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留学到底值不值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27
编者按:今年7月初,数学大师丘成桐炮轰北京大学从海外引进的多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造假:并没有达到在国内工作9个月以上的要求,未尽到教学义务却领取“全职”高薪,实际上扮演着“假海归”的角色,一时间引发了空前的讨论。这场讨论除了把北大推上了风口浪尖,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海归”的重新认识。“海归”,也就是出国留学又回国来求职的一群人。前几年有个说法,叫做:“出国镀层金,回国拿高薪。”那时候“海归”是个新名词儿,一听说谁是出国留过学的,是海归,大家是既羡慕又佩服。可是最近两年,又出现了一个新词儿,叫“海待”,意思是从海外留学回来却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的人。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海归”已不再是精英了吗?这些“海待”又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市场报》记者通过调查,带我们走近新时期的“海归”一族。
留英硕士竞争村委会主任、海归女生成了殡仪馆整容师……翻看近两年的报纸,“海归”变“海待”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闻了,大多数人一直把原因归结为“海归”们对工作的挑剔。但事实上,越来越多“海待”的出现,凸显了“海归”竞争力下降的现实。据了解,这几年每年出国留学的人员都有十几万,出国越来越容易,有些人还是抱着“出国镀层金”的想法,选择去一些不是很有竞争力的国家或是二三流的学校,几年下来并没学到什么真东西,甚至有极个别人不惜造假,弄假洋文凭骗人。因此,洋文凭含金量的降低,让更多的雇主面对洋文凭时更加理性,近一段时间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把“海归”与“人才”拆分开来。
低龄留学,留出眼高手低
“海归“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但部分“海归”孩子的前途似乎并不像父母原先送他们出去时设计得那般美好。
“这出国留学是不是也跟黄花鱼似的论‘拨儿’?”刚刚从首都国际机场回来的石女士略带抱怨地告诉记者。由于8月中旬是国外很多学校开学的时间段,她因此在一周内到首都国际机场送行就多达5次,这些孩子的年纪一个比一个小,最大的不到22岁,最小的才16岁。
16岁的,是石女士的侄子,去年参加的中考。由于成绩实在不好,一方面父母担心他上普通高中会跟不上进度,一方面又不愿让孩子随便上个职高之类的技术学校。于是,他们咬了咬牙找了家中介把孩子送去了新西兰。“上完高中直接读本科、研究生,回来怎么也算是个高级人才。”石女士转诉了孩子父母的期望。
然而,这个美好的愿望在达成前要付出的代价并不低廉。到了新西兰,孩子先要过的是语言关,当地语言学校一周课时要2000元人民币左右。根据孩子的英语程度,这笔费用少说也要交半年,而高中学费在6万人民币左右一年;大学视专业不同而定,如果不学医学之类的热门专业,平均差不多8万元人民币;研究生费用略高于大学费用;而生活费,一般一年1万新币左右。如果算上来往机票,一个小留学生从高中读到研究生花费几十万人民币是很正常的事。好在新西兰允许16岁以上的学生每周有20小时的打工时间,视工种的不同而定,每小时能有50至60元人民币的工资收入。但根据“过来人”的经验,如果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打工,收入与支出相比绝对是杯水车薪。
巨额的留学费用是很多“海归”在寻找工作时表现得极为挑剔的主要原因。“花了那么多钱学回来,如果只找个每月几千元钱的工作也太不值了。”小艾的回答代表了相当一批“海归”的心情。
从澳大利亚学成归来的小艾,刚回国时心高气傲,曾给自己订了找工作的“三不”政策:非跨国大企业不去,年薪低于10万元不去,工作地非大城市不去。可结果,回国一年多,除了打过几份以教授口语为主的零工外,竟然没有签下一份长期的工作合同。小艾无奈地发现:“海归”这个原来被挂着光环的字眼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非常务实,他们要的是马上能进入工作状态的员工。”由于有了多次失败的教训,小艾的姿态已经放低了不少。在最近的一次面试中,用人单位问小艾薪资要求时,他只提了每月4000元,而最后用人单位还是挑选了一个国内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认为对方的工作经验更多。小艾的经历在“海归”之中并不鲜见,在北京的海归俱乐部中,类似经历的人一抓一大把。
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现在“海归”的身份已经成了小艾等人找工作的拦路虎。一提到“海归”,很多用人单位的第一反应就是“华而不实”,进而退避三舍。他们真正想要的是那些既有国外文凭又有工作经历的“海归”。这些人往往具有极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具有若干年工作的经验,拥有丰富的人际资源网络。而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一些低龄留学归来者,往往多数只有一个“国外知识贵族”的表象,没有实际工作能力,却动不动就嫌工作条件与国外相比有多大的差距……没有几家企事业单位愿意高薪去教授一个学生如何工作。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