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留学热点普通标题 >> 留下就业还是归国打工

留下就业还是归国打工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06

  据美国《侨报》报道,在众多的海归人员中,名字响当当的“老龟”们自然是人人羡慕的对象。但在现实中,更多的人还是普普通通的“小龟”,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筑着自己或大或小的创业梦想,他们也有自己的、适用于和他们一样已经出发或正准备出发的“海龟”们的感悟和经验。

  勿将海龟身份看得太重

  曾在湾区中半岛一家软件公司做工程师的小易(化名)五个多月前被派驻回北京分部任项目经理。从自司其职到管理15个员工,小易的压力大了很多。

  大浪淘沙 “海龟”也害怕

  小易将手下的员工分成几组,多个项目同时进行,作为经理的他则要负责全盘掌控。小易几乎每个周末都加班,最紧张的时候,平均每天都要工作10多个小时,周末两天经常还要干到晚上十一二点。

  小易生性聪慧,学东西快,当初在湾区总部工作时,通常八小时的工作他只需五小时就能搞定,其它时间看看股票,逛逛网站,工作相当轻松。“舒服日子一去不复返喽!”电话那边,小易苦笑。

  对于负责软件研发的人来说,技术上胜人一筹最为重要,小易总结道。此外,还需要与团队其他成员多沟通,与大家同甘共苦,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其实做到这些,在哪里做管理都是一样的。”

  小易说,在中国,“海龟”遍地都是,回去一月拿三五千工资也大有人在。大浪淘沙中,必须凭借实力说话。公司派小易回国,待遇也是按照中国国内同级别技术“海龟”的平均水平,年薪二十多万,他称之为公平交易。

  比起美国的逍遥自在,在国内压力大了很多,但正值而立之年的小易意识到,这是职位提升和开拓事业的必经之路。

  回国之前,小易从心态上充分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目前他平均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比在湾区时增加了至少三成。

  在小易眼中,目前中国20多岁的年轻人都在拼命工作,虽然并非树立宏图大志或者有步骤计划的拼命,但是也让人感到后生可畏。与美国相比,中国人才流动更频繁,尤其是年轻人希望两三年后能得到提升,很少有人能安于现状。

  水土不服 须保持平和心态

  有了正确的目标与适合的切入点才会选择是否做“海龟”,很多人归去后发现,想象中的机会与现实中的机会严重脱离,这也让“海龟”们备受打击。一些海龟回国后水土不服再度回游,然而目前美国经济不景气,回流的机会也大大减少。

  也有不少“海龟”回国很久,都很难适应国内外截然不同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贡力却在和国内的政府机构以及大企业的互动中,都能充分发挥优势,与各方的技术专家、投资专家沟通良好,最终形成实质性的合作,他认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贡力最大的窍门是容易建立信任。他从小生长在普通工人家庭,随着父母走南闯北,在江苏、安徽、宁夏都居住过。在美国的工作经历中,他既在高端人才济济的高科技公司工作过,也在员工素质良莠不齐的家得宝担任过管理者。与一般高科技业者相比,他有着更丰富的阅历和闯荡经历。

  有鸿鹄之志的“海龟”最终水土不服,一些“海龟”技能不如“土鳖”更实用,或者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技术被剽窃、被排挤、人际关系紧张。贡力的“绝招”之一就是经常能在与他人接触几天后就获得对方的信任,除了他知识层面广泛、性格沉稳外,从小处着眼也是重要的一环。

  “保持平和朴实的心态,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别人从你的实际行动中体会到你的真诚。尤其是从小处着眼,比如端茶倒水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服务员的差事,但是却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贡力总结经验说,给人倒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让人觉得亲切,觉得你和其他从国外回来的人不一样。

  在谈到中国吸引“海龟”政策时,贡力认为,中国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目标非常切合实际,让海龟们觉得有“奔头”。如今推出的各种百人计划、千人计划虽然也有激励作用,但感觉上更像“面子工程”。

  贡力说,海外高科技人才在决定是否回流做“海龟”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归去后做什么?”因此国内在政策中也不能采取“大撒把”的态度,最好提出实际的目标和项目,才能为“海龟”们提供更多畅游机会。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