反而会因为和原来设计不协调,色彩不搭配而减少大部分人的认同感。
因为澳洲的市政厅民主宽容,尊重房主自由,才允许老赖家后院的两颗大树因割地加建新房而被砍掉,可是翻新房屋后的墙色和瓦片不协调,原本般配的后花园因扩建而减少甚至变成过道。大树变得突兀,绿草地也没多少了。大部分的华人移民喜欢,但并不合下一个买家和市场的胃口。
有时在一些价格不便宜,规划良好的地区,也常会看到一些人在翻新旧房,虽然各有各的原因,但一打听,大部分都是华人移民,因为把原居住地的文化带来澳洲,又不熟悉当地的文化沿袭,于是便冲动地申请割地、翻新、加建。
通过老赖的经验,也给华人移民一个建议,当大家在考虑翻新旧房时,不妨多考虑考虑,割地翻新是不是真正适合呢,省出时间,再把同样的钱投资在中上层阶级居住区的新房是不是更好呢?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