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要在中国读博士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28
当我告诉美国的同事我在复旦大学任教,他们会客气地笑着说:“我猜……那一定是在亚洲的某个地方吧”
不久前,CCTV做了一期有关非洲的专题节目,邀请了三名来中国留学的非洲学生做访谈。这三位学生并不是来学汉语的,而是来中国攻读医学学位的。看电视的时候,我很自然地联想起了我的国家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学术联系。为什么在上海生活已有两年,我却从来没有看到美国人被邀请到央视谈他们在中国攻读学位的经历呢?
“中美学术交流充分”是误导性的印象
中美之间联合办学的热潮给人带来误导性的印象,认为中美的学术交流已经非常充分。事实上,不论口头上是否承认,美国的教授和学生普遍认为中国的大学在学术声誉方面远远“低于”美国。
由于很少有美国人在中国亲身经历中国的教育,大部分美国人都是依赖媒体来了解中国的教育现状。而美国媒体呈现出的中国教育是一副混合且略带混乱的图景。
2006年11月4日,《亚洲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从钢铁工厂到文凭工厂》的文章,着重谈到了中国教育商业化的问题,特别是名牌大学和新建的二级学院之间的金钱关系。另一方面,《波士顿环球报》也刊登了一篇题为《西方教育热席卷中国》的文章,为了证明中国对西方学校的吸引力,文章特意举例说,哈佛大学曾派出一个特别小组去中国,调研该如何在中国增加自己的知名度。
但事实是,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是非常不“对等”的。2004年,清华大学仅仅录取了92名美国学生,占其外国留学生总数的7%。2006年11月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约有6.3万人,但在中国学习的美国学生只有6389人。差异之大,令人咋舌。
当我告诉美国的同事我在复旦大学任教,他们会客气地笑着说:“我猜……那一定是在亚洲的某个地方吧”。在美国,对中国的认识仍然局限于经济的话题和奥运会,学术方面的认识是滞后的,原因之一是美国仍然迟迟不愿在学术上与中国建立对等的联系。
我做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
目前,我在复旦大学教英语。我认为,也许复旦大学的学术声誉与水准与美国一流大学仍然有差距,但我也看到,他们正在努力提高自己。
因此,我做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在复旦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博士学位。当我跟美国的同事商议这个计划时,他们的反应非常复杂。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文凭在美国几乎没用。在听完了他们的建议之后,我更加认定,美国需要更多在中国追求学术生涯的先行者。
其实,我所选择的道路是许多中国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去美国留学,并且留在那里发展。现在,有许多美国教授会短期到中国来教一两个学期的课,我把他们称为“飞来飞去型”的教授。作为一名英文教师,我曾读到大量的文章说,这种类型的学术交流中存在很多的跨文化问题。中国与美国的教育制度和文化非常不一样,中国并不必一定要照抄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
中国的目标不应是迅速赶超西方著名学府
尽管中国的学术现状在美国仍然受到大量批评,但我相信中美的教育对比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生变化。中国教育部已经意识到,中国如果要在学术上与西方竞争,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与此同时,近来中国一特别是中国特大型城市一经济的超高速发展以及在美国的6.3万中国留学生都使美国教育界认识到,去中国发展,时不我待。
不过,中国大学在学术声誉和水准上与美国大学比肩的一天目前看来仍然路途遥远,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没有培养出色学者的能力,而是因为达到学术的繁荣与伟大通常需要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金钱是买不到声誉的。因此,中国不应把目标定位于迅速赶超西方著名学府,因为这不符合实际。
中国应该做的,是继续推进与西方大学的伙伴关系,继续把学生送出去深造让他们可以获得新鲜的视角。最重要的是,中国应当严肃思考哪些特质可以塑造出全球学术领袖,比如学术诚信、学术自由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然后在这些方面不懈努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英语系美籍教师,目前正在复旦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博士学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