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一门艺术很平常
“未开发的岛”儿童创造中心是莫斯科的一所儿童补充教育机构。三年级学生柳芭是这个中心的优秀学员,每天放学后都来这里学习艺术体操和智力游戏课程。经过两年的培训,柳芭在地区艺术体操竞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更激发了她的学习兴趣。在放假时,柳芭还多次参加由中心举办的主题参观、旅游和野外探险等活动。
事实上,柳芭不是因为家庭条件优越或拥有特殊才能才去参加这些活动,她只不过是众多享受补充教育的普通小学生中的一员。在俄罗斯的学校里,每天下午放学后学生往往不着急回家,而是立即分散到各个教室或到校外机构,有的学唱歌,有的学芭蕾舞,有的学画画,有的排练戏剧。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接受补充教育并不是为了成为专业人才,而是一种近乎自然的课外生活方式。在俄罗斯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补充教育机构,丰富着儿童的课余生活。
补充教育在俄罗斯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教育领域,而是俄罗斯教育体系的优良传统。俄罗斯的现代儿童补充教育体系始于苏联时期。十月革命后,苏联已经形成了包括少年宫在内的完整的补充教育网络,当时称作“校外工作”和“校外教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补充教育体系一度被弱化甚至摧毁。近年来,俄罗斯社会各界在反思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并体验到补充教育体系,特别是德育体系、校外工作和青少年休闲组织等被破坏的消极后果。因此,重构补充教育体系成为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去年年底出台的《教育与创新经济的发展:2009-2012年推广现代教育模式》方案提出,要扩大补充教育的规模。在2012年之前,每个学生将得到每周2小时时间,来进行课堂外的大纲要求的活动,到2020年要保证每周不少于6小时。俄罗斯设定的补充教育发展目标是,将5岁至18岁学生可以获得免费补充教育的比例由原来的27%提高到40%;将14岁至25岁接受“为天才儿童和青年提供的补充教育服务”的人数比例由原来的12%提高到22%。俄罗斯已将补充教育上升到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
收费低廉门槛不高
苏联时期,校外和课外教育是全部免费的,现在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学费。即便是以高消费著称的莫斯科,儿童音乐学校一般每月收费也仅在120卢布左右,约合人民币30多元。随着市场化改革出现的私立音乐教育机构,如音乐俱乐部、音乐小组等,收费基本与国立的儿童音乐学校持平,而且学生来去自由,几乎不设门槛。
在俄罗斯,补充教育被视为儿童个性化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学生一般利用课后的业余时间或假期学习。俄罗斯的补充教育机构多种多样,有青少年宫、儿童创造中心、青年技术站、俱乐部、科学协会及休闲康复基地等。目前,俄罗斯的补充教育机构已达到18000个,其中教育系统内有8900个,其余分布在文化领域、体育运动领域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中。这些机构有的与学校合作,使用学校的教室和设备组织学生活动,有些则拥有自己的场地和设施。
俄罗斯教育科学部有专门的补充教育管理机构,与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活动资金、物质基础和人员上都给予支持。补充教育有正规的师资,大多来源于师范大学的相关专业。补充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教育活动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包括艺术、技术、体育、环保等各个方面。俄罗斯还为儿童补充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支持,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优惠,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
近年来,俄罗斯在改革补充教育管理体制的过程中,积极发展区域儿童补充教育体系,实行跨部门管理策略。跨部门管理机制形成了地方、区域和联邦的儿童补充教育机构互动网络,成立各级教育方法指导中心,为贯彻补充教育发展纲要、师资培训及实验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挖掘和培养天才儿童、预防青少年犯罪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农村城市均可享受
在俄罗斯,补充教育也是要写入教育大纲的,因此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学生都有权享受。据了解,近年来俄罗斯出现了很多包括学校和校外机构在内的社会文化综合体,为当地居民和学生提供社会文化服务,常年为农村学生开展保护自然环境、种植经济作物及养殖等科普活动。为了使农村学生真切感受到世界艺术的宝贵价值,他们还组织学生到大城市参观博物馆、观赏名剧,以汲取文化养分,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在暑假期间,城市的学校则组织劳动夏令营,参加农村的收获劳动。
俄罗斯人认为,补充教育是发展儿童个性倾向性、能力和兴趣,明确社会和职业自我定位的决定因素之一。在创新经济背景下,俄罗斯更将补充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与普通教育相提并论。为满足社会对补充教育的广泛需求,俄罗斯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继承民族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补充教育政策,包括《2010年前儿童补充教育现代化构想》、《2002-2005年儿童补充教育体系发展的跨部门联合纲要》及《2010年前儿童补充教育体系发展的跨部门联合纲要》等。
俄罗斯描绘的现代化补充教育蓝图包括:国家保障补充教育的平等普及;提高补充教育的质量;提高补充教育师资的职业素质;加强对补充教育体系的管理;为每个儿童自由选择教育方向、活动形式、教育计划和时间,甚至是教师创造条件;满足儿童的各种兴趣、个性倾向和发展需要;激发个体认知和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肯定的动机;能够让儿童看到自身的发展水平,保护儿童的自尊心,采用个体本位策略,为每个儿童创造“成功的情境”。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俄罗斯教育研究中心)
走进古老的大学校园,坐在神圣的知识殿堂,与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教授一起探讨天文、地理、哲学,许多德国儿童这样度过课外时光。
德国孩子爱上“儿童大学”
课堂还是那个课堂,教授还是那位教授,可是下面的听众变了……
讲台下扬起的是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分外明亮,他们就是德国“儿童大学”的“小大学生”。
创办儿童大学
目前,德国有120所儿童大学,在儿童大学注册的小学生达到百万以上,到大学听讲座,和知名学者讨论科学问题,在儿童当中颇为流行。2002年,世界上第一所儿童大学在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图宾根大学成立。其发起者是当地《斯瓦本日报》的两名编辑以及图宾根大学的新闻发言人。他们回忆最初的动机时说,孩子经常会出其不意地向家长提出许多艰深难答的问题,而满腹经纶的大学教授往往是解答这些问题的权威人士。他们最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大学教授和孩子拉到一起,给无穷无尽的问题找寻一个解答者。
儿童大学面向8岁到12岁的儿童,授课教师都是图宾根大学各系的知名教授,从开学之日起,每周上一次课。教授用浅显的语言向“小大学生”讲解天文、地理、哲学等各科知识。这些孩子甚至拥有一张正儿八经的图宾根大学学生证,凭此证“小大学生”可以去大学食堂就餐。听完所有讲座,他们还会获得一份盖有图宾根大学印章的结业证书。
不一样的授课方式
儿童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疑问,虽然他们的问题对大学教授来讲不是难题,可是要解答得清楚明白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很多为儿童大学作过讲座的教授都反映,为孩子备课花费的时间比为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备课的时间都要长,因为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还要准备应付他们提出的各种疑问,比如,“为什么人类不应该克隆人”、“我们为什么会做梦”、“星星为什么掉不下来”。图宾根大学的欧安德教授表示:“当你熟悉儿童心理后就会发现,给孩子上课和给真正的大学生上课如此不同,和大学生比起来,这些孩子的回答更自然、更有趣。”
如果授课的过程平凡而枯燥,大学教授也会被这些“小大学生”批评。图宾根大学的格哈德教授曾准备了一场题为“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获取知识”的讲座,讲座海报一贴出来,就吸引了许多孩子报名。上课时,没有座位的孩子干脆坐在台阶上。刚开始的几分钟,大厅里鸦雀无声。但是,随着他平静的讲述和深奥的推理,孩子们先是窃窃私语,而后整个学术报告厅嗡嗡作响,最后简直是人声鼎沸。有个孩子甚至大声嚷道:“这人真没劲!”教授恐怕还是第一次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直接的尖锐批评。
一样的大学课堂
虽然给孩子讲课的方式与给大学生授课不一样,但是课堂的规矩却不能变。图宾根大学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对大学的亲近感,有意让他们了解大学里的一些特定文化。比如,所有的课程都和正常大学一样从正点过后的15分开始。在开学的第一天,孩子们要学会德国大学的古老传统,上课结束后不是向教授鼓掌致谢,而是用手敲击桌子的方式来表示感谢。另外,儿童大学的组织者还很注重“小大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意见,在整个学期结束后,孩子们集体投票,评选出本学期的最佳教授,就如同大学生每学期要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一样。
在儿童大学的课堂上,听讲者不再是正襟危坐只知道背着手听讲的小学生,也不再是只知道玩耍嬉闹的孩童,他们变得更活泼、更主动、更积极、更具有自主意识,不但会积极回答问题,还会积极发问。每当这时,他们表情认真、态度严肃,俨然已经被科学的美丽所吸引。
选课听课全凭自愿
图宾根大学创办首所儿童大学时,前来登记注册听课的儿童就有400多名。现在,在图宾根、柏林和卡尔斯鲁厄,每堂课都有多达1000名的孩子参加。当大学教授迎来一批批欢蹦乱跳的孩子时,他们经常欣喜而风趣地说:“小熊普普们来上大学了!”普普是德国儿童最喜爱的玩具熊。
儿童大学也有校规,第一条就是孩子在儿童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要听的讲座,家长不能干涉。儿童大学还明确表示,不允许家长强迫孩子参加儿童大学,学习应该完全凭孩子自愿。甚至有的儿童大学还规定,每次讲座结束后,家长不能就上课内容向孩子提问,更严禁给孩子出题考试。
儿童大学所授的课程都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上找到,孩子可以自由选择不同领域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课时间通常安排在周末或周五下午正规小学放学之后。虽然各大学内的儿童大学授课时间不同,对学生的要求略有差异,但办学宗旨和理念是相同的,就是提高孩子学习知识的兴趣。
儿童大学风靡欧洲
调查显示,84%的家长认为儿童大学对孩子有帮助,67%的家长反映孩子在课程结束后对在儿童大学接触过的题目依然感兴趣,44%的家长认为孩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14%家长表示看到了孩子成绩的提高,而且孩子也有相同的看法。
现在,每周一次步入神圣的大学殿堂,去听大学教授举办的学术讲座,在德国学生和家长中已经形成了一股热潮,并且开始传到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欧洲的绝大部分高等学府虽然早已打破藩篱,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但长期以来,著名的高等学府和重点实验室还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更没有直接了解高等教育的机会。2008年5月,德国、瑞士、奥地利等5个欧洲国家聚集在儿童大学的旗帜下,倡议把这种模式在欧洲乃至世界推广开来。现在,越来越多的欧洲大学开办免费的儿童大学,这种做法打破了大学的神秘门槛,让孩子从小就熟悉高等教育并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目前,通过德国与中国政府共同举办的为期3年的“德中同行”友好合作活动,儿童大学已经登陆中国,在中山大学和沈阳大学开课。
美国初中学生在校内的时间仅占20%,在校外的时间却多达80%。长时间的教育空白为青少年犯罪和社区治安埋下隐患。许多非营利课外活动机构应运而生,“公民学校”便是其中之一。
美国学生“公民学校”学技能
长大以后想当记者、网络工程师、厨师、汽车维修技师?或者还没有决定?现在,美国7个州的44所公立初中与“公民学校”合作,让学生在课后体验不同职业领域的技能和要求。
“公民学校”(Citizen Schools)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一个有着20余年历史的学生课外活动机构,主要为六、七、八年级的学生提供课外学习机会,在秋季和春季学期办学。它自成立之日起始终以“培养孩子、巩固社区”为自己的使命,在解决社区需要的同时,通过亲身实践的经验学习活动培养孩子的职业技能。同时,公民学校还注重学生学习技能的发展,尤其是在写作、数据分析和口语交际等领域,并将这些技能与学校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标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回忆办学历程,创办人埃里克·施瓦茨和奈德·瑞姆说,当时波士顿正在寻求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社区生活景象日渐衰落和公立学校发展困难等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身为企业家的埃里克和奈德观察发现,大多数初中生在下午1点半就放学了。学生在校内的时间仅占20%,在校外的时间却多达80%。学生在这段较长的课外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有意义的活动,也不接受任何教育和管束,长时间的教育空白为青少年的犯罪和社区的不稳定埋下了隐患。如果对课外时间好好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青少年犯罪,教育和激励青少年成为积极进取的有用之人。于是,他们决定在多彻斯特县的保罗小学开展实验,志愿教20名五年级的学生。曾经担任记者的埃里克教学生如何采写新闻;曾在读大学时组织急救小分队的奈德教学生如何进行急救。他们把自己称为公民教师,学生被称作学徒。1995年初,公民学校正式注册成为一个非营利组织,总部在波士顿。迄今为止,有3200名公民教师志愿参与其中。
公民学校与公立初中合作,利用学生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在校内实施课外教育计划,其核心是公民教师带徒授艺。公民教师大多是来自企业、社区和民间机构的志愿者,有律师、网页设计师、建筑师、厨师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不同的学校会安排不同领域的公民教师教授不同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学校。公民学校每周在每所伙伴学校安排4次活动,时间从下午3点到6点。每学期的期末,公民学校的各个伙伴学校要举办一次展览会,由学徒向公众展示他们学习的成果。它可能是一顿丰盛的美食,一次到当地儿童医院进行的木偶剧演出,一次模拟的案件审判或一份自己编辑出版的报纸,也可能是为学校设计的网站,等等。学生的家庭成员、公民教师的朋友、社区领导者、学校教育工作者以及社区内的其他年轻人都被邀请前来参加展览会,庆祝学生取得的成功。
此外,该计划还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在公民学校的创办者看来,学生的学术成就并不取决于先天的能力,而是取决于后天的努力。因此,除了由公民教师向学生传授职业技能外,还要留出部分时间由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支持和辅导,以便巩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公民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发提高学习技能的课程。“学校导航”是为六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教给学生学习的技巧,帮助其提高成绩、改善在学校的表现。“成功路线”课程适用于七年级,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与人生目标的联系,鼓励学生克服逆境,处理好来自学习的和社会的压力,坚持完成学业。八年级是初中的最后一年,公民学校借用全国性的第八级学院课程,培养学生在现实世界生活的技能,为未来的教育和生活作好准备。
公民学校课外教育计划最大的特色就是创造性地从社区、企业和民间机构中招募志愿公民教师。这些人愿意成为公民教师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出于一种公民的责任感,有的是想与他人分享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有的是想与孩子有更多的接触和联系,但是他们潜在的动机是一致的,即希望对学生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教育发展轨迹产生持久而有效的影响。
公民学校视初中为学生的关键转型期,其开创的以公民教师带徒授艺为核心的课外教育计划不仅填补了学生的“教育空白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习惯,而且使他们对不同职业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的成功树立了目标。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美国的4-H教育
“4-H教育”是美国提高青少年素质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和实践。4-H分别代表“头、心、手、健康”(Head,Heart,Hand,Health)。如今,全美接受4-H教育的年轻人已达650万人。
4-H教育的誓言是:让我脑有更清晰的思路,让我心怀更大的忠诚,让我手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我身健康地生存——为了我的组织、我的社区、我的祖国和我的世界。
4-H教育最基本的实践模式是“做中学”,其教育项目主要集中在科技、健康、公民意识培养三个领域,包括1000多种活动。
4-H教育项目由联邦政府、赠地学院、中小学和4-H俱乐部共同实施,以专题活动、夏令营等形式举办。活动的推广和实施主要依靠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志愿者。 (高靓 辑)
“减负”拦路虎不是学习是功利
■高靓
盼望着、盼望着,暑假来了。家长摩拳擦掌,打算让孩子学会“十八般武艺”,任何一项素质都不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培训班更是“磨刀霍霍”,开始了培训市场的生源大战。学生说:“放假比上学还累。”
“减负”的本意是留出时间让学生全面发展,但是提高素质的各种课外活动怎么就变成了学生的新负担?难道没有负担的课余生活意味着孩子什么也不做?事实上,越是发达的国家,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程度和普及程度越高。接受专业的艺术熏陶、参加系统的体育训练、到大学听科学讲座、为社区老人服务或者尝试某种职业技能,孩子们也很忙,却忙得自得其乐。
好奇和求知乃儿童的天性,笔者以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本身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否则我们的个体和社会何谈发展。造成学生负担的根源是隐藏在提高素质名义下的功利心态。这种心态来自社会、来自家长,但是最终作用在孩子身上。
试想,如果德国家长先花高价购得一张奇货可居的讲座门票,再越俎代庖地给儿童选择一门高深的科学课程,把孩子强行推进大学校门,在讲座结束后来一次考试或竞赛当作日后升学的筹码,或者和大学签个择校协议,保证孩子日后进入这所大学,那么孩子还会对大学的神圣、科学的神奇充满向往吗?如果俄罗斯学生下午6点钟放学,带上足够写两三个小时的家庭作业,连周末和暑假也不能放松,他们还有什么精力去学乐器、学舞蹈、学唱歌?如果美国的学生无数次被人提醒“考大学最重要的是分数”,那么社区服务是不是也可能流于形式,甚至弄虚作假呢?
从国外的经验看,要想让课外活动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其一是要让学生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其二是要提供高质量的活动,其三是收费合理。德国低年级学生每天只上4小时课。英国统一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美国中小学没有统一的作息时间,但不少学校的放学时间是下午1点30分。视野所限,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国外没有收费高昂的贵族培训班,但是至少能看到的情况是,无论公立、私人非营利还是面向市场的课外活动机构,都有收费不高且质量不减的课外活动,有些还特别关注缺少机会的低收入家庭学生。
孩子们在校园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随着学校“减负”工作的落实,必然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在国外,课外生活早已被认为是提高未成年人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甚至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呢?
课外活动有助提高成绩
■胡乐乐
近日,英国独立学校委员会公布了一项令孩子们欢欣鼓舞的调研报告。报告称,参加课外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还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对508所私立学校进行调研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学校课外活动的多少与该校学生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中取得B等以上成绩的人数有着紧密的关联。报告指出,成绩高的学校其学生课外活动量比成绩低的学校高出50%。因此,研究认为课外活动是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因素。
以英国名校哈罗公学为例,该校板球队队员虽然在夏季学期抽出很多学习时间投入训练,但他们的成绩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该校校长巴尼比·列农说:“无论是体育锻炼、手工作业还是戏剧娱乐,课外活动都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来说,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其自信和对学习的热情,这对于学生改善学习成绩大有好处。不仅如此,课外活动还能培养孩子对音乐和艺术的兴趣,甚至帮他们找到一个自己受益终身的爱好。”
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发言人表示,英国政府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总共计划投入10亿英镑,帮助学校为学生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