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的四种形象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27
在2008年奥运会到来之前,“两会”报道成为中国政府放宽境外媒体在华采访后的第一场“新闻大战”。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130多家新闻机构的约600名境外记者参加了今年的“两会”采访,比去年增长了10%以上。
英国《金融时报》5月13日的文章认为,中国“站在大国的门槛上”。在2007年春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透过外国媒体的视角和笔端,可以折射出一个变化中的中国形象。
“中国机遇”主流化
美国《商业周刊》在评论中国经济时说,“中国工厂将拉低全球工业利润”,中国的发展必将影响西方工业的新格局。
在3月12日的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长薄熙来特别向世界“说明”了一直以来充满争议的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中国贸易实现顺差里面绝大多数是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绝大多数都是在华外资企业来做的,中国货物贸易中一般贸易顺差半数以上是由外资企业来实现的。
在分析3月初中国和全球股市的波动时,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专门违出了一个新词:“中美国”。他们说,在目前世界市场的影响力方面,可以把美国和中国看成一个国家,它占世界人口的1/4,占世界经济产值的1/3。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关系不一定是平衡的,而是共生的。”
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不久前也在渥太华发表演讲说,西方国家不必为中国(还有印度)的经济发展而担忧。他举例说,20年前日本的崛起并没有影响西方的利益。“发展的国家越多,各国受益就越大。”
近年来“中国机遇论”的出现及其影响力的扩展表明,一个更易为人接纳的“中国机遇”形象正在世界、包括西方主流社会形成。
中国政府“阳光化”
2005年5月2日,英国《经济学家》的封面是带了一个大口罩的毛泽东头像,外加大字号标题“SAES病毒:会成为中国的切尔诺贝利吗”。同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是五星红旗配上SAES患者的肺部阴影。
当时的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政府持有相当的怀疑。四年之中,经历了非典、禽流感等重大事件的中国政府变得更加富有亲和力。今年的“两会”,对媒体的开放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水平。据报道,在大会开始前,境内外记者只需通过网络报名就可以办理采访证件;开会期间,记者们只要登录大会新闻中心的网页,通过点击就可以看到各个代表团驻地的详细地址及电子地图。境外记者不仅可以看到英文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还可以自己直接与代表委员进行联络采访。在许多外国记者看来,今年“两会”更像是一个“国际性会议”。
外国媒体评论说,本届政府把重点放在了“民生问题”上。路透社在温家宝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的3月5日特别提到,“在讲话前后,温家宝总理对着全场深深鞠躬”。
“中国模式”流行化
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和现代化经验正成为世界的热门话题,由此,西方传统大国当然会发问:中国“会向别的国家输出发展模式”吗?中国“会本着自己的意愿重新塑造国际体系”吗?比如美国学者肯尼思·利伯索尔最近就认为,以中国发展模式为基础的“北京共识”正在威胁美国主导的“华盛顿共识”。
结论当然并非必然如此。“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与自己的特殊国情紧密相关的,中国的模式不见得适合别人。”比如,成立5年多的“上合组织”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是因为它在成员国中推行了单一化的模式;恰恰相反,这种成功是基于该组织各成员国坚定不移地奉行认可“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中国模式的“流行”意义,正在于对不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可借鉴性,而不是以中国式的单一化取代美国式或别的什么“式”的单一化。
“中国崛起”亲和化
“中国崛起会引发与西方的战争吗?”
德国《世界报》3月4日题为《关于中国将来的10个问题》的文章,如此提出了它的第一个问题。文章紧接着回答说:“不会。中国的崛起没有令这个世界变得更反复无常。尽管中国的安全政治政策缺乏透明度,但它宣称的和平发展是可信的。爆发大规模冲突对中国来说得不偿失。战争会吓跑投资者,使经济增长停止。中国需要稳定的环境。北京娴熟地运用外交手腕,不需武力就有效地实现了其外交政治利益。”
在今年的“两会”上,民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西方一些人对中国军费17.8%的增长却浮想联翩。即便如此,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仍于3月7日公开表示,他“并不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战略敌人”。路透社的报道称,“虽然盖茨也呼吁中国增加军费开支的透明度,……但看起来他与美国副总统切尼的调门大不相同”。同一天,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康·法伦上将也在国会表示,他对中国军费的增加“并不感到惊讶”。看来,那个“野心勃勃的中国”形象,就算在美国也难以成为主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