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留学 百年“海归” ...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20
“海归”这个词虽然近几年才流行起来,可中国人到海外留学的历史已有上百年了。从1881年清政府第一批留美幼童归国的那一天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学子书写了一部轰轰烈烈的“海归史”。
中国“海归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中国的危机史、开放史和复兴史,饱含着辛酸、孤独与惆怅。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留学生,特别是一批又一批的“海归”,给世界各国带去了中国对复兴和融入世界的热切期盼,给中国带回了更加理性与开放的心态。
第一个从美国大学毕业的中国人
在中国留学史上,有一个人不该被忘记,他就是第一个受过完整的美国高等教育,并取得学位的中国人容闳。这位于185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人,有感于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立志将“西学”引入中国。
在容闳等人多年的努力下,1871年8月3日,曾国藩、李鸿章向同治皇帝递交了《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酌议章程折》,详细阐述了派出留学生的意义,给出了派遣留学生的具体办法。
一个月后,建议得到了清政府的采纳。于是,这份三四千字的奏折,成了记录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开放姿态的重要文件。
1872年8月11日,一批年龄在9岁到15岁的幼童,渡海32000里,赴美求学。
这些人便是我国第一批留美幼童。
求学之路充满了艰辛,但至少有50名幼童进入了大学,耶鲁、麻省理工、哈佛和哥伦比亚等高等学府,至今仍保存着他们的档案。
留美幼童在美国的学业很出色,然而,在清廷保守势力的干扰下,1881年,这些幼童被提前召回。
老“海归”成为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力量
留美仅仅是清政府留学计划的一部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开始向欧洲和日本派出留学生。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加大了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力度。由于战争赔款数额巨大,清政府开始鼓励自费留学。1902年中国留日的学生有600余人,1907年达17860人。
1909年,美国开始以接收留学生的方式,向清政府“退还”庚子赔款。从1912年到1929年,留美学生的数量每年都在千名以上。他们在国外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接受了民主思想。回国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政府部门、教育、文化、科技和经济等领域担任了重要职务,更多的人成为民主革命的主力。
中华民国成立后,鼓励留学依然是政府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受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两万多名有志青年自费走出国门,到法国、英国、比利时、德国和苏联寻找救国良方。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些“海归”在各自的领域内影响着整个中国。
从1931年到1949年,受二战、抗日战争和内战的影响,国民政府财政紧张,留学人数骤减到1万人,但从美国、日本、印度、苏联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学成归国的“海归”,成为后来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后的归国潮
从1958年到1976年,新中国共向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1万多名留学生。
与清末民初不同,这一时期留学生的选派,要经过层层的严格选拔,除了国家公派之外,任何形式的自费留学都被禁止。
1978年后,随着中国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陆续以访问学者、教师进修、攻读学位等形式向世界各国派遣留学生。到2004年,我国的自费留学生约有20万人,公派留学生约40万人,他们的足迹遍布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其中,学成回国的有17万人。
近年来,国家对“海归”高度重视,给他们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为他们创造了很多机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厚的物质条件,“海归”人数每年均以13%的速度递增,以各种形式回国发展的“海归”越来越多。在已经回国的17万“海归”中,有些走上了领导岗位,有些成为我国科技教育领域的带头人,更多的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据统计,在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的23名功臣中,有21名是“海归”;中国科学院的629名院士中,“海归”占81%;中国工程院的423名院士中,“海归”占54%;在许多重大的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中,入选的人才有一半是“海归”;在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中,77.61%的校长有过留学经历,62.31%的博士生导师是“海归”。
今天,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在民族复兴之外,留学、回国也包含着留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有人预测,在未来的若干年内,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将出现新的高潮。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