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应届高考生兴起留学潮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23
最近几天,各区县陆续召开了高招组考工作会。西城区统计的实际参加高考人数比此前报名人数减少100多人。而从全市填报高考志愿的人数看,填报志愿人数也少于实际报名人数。来自一些中学的统计显示,一些高考生正在放弃国内高考,而转投国外高考,这成为高考生外流的重要一支。
名校考生青睐留学
过去,出国留学仅是一些在国内升学无望的学生寻求的最后出路,但近年,一些公办知名高中里的拔尖学生,也陆续加入到出国留学行列,而且他们目标锁定的是牛津、剑桥、耶鲁、英国皇家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少数学生甚至还凭借实力争取到很少提供给本科学生的大学全额奖学金。
在北京一些示范高中,放弃国内高考转而出国留学的趋势愈加明显。“出国读书的学生数量正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北京四中一位高三班主任说,学校里每年都会有几十名学生在高考前被国外的知名高校录取,他们中不乏具有冲击高考状元实力的学生。
除北京户籍学生外,一些外省户籍学生也逐渐加入到出国留学行列。一些学校表示,随着这部分学生数量的增加,未来也将进一步带动留学市场的发展。
民办学校借机做大
随着具有出国愿望学生的增加,一些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甚至是公立高中也开始开发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随着这部分需求的增加,回报率越来越高,一些民办学校已逐渐将这种中外合作项目作为主打的教育项目,力争以此为契机将学校做大做强。
“现在家长为孩子考虑出国的时间越来越早。”某学校的负责人说,就在昨天他才刚刚接待了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对出国留学问题的咨询。
专家提醒慎重选择
“自己的孩子究竟是否适合出国,这是家长要首先明确的问题。”北京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副主任丁书林说,除了家庭经济条件作为基础外,孩子本身是否有相当强的自立能力,以及是否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都是家长需慎重考虑的。
但他也表示,目前不少学生家长都是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的家长,他们在思考孩子出国问题上,已比过去理性了很多。
■ 分析
“考生出国只是很小支流”
教育人士分析称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机会将越来越多
一些学校表示,高考考生中渐成趋势的出国现象,应被看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同时,渐成气候的中外合作办学也对考生外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了解,尽管有出国打算的学生人数呈现上升态势,但教委对于公办高中举办中外合作项目却呈现出更加审慎的态度。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对于这类项目的审批控制得越来越严,也出现了有意放缓的趋势。未来对于公办学校中外合作项目的门槛也会逐步提高。
自1997年以来,北京共批准14个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其中机构6个,项目8个。目前有在校生4218人,外教178人。
事实上,教育部门对于中外合作项目的定位主要在于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以此推动国内学校的管理理念、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并非是以帮助学生出国为目的。但客观上,这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还是给学生创造了出国求学的可能。
据民办学校的宣传资料显示,直升国外大学已成为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卖点。
教育部门有关人士表示,高中生出国应看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正常现象,也是家长和学生对于教育的多元选择表现,但总的看来,这仍是高中生中的一个很小支流。随着国内教育的发展,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国际间的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本报记者 王佳琳
■ 现象
“回归”考生质量提升
复读机构称外省借读回京考生数量趋增
在高考大军中,还涌动着另外一支力量,他们就是北京户籍但到外省借读高中的学生。据高考复读机构透露,这部分考生正在呈现量增质优的趋势。
这部分学生由于不少没有北京高中学籍,他们的高三总复习,往往以社会考生的身份选择一些民办学校或复读机构参考。
在北京某高考复读机构里,这部分外地归京考生也在逐年增加。他们来自湖北、湖南、黑龙江、陕西、辽宁、河北等多个省市,其中不少是当地重点高中的插班生。某学校负责人说,过去这些外省回京高三学生中多数成绩一般,但近年,这些学生中也有一些尖子生出现,去年有一名甚至报考了清华大学,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还是被第二志愿的上海交大录取。从学校近几年的统计看,这部分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今年已有两个班,而且成绩呈上升趋势。今年个别区县这样的外省返京考生共200多人。
但负责人也提醒一些目前仍在外省借读的考生注意,由于明年将是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外省市与北京地区的教材、课程有较大不同,考生最好提早回京适应并进行复习,这样才能保证高考顺利衔接。 (编辑:赵露)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