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移民服务首页 >> 移民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移民新闻普通标题(二级菜单移民新闻) >> 羊咩咩的超级无敌澳洲生存日记

羊咩咩的超级无敌澳洲生存日记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03


其实面试的最后,我还问了一个问题:何时知道结果?被告知要星期五才知道。面试当天是周三,那么周四一定就是背景调查咯?我的推荐人有三个,第一个是SBS的泰国女同事,第二个是我的大学同学,第三个是我在Jannali community college 的SMMP的导师M。同事和同学都不用担心了,但M是要知照一下的。

其实,我刚开始参加SMMP的时候,并不在sydney community college,而是在Jannali community college 。M是我的Tutor,她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同时在3-4个公司兼职,又自己刚开了一个小工作室。所以,虽然她很想帮我,但实在太忙,又不够专业。最后不知道怎的,竟变成了我在帮她。我陆续帮她制作了名片、Logo、信纸和网页等等。其中网页只制作了模板,内容到现在还在等忙碌的她提供。可惜了我辛辛苦苦制作的漂亮模板!

周四这天,正好M要我去帮她制作网页。我背了我的手提电脑来到她的办公室。但她其实不在,她请了她兼职公司的同事R来当助手,让她负责交待网页内容——电话里是这么说的。她原来的助手是一个学会计中国女孩,和我一样是她SMMP的学生,后来也变成了为她免费打工,仅给少许车马费。这段时间正好回国了,所以她不得不找R来帮忙。我对这种做法很不赞同,但M对我却是真的不错。就冲着她的真诚,我也就权将为她工作当成学习英语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吧。

R是新西兰人,大概60来岁,很和蔼,很健谈。虽然我总是听不懂而要她重复或解释,但她仍然很耐心和热情。只是M好像根本没有对R说到底要给我提供什么网页的资料。结果我们将所有的文件都翻了个遍,还是以失败告终。R一边很认真地找,一般不停地说R这个stupid girl,但语气充满了溺爱。R对我说,M从Fiji来,原来只是tafe毕业,后来一直半工半读,从bachelor一直读到master,现在又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真的不简单!

最后还是什么资料都没有找到,什么也没有做成。但很高兴能认识R,我很喜欢她的开朗的性格和工作的认真。她不停地赞扬我,说聪明伶俐的我一定能够成功。夸得我飘飘然的:D  

人就是这样,常常妄自菲薄,认不清自己;但有了别人的肯定后,又开始以为自己是什么人物了。呵呵!作为老师,我常常鼓励和表扬学生,尽管通常学生并没有达到我的期望。但只要他超越了自己,就应该不吝我的赞美。我相信自信心是在别人的肯定下形成的。人,很少能能直接看到真正的自己,多数是从他人的眼光里了解自己的。不是吗?

其实,移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在不断地努力和失败中,看不清楚未来,看不清楚自己。但每每与人聊天,沮丧的我便又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在别人的鼓励中找回信心。从别人的成功里得到经验,又从别人的失败里吸取教训。从优秀的人身上学到高尚的品质,也从可恶的人身上学会为人处事。一个人呆在屋子里是很可怕的,牛角钻来钻去就出不来了。所以无论如何,要走出去,走到人群中去!

跑题跑得太远了:) 总之R说,若SBS打电话来调查,一定会将我大大称赞一番。呵呵!

好像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等待结果吧。反正都已经是走投无路了,不可能还会再比现在更差了。我意思是,成功自然是最好;但若不成功,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既然一无所有,也就不怕输了。

但每次面试完的心情都是很好的,我总是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会成功——虽然每次都失败,呵呵!向好的方面想吧,昨晚师妹说她的公司缺人,我已经发了简历过去了,应该会有一次面试的机会;另外,下周二还有一次面试,是悉尼女子中学。这段时间,总在马不停蹄地向前奔,机会——就在前头向我招手……
当幸福来敲门——我是后来才看到这部电影的,你也看了吗?这是由真实的自传改编的电影。男主角靠推销骨密度扫描仪为生,然而总入不敷出。为了钱,家庭矛盾不断,妻子离开了他,年幼的孩子和他相依为命。

经过努力和坚持,他得到了来之不易的证券公司的实习机会。然而六个月的实习没有薪酬,这时候,正穷困潦倒的他,还必须考虑孩子的生计,应该如何选择?他一度想放弃,但经过痛苦的挣扎,他还是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

6个月的实习,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为公司增加客户。既然已经决定,便没有退路。他努力工作的同时,不得不为了生活和儿子想尽一切办法:卖骨密度扫描仪、争取救济住房、卖血……那天深夜,极度疲倦的他带着孩子回家的时候,发现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房东扔了出来。无家可归的他和孩子,最后不得不在地铁的洗手间里度过了一夜。抱着孩子,他泪流满面!但在这前途渺茫的日子里,他一直坚持……

努力终究获得回报,他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和业绩完成了6个月的实习。当他听到终于被录取时,是怎样的欢欣、怎样的激动!

是呀,这天,当我也终于收到SBS的录取通知时,你能想像得到我当时的心情吗?天是那么的阔,那么的蓝!在这异国他乡跌跌撞撞地走了近8个月,经历了多少无助和彷徨,终于走出了一片小小的天地!想起以前早上5点起床、晚上12归家的日子,想起当所有朋友都找到工作时自己无助的心情,想起超市打工所受的屈辱……如今这一切都值得了,我庆幸自己从来没有放弃,我骄傲自己终于在人生旅途上,走出了另一扇门!

澳洲生存手记 之二十三 新的挑战 1

怀着愉快、激动和不安的心情,我开始了新的生活。

原以为两周的实习,已将公司大部分运作都搞清楚了,其实不然。真正工作,才知道压力和劳动强度有多大!1千多人的公司,居然只有4个helpdesk!而且同时上班的仅有2-3人。电话一个接一个,还没有处理完这个问题,第二个求助电话又打来了;才接完第二个电话,又发现语音信箱已有人留言。有那么一段时间,一听到电话铃声,便神经过敏!公司很大,部门也多,单单Radio就有60多个语种。总之,我除了维修电脑外,主要时间在问路和找人。

此外,SBS使用的是Novell+Windows,又有很多专业的电台软件,一时半刻,很难上手。实习时做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工作,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跟着泰国女人M。现在真正开始工作,便是要一个人处理所有问题了,即使不懂,也得硬着头皮上。不懂的问题太多,我只能忙里偷闲地查看技术文档,又换着不同的同事问,才慢慢地将所有东西联系在一起,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其实最难适应的,还是语言!刚开始时,电话基本听不懂,根本搞不清楚人家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问多了,人家还有意见。我的办法是,记下姓名、部门和分机号,去到现场一看,也就明白了。但问题又来了,澳洲人的口音还不是普通的怪,他们spell后,我记下的名字总是不对。例如,e我写成了a,h也记成了a,n写作m,p写成了b,等等。后来又发现一个问题,重名的人实在太多!例如叫做David的,就有十来个,还有叫做什么Christine、Janet、Jone、Sarah、Jenny等,也大有人在。我好不容易找到相关部门一问,人家说:你找那个David? 又一次某人打电话来,我问她How to spell your name? 她说这么常见的名字你也不懂?啪的一声便挂了电话!唉,英语,你让人何其尴尬!

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英语居然也不是公司最差的,哈哈!因为Radio那些七七八八的语言的部门中,还有比我还糟糕的。于是小小地自我陶醉了一下:D
原以为英语的听说能力是最重要的,后来才发现读写能力也很重要。

client除了打电话外,还会发邮件来求助,重要的通知也都通过邮件传达。有时真的不知道到底是自己的英语水平差,还是别人的表达有问题,反正来来回回地看,再加上字典的屏幕指词,就是不明白到底在说什么!尤其是经理D的邮件,仿佛完全不顾语法,一大堆词语杂糅在一句话里,真是越看越晕!

我们的所有工作,都要记录在一个叫做Helpmaster的软件里。首先要找到user的用户名,选择相关的问题类型,再将具体问题写下。解决后,写下解决方法,close这个job。若解决不了,可re-assign给level 2的helpdesk。这样,到底平时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所有人都一目了然。这个软件让我很烦恼,经常找不到用户名,也要花好长时间也能将一个job写清楚。有时事情实在太多,看着open的job有十几二十个,就是完成不了,真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澳洲女孩K,比我早工作一个星期,但她没有在SBS实习过,所以严格来说,比我迟还来一个星期。然而她很快就进入状态了。只一个星期,便和Aussie同事也混得滚瓜烂熟了。只见她唧唧呱呱地在电话里和user交流,又噼里啪啦地将一个个job记下。并且根本不用问,就知道如何拼写user的名字。相比之下,不禁自惭形秽:(

只好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加油加油!只是过渡状态而已,很快便会适应的,很快就会上手的!

澳洲生存手记 之二十五 相逢一笑

工作第二天,便毅然决定将woolworth的工作辞了。打电话给上海老女人L,找几次才找着。电话里,她听说我要辞工,很开心的样子——想必也嫌我给她带来太多麻烦了,撵也撵不走,现在终于可以甩掉我这个大麻烦了。辞职手续很简单,写封辞职信交去即可。我上网搜了搜辞职信的范例,简单地写辞职时间和缘由,并致谢。

这天晚上下班后,便向Kings Cross赶去。又走在熟悉的路上,只是心情完全不同。不过从第一天踏进woolworth的时候,我就清楚的知道,我很快便会离开这里。而这天终于到来了!

同事们仍然在柜台前忙碌着,客人还是那么多,排着长长的队。转了一圈,找到了当时为我介绍这份工作的杨大哥。向他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工作,一声珍重后,从此走向不同的未来。

上海老女人正在整理杂志,头发剪短了,目光仍然冷漠。我向她笑笑,说我留在了实习单位,所以过来辞职。她一边继续忙碌,一边笑肉不笑地说:那很好呀,可以做回专业工作了。忽地想起半个月前,我向她请假时,她也在整理杂志,也是如此的表情。

其实我不恨她,倒是很同情她。在国内是大学物理老师的她,来到澳洲,却不得不屈服于命运,在超市打工一打就是十几年。虽说是manager,但做的工作和普通收银无两样。她不但对他人苛刻,对自己好像也很苛刻。这样的性格,也就注定了她终将战战兢兢、辛辛苦苦、愁眉苦脸地生活。

我是应该感谢她的,是她让我有了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让我不至于穷困潦倒,让我不至于走投无路。她的苛刻,也让我更加看清自己,并加快前进的脚步。

所以,我很真诚地对她道谢,谢谢她给与我这份工作,谢谢她一直一来的照顾。我对她友好地一笑,无论她对我的看法如何,我也感谢她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当然,从此也许不再相逢。

走过收银台,向忙碌的同事打了声招呼,我终于告别了这段超市打工的日子!然而我将永远不会忘怀,因为这段日子给我留下太多的记忆,教会了我坚忍,奋发和自嘲,使我能够更加豁达而自信地面对生活。
留在SBS后,除了我欢喜不已之外,我的Tutor U也很为我自傲。据说我是为数不多的能实习后留下的学生,所以作为SMMP(Skilled Migrant mentoring program)的赞助者,Department of Education希望能将我的事例作为一个"good news" story来激励其他Skilled migrant 以及 承办SMMP的college。

我当然欣然同意了,于是这一天,我终于见到了我的良师益友U。便如见到一个心交已久但从未见过面的好友,紧紧握着她的手,我是如此紧张和激动!

她,40岁左右,微胖,很慈祥,很友善,给人一种可以依赖的感觉。我并不曾猜想过她的模样,但她的气质和魅力,一如她在email和电话里所留给我的印象。当时只恨自己那蹩脚的英语无法表达出对她的感激之情,要是能说中文该多好呀!

她为我拍了一张相片,用来作为"good news" story的插图。所以,若你在sydney community college的宣传册里看到一张中国女孩的相片,那多半就是我啦,只是真人比相片要漂亮,呵呵!

最后,送她送到公司门口,眼看才见面就要分离,也不知以后能否有机会再见,不禁百感交集。我问:Can I hold you?  紧紧地拥抱后,我目送她的背影远去……

澳洲生存手记 之二十七 On air

因为工作已经接触了太多英语了,回家后就有强烈的抵抗心情,只愿听中文歌、看中文书了。所以电视我很少看,电台也基本不听。同事问我,前天SBS播了某某电影,你看了吗?有时又说,刚才你帮忙修电脑的那个谁谁,就是新闻播音员。我说不好意思呀,我很少看电视。人家大跌眼镜,说你居然在电台工作,不看电视?我很郁闷,以前我在国内,也很少看电视呀!更何况这里的电视节目真的不好看,也没有几个台。难道这里人人都看电视的么?大家都看电视吗?都听电台吗?

但有一天,我居然被邀请去参加 Croatian 电台的直播节目,这是我收到的email:

I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our Croatian Youth Forum on multicultural Christmas, tomorrow Tuesday Dec. 23 from 21.00-22.00.

As Xmas is a national holiday in Australia, how do members of communities other than of hristian/catholic origin perceive, and spend that day?

All the talking will be done in the common language, English. It would be great to hear how is Christmas celebrated in China so I sincerely hope you can join us.

不是吧?All in English,还是on air?我立刻紧张起来!我好像还是中国人的代言人呀,可不能乱说。但要怎么说才能囊括中国人的圣诞情节呀?负面的,如商业效应,好像又不能说。

于是我严阵以待,上网查了资料,又向姐姐和朋友讨教。得出以下结论:

1.农历新年才是最大的节日,圣诞不是公共假日,并不放假
2.国内的圣诞要比澳洲热闹多了,所有商场开门促销。装饰圣诞树,戴圣诞帽,开通宵,异常热闹。
3.年轻人晚上出去玩,吃圣诞大餐,通宵地SHOPPING和唱卡拉OK

当晚,参加直播的,一共有4个嘉宾,3个主持(都是兼职的学生),1个主播(SBS的职员),还有一个应该是提供技术支持的。主播和技术支持在另一个房间,和我们之间有一块大玻璃相隔。

我们都戴上耳机,然后对着一个大话筒,每人讲了一句话,测试了一下设备。我又兴奋又紧张,直播开始了

感觉很奇妙,耳边听到的和平时听收音机的感觉没有两样,只是这次自己也参与其中。只听见主播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大通,介绍了一下这次节目的内容。接着3个主持人聊了一阵,然后就轮流问嘉宾问题。

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太紧张了。原来问的问题很简单,主要问的是我自己打算如何过圣诞节,而不是问宏观的整个中国的情况。而且由于时间有限,每人也就说那么几句话而已。其中还有听众打电话和发短信来互动。后来还播放了我下载的Jingle bell的中文版——铃儿响叮当,大家都很惊讶也很喜欢。

一个钟头的直播很快就结束了,我从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能参加这样的节目,既开心又自豪,呵呵!后来我copy了那天节目的录音,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勇气打开来听听,怕被自己恐怖的英语吓倒,哈哈!
日子一天一天过,工作开始得心应手。 终于将每个部门的名称都搞清楚了,记住了不少古怪的、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字,还在不同的部门中交了几个好朋友:)

还记得以前打电话求职的时候,总是要先将准备要讲的一切写下,然后才敢拨号码。不曾想过,原来自己也有一天,拿起电话的时候,可以这么自然和随意,连腹稿也无需打了。

于是每天开心地起床,愉快地去上班,风风火火地工作,然后很有成就感地归家。

回家后写写博客,读读小说,看看电影。周末就找一切借口出去玩:圣诞、新年、国庆、春节、元宵、自己的生日、朋友的生日……只记得圣诞party参加了若干,新年聚餐参加了若干,生日也庆祝了若干,连烟花都看了三次——新年、国庆(春节)和中国新年花车巡游。总之,日子过得好不逍遥。

辛苦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彻底放松下来,随着自己的喜好而生活。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无忧也无虑。只是在放纵自己的同时,又常常会想起从前灯下苦读的自己,会怀疑:到底——是否这样的生活,便是我一直所追求的?

居然写了这么多,呵呵!在写每篇文章的时候,都很辛苦地回忆,力求回到当日的心情,总算比较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年来的生活。

想当年自己未曾登陆澳洲前,也不断地找寻前辈们的文章,甚至打印出来慢慢研究。呵呵!正是这些文章,让我对澳洲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不至于来悉尼后不知所措。

总之,生活还在继续,大家一同努力!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