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转变了我的科研观念”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21
在北京邮电大学校园里,两院院士陈俊亮骑着自行车,数十年如一日地穿梭于家与实验室之间。他76岁了还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带头人。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陈俊亮在办公室讲述了当年赴美留学的经历。
“白专”访美轰动全校
陈俊亮193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37年随家人迁往上海。1955年,陈俊亮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邮电学院。1957年,他以优异成绩被选送苏联留学,1961年获得莫斯科电信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后,回到北京邮电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工作至今。
“文革”中,“家庭成分不好”给陈俊亮带来很大的阴影。1978年三月、四月间,他第一次听说北京邮电学院有访美留学名额时还毫不动心。9月了,由于报名人数少,学院再次动员年轻老师报名。报名截止前一两天,陈俊亮在妻子建议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选拔考试。小时候在教会学校里上过学,陈俊亮的英文底子扎实。考试结果公布,陈俊亮争取到学校仅有的两个留美访问学者名额之一,一时间轰动学校,因为陈俊亮是“白专典型”,这个世界变了。
留学岁月多方关照
刚到美国,陈俊亮他们都住进了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并在华盛顿的两所大学接受为期3个月的英语培训。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期间,邓小平夫人卓琳接见了这批赴美留学生。“你们学成之后要回去报效国家,如果你们不回去的话,‘老头子’(指邓小平)会急得睡不着觉的。”至今,陈俊亮仍对卓琳说的这句话印象深刻。
陈俊亮的英语基础比较好,他在乔治敦大学学习了一个月即提前离开,来到赴美留学目的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伯克利分校在科技领域的出色成就。这所大学里华人教授很多,像陈省身、田长霖等著名教授都非常友好。陈俊亮回忆,几乎每个周末,这些教授都会请陈俊亮等留学生去他们家做客。
当地华侨华人也非常照顾这些留学生。每到周末,他们会开车来帮留学生到超市购买一周所需的生活用品。刚开始,中国留学生聚居在一起,陈俊亮考虑到这样不利于学习语言,没多久就搬到当地美国人家里居住。“美国房东大多也很友好,我至今还记得一位老太太。”陈俊亮回忆说,“每次我做饭的时候,老太太就主动和我聊天。有一次我从洛杉矶回来,她还专程到机场接我。”
学成回国开拓创新
“留学给我最重要的启发是科研观念的转变,我们做科研要有主动性。”陈俊亮谈到赴美留学的收获时说。
在美国留学时,美国的科研模式以及教学模式带给陈俊亮很大触动。1981年2月,陈俊亮如期回国。经过一两年的调研,陈俊亮发现中国的通讯事业严重落后,已成为改革开放的障碍。当时我国的电话普及率只有0.5%,还不及非洲。陈俊亮果断地转变科研思维,转向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他参与研制的“DS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获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陈俊亮当选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
20世纪90年代初,程控交换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就科研来说,已没有多少空间。陈俊亮力求开拓创新,敏感地察觉到在交换技术基础上,还有不少新应用的潜力与发展。1993年,陈俊亮带领所在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立项研究交换机基础上的增值服务——“智能网”。1994年,他又当选为首届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以后,智能网技术已日趋成熟。目前,北京邮电大学与上海贝尔公司的合资企业和深圳华为公司已占据了国内固定电话网上“智能网”约95%的市场份额。华为公司在智能网领域也得益于1995年购买了北京邮电大学研发的“智能网”系统的第一个软件版本。目前,北邮在移动通信网上的智能网系统也在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现在,国产品牌全面占领了固定网上‘智能网’市场,我们也算为民族产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是我感到最高兴的事。”陈俊亮欣慰地说。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