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美元之差,差在哪儿?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22
半年前,我的两名即将毕业的美国华盛顿大学学生,顺利找到了称心的工作。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电机系毕业,年薪5万多美元;另一个是哲学系毕业,年薪3万美元出头。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这两个人在学校修的学分总数差不多,每学分的学费一样,换言之,4年下来所缴的学费总数相差无几,然而在踏出校门的第一步,就开始有了待遇上的差别。我不禁在想:这两万美元之差,到底反映了什么?
修哲学系5学分的学费,和修电机系5学分的学费完全一样,然而一个电机系毕业生的平均薪水,将比哲学系的毕业生高出甚多。一样的教育投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酬率,难怪大部分在美国留学的国外学生,都会选择选择商科、工学院或医学当作主修,不然他们会认为一点都划不来。
平心而论,一个成功的哲学系毕业生(或是学者),其待遇和在生活上的满意度,不一定比一个“平庸”的电机系毕业生差。但是,当今社会并不需要这么多哲学家,却需要源源不断的电机系毕业生投入就业市场,支撑我们的科技社会的正常运作。
然而,和哲学系一样,杰出、有天分的电机工程师其实也是“稀罕之物”,但即使只是平庸的电机系毕业生,其生活仍比平庸的哲学系毕业生好得多了。
如此分析来看,这就变成了一个有风险的选择问题:
第一,我是有天分的工程师吗?
第二,若没有,那我有做其他事情的潜力吗,比如我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哲学家吗?
第三,若以上两者皆否,那也许虽然天资平庸,但选择一个报酬率还算可以的主修(或是工作),将是个不错的选择。
每一个人、每一位父母,都面临以上相同的选择问题,和经历相同的思考决策流程,客观的选择风险并不因区域或是种族而有太大的差异。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愿意花多少时间去了解我们的孩子?我们能接受孩子其实是个独立个体,以及相信他们的性取向和潜能和我们可能截然不同的事实吗?我们愿意给他们多少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和负责任呢?
我们也许的确不需要那么多哲学家,然而我们的社会若让大家只愿保守地做一位平庸的工程师的话,我们将扼杀杰出哲学家诞生的机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