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亲手打倒了汉语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30
我们的国歌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国歌产生的时代早已过去了,为什么歌词不改呢?因为要激励后人。我现在要说的是——汉语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此话怎讲?先抄录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大约1000年前的词,有怪异词语吗?没有!其中的每个汉字现在都还在使用。但是,不用说普通国人,就是当今那些研究中国文学的教授们,恐怕也不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
为什么不能?因为汉语的习惯用法已经根本改变了,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几千年了,中国人的情趣、信念、音乐、逻辑,就藏匿在汉字中。可是,恕我直言,汉字的精华,不是正在死去,就是已经死去。简单说,汉字正以超人的速度变成一种“外国文字”,好像是一门外语。
汉字中的阳春白雪肯定是没有了。20世纪前期的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最消极后果就是使汉字中的“阳春”渐逝,“白雪”融化。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把汉字比成典雅的贵夫人,而把西方拼音文字比成一个实用的女仆。
我们自己亲手打倒了汉字的优雅。掉下的头颅,是再不会活在身体上了。随着一个又一个“孤僻”汉字的死去,它的用法和含义也死了。更严重的是那汉字包含的微妙感情,也死掉了。现列举几种主要现象:
以套话或标语口号式的方式说话,这些话好像是可以不经过脑子思考的,随口就来,而且日益成为公共场合的流行语言。此其一。
根本就没有什么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界限,书面语就是口语。这是汉语最大的损失,几乎无法弥补。此其二。
以拼音文字或英语的方式说汉语,这现象大量流行于网络语言中。有点儿像“坐山雕”的“天王盖地虎”之类的话渐渐在社会中流行开来,其基本的构词规则,就是故意写错别字。比如这样一封短信:“王老实:你号。在你的王爷上读到了你的打坐,我很受气阀,以后请多执教。在建。”(注:短信应为“王老师:你好!在你的网页上读到了你的大作,我很受启发,以后请多指教。再见。)换句话说,也就是把每个汉字的发音,直接当成拼音字母使用。此其三。
还可以列举很多……
再说一遍:一种语言濒临死亡的标志,就是它的根断了,不是脑供血不足,而是根本就不供血。于是乎,今天的中国人,绝对不是古代的中国人,感情完全变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确还是一个崭新的民族!“崭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朝气,但还不成熟!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