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声音:留学的失败者

声音:留学的失败者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22

  梁:今年夏天,山东画报出版社出了一本《别了,澳大利亚》。作者是21岁的李清曦。4年前,他到澳大利亚留学,求学两年多,没拿到学位,回国成了“海带”。本书真实地讲述了留学的坎坷经历,并有清醒的反思。他对中澳之间的制度差异、文化差异,乃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细节,都有简洁生动的叙述,许多朋友读了,都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

     毕:讲述留学经历的文章、书籍不少,大多讲述的都是成功者的辉煌,以走麦城为结局的书籍的确少见。

     梁:这很容易理解。现在,围绕留学,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辅导外语、考试培训,到留学中介、教育机构展览,都十分红火。受这些产业的影响,留学成功者的声音很容易通过传媒放大,而失败者便成了失语者。今年2月,我认识了一位旅居墨尔本的华人作家。他家三间卧室,常年接待6个中国留学生吃住。几年来,先后在他家住过的小留学生有20多人。其中能够正常完成学业的,只占百分之二十。可见,走麦城的情况不是个别的,但传媒报道得太少了。

     毕:一个多世纪以来,留学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力。中西文明碰撞以后,中国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留学生得风气之先,开风气之先。现在的留学潮,已经是第四波。第一波从晚清容闳那一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民国年间,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科学家、实业家、教育家、艺术家、军事家、政治家,历史风云人物数不胜数。第二波是上世纪50年代,国家公派留学生去苏联东欧,规模和影响不如第一波,但他们在历史的大舞台上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第三波和改革开放同步,公费留学与自费留学并举,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陆续有人学成归国,不少人在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教育领域一领风骚。这一波一直没有退潮。但最近几年留学生的形式和成分有了显著变化,也可以说进入了第四波。

     梁:近十几年,公费留学为主已经逐渐变为自费留学为主。如今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主要不是由政府和单位派遣,而是个人和家庭的选择。20多年前,中国内地居民的收入和发达国家差距太大。当时有机会出国留学的,一是靠公费,二是靠国外的奖学金,三是靠国外亲属资助或担保,几乎没有哪个家庭拿得出留学的费用。现在情况不同了。虽然低收入阶层子女在国内上大学都很吃力,但对于商界政界先富起来的那些人来说,拿出几十万元已经不是问题。就是工薪阶层,也有一部分具备了供养子女出国的经济实力。留学的去向,原来首选美国。近几年赴美留学签证的难度比较大,于是一些人转而选择欧洲和澳洲。李清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去的澳大利亚。

     毕:父母花钱送孩子出国留学,动机各种各样。一些人有移民的想法,多数人还是觉得外国大学水平高,留学意味着成才。加上国内高考竞争激烈,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国内没有优势,于是把希望寄托于国外。

     梁:李清曦出国前在青岛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二,本来在国内升学有把握。但做父母的还是觉得留学会有更好的机遇,于是把多年积蓄倾囊而出,以圆望子成龙的梦想。看来,他们把留学过于理想化了。留学并没有点石成金的奇效,是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未成年的孩子,面对经济压力、心理压力、文化差异、社会差异,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挫折。本书对于打算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家长,特别是子女年龄尚小的家长,颇有警示意义。

     毕:一般经验认为,国内大学毕业后出去读研究生最好,其次是高中毕业后出去读本科生。到国外读中学,早了一点。况且,人民币汇率和实际购买力之间,有很大的落差。中国的钱,拿到发达国家消费,实际购买力大大缩水,很不经济。

     梁:对此李清曦有真切体会。他知道父母攒钱不容易,在澳大利亚连黄瓜都舍不得买一根。

     毕:如果以获取文凭作为成功的标准,作者的确是留学的失败者。但是从人生的角度看,我觉得作者并没有失败。他的思考和感悟,颇有深度。近几年时兴少年写作,李清曦出书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年轻的,更不是发行量最大的。但在同龄人的著作中,却是最有社会意义的。不应当因为他没有拿到文凭,就不承认他的才华与能力。上世纪50年代有“一本书主义”之说。现在出书的机会比那个年代多了,但年纪轻轻就能够出版这样一部有价值的好书,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