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田故事”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23
在美国中部的一个叫春田的小镇上,我度过了一年留学生涯,其间既有愉快的出游,也有每周至少一次的恼人的考试,层出不穷的烦心作业,还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性格各异的教授……
这里的教授
其实大半辈子都在上学,教过我课的教授很多,更别说身边的朋友很多也是教书出身了。然而,来美国之后发现这里的教授跟国内他们的同行们大不一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很有契约精神。每次开始授课前,每个教授都会罗列出他们的授课计划、作业安排、考试评测标准、课堂纪律……虽然各人的规定不尽相同,但都能看出想让我们多学到知识的良苦用心。课堂上,老师们基本站着授课,只有偶而讲得兴起时,会坐在空课桌上跟我们一阵猛聊。我们班有近30人,一次课连续4小时,老师体力跟不上着实让人理解。其中,有个教授更狠,滔滔不绝地讲课,连口水都不用喝,更奇怪的是,居然嗓子清亮依旧。我们的作业量几乎可以跟高中生相比,周周考,次次作业,堂堂课讨论,美国学位不好拿这下才体会到。不过教授得应付我们这么多人更辛苦,他们还得亲自批改作业,事必恭亲不算,每次每个人的作业上还会有很多批示。后来我无意中还了解到,有位教授的手神经系统有问题,并不能写很多字,平时用电脑还得带个专用手套。老师自己迟到或者有违反纪律的地方,会坦诚地向大家道歉,他们并不觉得丢面子。教授们虽然有自己的办公室,但会有固定时间坐班,用于为学生答疑解惑。
美国老师很鼓励学生跟他互动,上课时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或者用于测试我们是否在认真听讲,或者是考验我们的理解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至于你提问,他们甚至会喜出望外,认真解答,并不会笑话你,给学生以最大程度上的尊重。课后找老师聊天,一般时间允许,他们都会热心解答,能感觉到他们不是在敷衍你,也不是虚伪作答。有疑问向老师发信请教,基本都会如期收到回信,予对详细解答。
在我跟教授们的交往中,我感受到的是尊重和平等。
大学大课堂
一直想体验和国际学生一起求学真正的留学经历,有个机会让我结识了管理系的一位教授,她很爽快地同意我旁听她本科生的课。这样我终于在2008年春,坐进了美国大学课堂,那是个有40来人的大课堂,真正的“挤挤”一堂。
美国的大学生上课也不似想像地那般随意,大部分人都按时上课,积极参与,毕竟得对得起自己的学费,和国内大学课堂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学生之间年龄悬殊比较大,好些人是边工作边读书的。
后来,又开始旁听政治系研究生的课程,感觉更不一样,每次上课都有点像参加电视节目脱口秀的感觉。每节课都有不同的学生就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做讲演,然后由听众们纷纷发问,老师也时不时地点拨几句。想起自己在国内读研时,上课总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我们坐着听,真是差别太大了。课间休息时,居然还有位同学质疑我为什么不发言,我只好解释因为我刚来旁听,没摸到门道,以后会更多参与的。(实习编辑:杨晓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