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港就业还得拼实力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30
难以获得工作签证一直是内地生留港就业的最大拦路虎,取得雇主雇佣并获得工作签证是留港的唯一途径。不过,从5月19日起,内地毕业生可以无条件留港12个月找工作。特区政府此项新政明显降低了内地生在港求职的门槛。之前,内地毕业生只有三个月时间在香港找工作,一旦这期间工作签证批不下来就必须立即离港。另一方面,对香港雇主来说,等待申批的时间较长,手续也较繁琐,如必须提供公司上一年度的财务报表等。难怪香港的雇主对帮内地毕业生申请工作签证的积极性不高。
政策壁垒取消后,应如何提高内地学生在港就业的竞争力呢?
香港雇主最看重经验
“坦率地讲,内地生在港就业的形势仍然严峻。政策放宽后,香港雇主对内地毕业生的接受度就成了新的关注点。很可惜,目前来看,内地学生的优势尚未在香港的职场环境中得到体现。在大多数香港雇主眼里,刚毕业的内地学生缺乏有效的就业经验,可能对香港社会认知度不高,专业精神和态度都有待提升。”看得出来,耿春亚对政策松绑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耿春亚告诉记者,他有一个香港朋友,曾聘请了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硕士,试用期满后就不打算与这名内地生续约了,原因有4点:1.专业水平不高,写代码不规范;2.不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度,随意性大;3.对上级提出的修改意见配合度不够,自己做的东西别人改不得;4,独来独往,和同事缺乏交流沟通。耿春亚认为,以上4点多多少少是内地生易犯的毛病,今后一定要引以为戒。
那么,香港雇主眼里内地专才是什么样的?他们又青睐怎样的内地人才?由香港政策研究所和在港内地毕业生联合会共同发布的《2007—2008年在港内地专才雇主调查年报》(以下简称《雇主年报》)对香港四大行业(金融、贸易及物流、旅游、工商业支援及专业服务业)的10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有足够的工作或实习经验”被认为是最能给简历加分,“有出色的社会活动表现”、“出色的沟通能力或软技巧”、“能熟练运用英语”等也是雇主心目中判断优秀人才的重要指标;此外,香港雇主还特别看重“学校、专业和学历”,而对“学分成绩和奖学金情况”并不特别重视。可见,如果只是成绩优异,而专业和学历与行业需求不匹配,就业会面临不少困难。
目前在香港,金融、会计、公关、IT、高科技人才最为抢手,工程类人才也很紧俏,可是由于香港的产业结构及工程建筑行业起薪较低,工作环境又较艰苦,鲜有人才愿意投身其中。
港校就业指导多多益善
记者了解到,各所香港高校都设立了类似就业指导的机构,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援。但很多内地学生抱怨说,学校在推动学生就业上做得很不够。比如,按规定,就读期间学生要到校外实习,必须由学校开具“所读专业与实习岗位相关性”证明,不少内地生反映很难从学校获得这张证明。再如,“5月底就毕业了,毕业文凭要等到10月份毕业典礼时才能拿到。求职时被要求出具学历证明,向学校要这张证明的手续很麻烦。”从香港某高校毕业的小朱对此忿忿不平。
据报道,今年内地学生报读港校有所降温。耿春亚认为,除了港校学费不断升高、内地知名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与港校差距逐步缩小以外,另一个不容轻视的原因是,内地家长和学生对在香港毕业后找工作不易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要知道,特区政府引进内地人才的方法有很多种,高级人才多会聘请海外留学归来的内地人才,或是直接在国内招揽。”比如不少金融机构的高层由海归内地人才担任,而香港中华电力这样的工程类企业就专门从内地引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内地人才。
通常在一些初级职位或者招聘新毕业员工时,香港雇主会考虑在港就读的内地专才。记者根据有关数据做了个统计,至2007年3月,来港就读的内地学生总量超过1.5万名,只有1078名留港工作。
《雇主年报》对港校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对在校内地学生的针对性辅导,如举办香港社会认知讲座、开设广东话学习班等,尤其要从本科生扩展到研究生群体;根据内地生在校的不同阶段设立相关职业化课程,邀请有经验的专业机构和培训人士,尤其要多请已在港就业的内地生指导;为学生办理各种证明文件提供便利以及多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的变化等等。
内地生的优势和“软肋”
内地生总认为自身竞争力不及香港本地学生,《雇主年报》记录的香港雇主意见,很可能会令他们重拾信心。无论是否用过内地专才,雇主均表示最看好的是内地专才(有香港教育背景),近六成港资公司把他们作为第一意愿聘请对象;其次是本地人才(有香港教育背景),仅接受过内地教育的内地人才竞争力相对最弱。这表明,有香港教育背景的内地人才具有竞争优势,他们在内地受过比较系统的文字训练,文字功底好,写作能力强。而用过内地专才的雇主满意度高达八成,没有一家机构的雇主表示不满意。
同时,香港雇主也指出内地生普遍存在的几大“软肋”。一,思维模式较单一,应变能力相对薄弱,尤其是创意设计行业更倾向聘用香港本地专才;二,对本港的融入度不够;三,由于内地学生通常较有上进心,这也可能导致其急于求成,热衷晋升,踏实和循序渐进相对欠缺。
其实无论在内地,还是在香港,学生就业都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学生自身、政府相关政策、雇主以及大学是否推动培养。“中国的家长舍得花钱让孩子读书,却往往忽略对子女职业化意识的培养和锻炼。这方面,国外有些做法值得借鉴,如美国立法规定13岁青少年就开始打工,读中学就参与国际实习,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青少年的职业意识和能力提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