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澳洲工作场合的商务仪礼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10
自古便是“礼仪之邦”的中国,也许在商务礼仪方面要向西方企业学习一二。细枝末节之处,或许正显露出我们公司文化的本性。我们姑且不提国外旅游景点对中国游客的“特别提示”,单说工作场合的商务礼仪。
澳洲人的套装西裙与人字拖
近期一份国际性的工作环境调查报告发现,澳洲商人在与欧美国家做生意的时候,经常会发生被认为不礼貌的事情。美国、英国和日本是调查中评为最严格讲究工作礼仪的国家,但是英美对礼仪比日本、中国和中东更为敏感。
英国人和美国人眼中的不礼貌行为包括:有时候使用咒骂性语言、早上回到公司不与人打招呼、未得允许便使用别人的文具、讲电话时使用扬声器、拜访时主人家不奉茶水、把私人朋友带上办公室等等。
97%的澳洲人毫不犹豫地对老板直呼其名(不带姓),这在中国人眼中十分不礼貌。在国内的外企习惯使用英文名,直呼老板英文名可以,若要讲中文则只能在姓之后千篇一律加上个“总”字,多少让那些刚回国的海归们觉得相当不习惯。
调查中25%的澳洲人认为在国际商业舞台上,使用咒骂性字眼完全可以接受,但是绝大部分国家的人却觉得那是侵犯性的举动。因为很多澳洲人认为,偶然爆粗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他们把这当作是一种幽默感。虽然澳洲与英美的企业文化相似程度很高,但是澳洲人显然更为不拘小节。
工作日的早晨,悉尼的cbd满街是匆忙上班的白领,几乎清一色都是黑色调的西装,黑压压的一片,难得看到鲜艳的颜色。特别之处在于,穿着套装西裙的女士们脚上常常配的是极不协调的人字拖,突兀效果和纽约穿西裙配球鞋赶上班的白领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澳洲人平日里的打扮随意从这些细节可见一斑。
在中国人看来不登大雅之堂的人字拖却是澳洲男女老幼的必备品,不论贫富谁没有几双不同款式的人字拖呢。若说平日里衣着随意,全球发达国家之中澳洲人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在商业场合,澳洲人却仍然保持着西方人的严肃传统,套装西裙配人字拖是在悉尼街头的一景,但进入办公室,可能许多人的桌子底下都备有10厘米的高跟鞋。即使只是参加一个研讨会之类的活动,组织者也不忘在邀请函中注明服装要求,最低要求也是businesscasual,也就是西服衬衣仍旧要穿,但可以不打领带。
重视商业场合的服装,适当场合穿适当的衣服是一种礼仪,但是在中国却常常被人忽略。中国人的礼仪其实自古以来便非常讲究,甚至过于繁复,但是这些年国人似乎把很多传统给忘却了,甚至缺乏应有的常识,于是出现了穿西装打领带去旅游或穿t恤短裤参加
中国的外企继承了海外总部的优良传统,投入资金程度毫不逊色,大手笔的抽奖、邀请明星表演甚至花大价钱到海外去举行年会。只是中国的外企常常只学了形而无神,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反应冷淡的宴会文化。
我在国内外企工作时,公司曾安排让两家分公司一同举办年度晚宴,还特别组织了一个晚宴组委会以示隆重。离年会还有一个月的时候,组委会便发出email通知大家盛装出席,各位请准备好礼服。即使如此,现场却发现响应者寥寥,那些积极装扮的人反而在一群平常上班打扮的人之中显得很不协调。白天忙得昏头转向,晚上还要应付晚宴,因此许多女士连妆也不化,一脸憔悴就匆匆赴宴。年会中安排的游戏虽然有奖,可似乎只有公司高层在参与,其他的人各自聊天,你有你玩我有我聊。真不知道当时特地从中国区总部邀请过来参加的老外高层作何感想。
晚宴中安排的游戏乏人参与已经是司空见惯,弄得主持人异常尴尬,明星表演和抽奖才稍微能拉回一点注意力,的确经常让公司里想破脑袋的年度晚宴组委会颇为气馁。有经验的组织者只好在游戏环节预先安排好参加的人选,甚至老板亲自上阵,免得冷场。年会年年办,做不出新意却又不可不办,表演、游戏和抽奖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宴会的定式,组织的人累,参加的人也累,生怕被抓了上场玩那“看上去很傻”的游戏。
为什么澳洲白领对宴会能如此投入,而中国的白领们却不给面子?是砸钱不够多,还是组织者缺乏创意?这些似乎都不是理由。我在国外读书时,教授喜欢的都是爱发问且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亚洲学生们总是勤奋而安静地抄笔记,教授提问没人反应,场面异常尴尬。这公司宴会的情形也是一样,中国白领对主办者的努力也采取了沉默的态度,不敢秀自己,谁打扮出位有可能变成议论或取笑的对象,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响应其实是对宴会组织者的一种不礼貌及不尊重。我还遇到过穿运动装球鞋参加晚宴的人,实在够标新立异的。
若说悉尼的白领穿人字拖不拘小节,在街上打扮有点怪并不会引起任何人不愉快,可如果宴会上穿着不适当的服装、对主办者的努力不予理会,那是不是“不拘”得有些过了呢。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