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外国姓氏的异与同

外国姓氏的异与同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1-02

  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姓氏,多元化是其最基本特征。但就姓氏的来源看,世界各国的情况大同小异,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期的人类由于血缘关系的不同而自然形成一个个部落,各个部落为了相互区别而用不同的标志表示自己,这种标志无疑就是姓氏的雏形。所以我国早期的几个姓氏,如姬、姜、姚、姒等,在写法上都从女旁,说明它们是原始社会母权制时代的产物。而在欧洲,早期的姓氏都与古罗马的父系氏族社会有关。在历史的发展中,姓氏的来源进一步扩大,家族的代号、祖先的名字、自己的职业、居住的地点、特别的事件、奇异的物品等等都曾被用来作为姓氏。到今天,仍有国家不使用姓氏,譬如缅甸。
  
  不同地区的亚洲人姓氏各有不同
  
  1、东亚各国在历史上都受过我国的影响,因此在姓氏上也大多类似我国。当然,各国也有自己的特点。如在日本,早期的人只有名没有姓,后来到明治维新时期政府规定每个人必须有姓。由于日本人选取姓氏的随意性强,所以目前日本的姓氏有10万多个,几乎是世界各国姓氏的总和,其来源80%以上出于地名,当然也有如牛养、陶器所、道具屋等姓源于职业,牛尾、猪、鸭等姓源于动物家禽,田中、龟井、松下、渡边等姓源于居室附近的自然现象,鬼熊、鬼生等姓源于宗教信仰。

  与日本人不同,韩国和朝鲜人的姓氏带有受我国影响的明显印记。在公元10世纪以前,居住在今朝鲜半岛上的居民除极少数贵族使用姓氏外,其他人都没有姓。后来,在高丽统一朝鲜半岛后,开始模仿我国唐朝的姓氏,在全国推广汉姓。直到今天,韩国与朝鲜姓氏中的绝大多数仍都与我国姓氏相同。据统计,两国历史上常用的姓氏约有500个,后来由于大姓的人口越来越集中,一些人口较少的姓氏被废弃不用。如今,常用的姓氏仅剩下100多个。在这些姓氏中,又以朴、李、金、郑、崔等姓的人口最多。

  蒙古人的姓氏与我国蒙古族基本一致,大多不使用姓氏,必须使用时也多与父名连在一起。因此有学者认为,蒙古人的父名具有姓氏的功能。

  2、东南亚各国由于在地理上与东亚接壤,其姓氏也有与东亚近似的特点。如邻近我国广西、云南二省区的越南人,姓氏在公元前后出现,如今保留下来的约有200多个,其中以阮、黎、陈、范、武、吴、裴、黄、潘、邓、杜等姓的人口最多。

  3、南亚各国受印度影响较深,姓氏常有印度的印迹。印度早期并没有姓,或者不习惯使用姓氏。后来尽管种姓制度流行,印度人所使用的姓氏也极有限,可考的仅有婆罗门阶层所用的夏尔马、刹帝利所用的沃尔马、吠舍所用的古布塔等。直到18世纪末,印度才在阿拉伯人和欧洲人的影响下普遍使用姓氏。当地常见的姓氏主要有乔汉、尼赫鲁、马突尔、罗义、阿贾尔耶、辛格尔等。

  斯里兰卡人的姓氏受过印度很深的影响。当地的主要居民僧伽罗人约在公元前后开始使用姓氏。最早的姓氏多是父亲的名字,后来又加上地名、官职、种姓等成为复姓,因此当地人的名字大多很长。如一位官宦人家的后代,姓名全称是帝伐那伐特达·兰卡·阿帝卡利·古塔,意思是说他名叫古塔,先祖住在帝伐那伐特达庄园,姓帝伐那伐特达,曾被国王赐与兰卡·阿帝卡利官职。后来,自印度传入的种姓制度在斯里兰卡流行,人们的姓氏又受此影响,变得等级森严和高下有别。不过,其姓名冗长的特点仍被保留下来,最多时甚至超过10段、近100字。为了减少不便,特别是西方殖民者在近代入侵斯里兰卡以后,受欧洲人的影响,不少姓名得到了简化。

  4、西亚主要分布着一些阿拉伯国家,另外还有一个属于犹太民族的以色列国。阿拉伯人的姓氏多来自祖父名,通常与名字一起组成“本人名+父名+祖父名”的形式,在称呼有社会地位的人时使用,对普通人则只称名。如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这一名字,穆罕默德是他本人名,安瓦尔是他的父名,萨达特是他祖父名,称呼他时要称萨达特,相当于他的姓。当然,以上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有些国家的情况也略有差别。如在伊朗,虽同样属于阿拉伯国家,但由于其在阿拉伯文化传入前本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甚至还受过突厥、蒙古等外来民族的入侵,姓氏的构成便复杂许多。

  犹太人的姓氏出现时间比名字晚得多,早期的犹太人只有名,没有姓。在公元1世纪遭受罗马入侵以后,许多犹太人迁到西班牙、葡萄牙、北非及中东阿拉伯国家,受其影响,逐渐形成了在自己名字上加入父名的习惯,这些父名后来也就成了姓氏。但直到18世纪末以后的欧洲各国强迫犹太人使用固定姓氏以前,姓氏的使用并不普遍。当时各国的犹太人迫于压力,不得不为自己选择一个姓氏,或者由政府强行加给一个姓氏。由于有这种背景,当时出现的犹太姓氏几乎五花八门,其中既有被迫采用的姓氏如阿凡克斯劳特(意为瘦皮猴)、伊塞尔科夫(意为蠢驴脑袋)等,也有从犹太教或希伯莱文中翻译来的姓氏,以及从原来的名字中直接演变而来的姓氏,或者用官职、头衔、职业、出生地、居住地、生理特征甚至器具、花鸟、房屋徽记等作为姓氏。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德国又强迫那些使用非犹太姓氏的犹太人改用犹太姓氏,其他各国也竞相效尤。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战结束以后,即犹太人所建立的国家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建国才结束,其姓氏也得以恢复并最终固定下来。
  
  欧洲姓氏起源较晚但影响遍世界
  
  欧洲是一个国家林立、民族众多的地区,姓氏也各具特色,但大抵采用“名字+父名+姓”的形式,姓氏被放在名字的最后。各国妇女多在婚前使用父姓,结婚后则用夫姓。其中意大利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但普遍被使用的时间较晚。后来由于基督教的传播和日耳曼人的入侵,意大利人采用了名前姓后的使用形式,进而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法国人的姓氏在译成中文时多用小圆点与名字隔开,如现任总统雅克·希拉克的名字便是如此。德国人的姓氏一般在尊称成年人时使用。

  欧洲各国的姓氏尽管各具特色,但就其影响论,只有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姓氏最具代表性。早期的英国人有名无姓,约在11世纪时才有贵族用自己住宅的名称来称呼一家之长,后来把它传给子孙,从而才有了最早的一些姓氏。14世纪时,姓氏又在一般百姓中流行开来,其来源也变得复杂起来。其中有的以父亲或更早祖先的名字为姓,或以职业、身份、山水名称、动植物名等为姓,常见的有史密斯、琼斯、约翰逊、威廉斯、卡尔逊等。“史密斯”原意为铁匠,是一个由职业而来的姓氏,其来源与“泰勒”(意即裁缝)相近。但有些姓氏的来源十分古怪,如“布尔”意为公牛,“卡菲因”意为棺材,“斯考得日尔”意为恶棍,在我们看来都显得过于特别。在使用时,姓氏通常被放在名字后,称呼时称姓不称名。如威廉·莎士比亚、乔治·华盛顿等人名中,威廉、乔治都是名,但称呼时只称莎士比亚或华盛顿。有时为了称呼或书写方便,较长的姓氏还被缩短或简写。上述这些特点,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还影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其中主要有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的南非等国。

  西班牙人的姓氏出现较晚,通常与名字一起组成“本名+父姓+母姓”的排列顺序,如《唐吉诃德》作者的全名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便是如此。不过,这种全名一般只用于正式场合或公文字据中。

  一般说来,非洲、美洲和澳洲大陆的人民本来也有自己的姓氏习惯,但由于在公元7世纪以后相继被阿拉伯人或欧洲殖民者所征服,其原有的姓氏受到很大冲击,甚至被征服者的姓氏所取代,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外来痕迹。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无论是我国还是外国,传统姓氏都在发生变化,上述特征也在逐渐弱化。比如,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视姓氏的血缘意义,而只把它当作人际间彼此区别的符号。于是,有人随意制造出了新的姓氏,也有人把外国的姓氏当作自己的姓氏。凡此种种,尽管在短期内不会对姓氏的本质产生根本影响,但长此以往,由量变引起质变也不言而喻。毕竟,世界慢慢变成了地球村,姓氏也没有理由置身其外。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