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全球价值链上的舞蹈

全球价值链上的舞蹈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20

  全球价值链离不开中国,中国也需要全球价值链。未来中国在国际资本流动和世界经济秩序中的话语权,正取决于中国的企业集团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跨国企业正在由外来的经济因素蜕变为中国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跨国企业对中国当地社会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又是通过哪些方式产生影响的?为了更为具象地描述国际资本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自2004年起第一财经、上海外服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等机构共同发起并主办了每年一届的"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评选",2006年是该活动的第三届。

  1月19日,"2006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评选在上海揭晓:安利、可口可乐、麦当劳、宝马、诺基亚、三星、索尼、微软、通用和IBM等10家企业榜上有名,而海尔集团和联想集团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中资跨国企业。
  
  致胜法宝:超越产品与资本
  
  "2006年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评选",首先由专家提名确定60家候选企业,然后通过对2239名普通公众、418名跨国企业员工和482名跨国企业经理人的实地访问确定23家入围企业,最后综合实地调查得分、网络投票和专家打分确定最终12家上榜企业。

  评选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在华跨国企业影响力指数为78分,跨国企业的表现得到中国社会的普遍认可;跨国企业影响力的竞争已经逐步超越产品和技术实力的竞争阶段,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及本地员工的尊重已成为跨国企业影响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无数经验表明,"本土化"是成功跨国企业在中国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而做好企业在经营当地的公共关系的建设与维护工作则是企业成功实现"本土化"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多变而竞争激烈的现代商场中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企业的员工和管理层化解危机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在遭遇危机时能否处变不惊,进而借此扩大发展。但调查表明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是时下中国跨国企业有待提升的方面。

  比较2006年最具影响跨国企业的资本来源地分布还可以发现:最具影响跨国企业的地域分布较为集中,在公众评选阶段入围的23家企业和最终的12家企业中,欧美企业都占到70%左右。从行业分布上看,电子电气、食品等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相对而言占据一定优势。

  从跨国企业影响力的具体构成因素看,虽然公司形象和产品形象依然是衡量跨国企业影响力最为重要的指标。但是2006年公众对人力资源和社会贡献度的关注度明显上升,人力资源跃居成为仅次于公司形象和产品形象之后重要性第三位的指标,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性位列第四。

  这说明中国公众对跨国企业的要求已经超越了产品质量佳,服务态度好,有信誉等直观感受的阶段,人们已将跨国企业作为一个中国社会的企业公民,将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对本地员工的责任感纳入考评跨国企业在中国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中。

  在跨国公司的行为选择上,又有哪些是中国公众关注的敏感议题呢?

  首先是经营方面,如跨国企业"垄断经营",则遭到三分之一的中国公众的反对;其次是在环境方面,如跨国企业"转移污染企业,破坏中国环境",三成左右的中国公众对此会反感。

  "中外员工福利待遇有差别"在普通公众和跨国企业员工中的中选率也较高,进入了前三甲,但在企业经理人群体中的中选率则较低,可见管理人员对该问题的严重性并未有充分的认识。在企业经理人群体中,他们认为较为反感的是"挖走中国高级人才",这说明跨国企业经理人对人力资源管理较为重视,人才争夺上的恶性竞争较容易引起企业经理人的反感。

  中国正处在一个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的历史新时期,跨国企业无疑是推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且这股力量不仅仅存在于带来的可见资本、推动经济的增长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显性领域,透过这些表露的商业举措,我们还可以看到凌驾于商业行为之上的深层次价值观,可以感受到跨国企业是否在根本上关注本地社会的需要、主动接受社会影响,进而不断提高积极反馈与创新对话的能力。本次调查从公众的视角揭示了跨国企业的长处和软肋,为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新的启示。
  
  突破点:资本背后的善意程度   
  
  从1992年跨国公司真正开始它们的中国之旅算起,已有20多年。在这20多年的历程中,如何与异域文化和价值观相融合始终是跨国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正如上海大众汽车的裴贝翠女士所言,"也许你可以说中国人自己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中央的观念是错误的,但我们在中国做生意,就要自觉地以中国为中心。13亿人不会因为你一个老外或者一个老外企业而变,你必须学会适应他们的需要"。

  2006年跨国企业影响力形成美欧领跑,日资直追,中资起步,中国港台地区相对落后的格局。调查结果表明,欧美企业的领先不只是它们在某一项指标上表现优秀,而是全面胜出。

  从美国企业影响力构成指标上看,公共关系的表现最为突出。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公司形象和危机管理这些指标与公共关系共同构成了美国企业表现最佳的五个方面,而这些指标则是一些过去处在相对边缘地位的管理元素。与这些指标相对应的是,那些企业竞争力的必备元素,如产品形象、市场竞争力等,则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这表明恰恰正是那些边缘管理元素支撑了美国企业的影响力水平的高度。

  公司形象和产品形象一直是欧洲企业的强项,2006年欧洲企业则依然保持这两个方面作为其表现最好的指标,它们的提升为欧洲企业影响力的稳健增长提供了助力。但与其自身相比,欧洲企业在领导力上的表现则不太理想,是其在各项影响力构成因素中认同度最低的指标。

  从日本企业影响力构成指标上看,人力资源、领导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三项内部管理指标是日本企业表现最佳的三个方面。而企业文化是中国公众对日本企业认同度最低的指标之一,公共关系和管理机制的表现也并不突出。

  实际上很多源自日本的跨国企业在本地社会的社区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多颇为积极的举措,但是两国之间特定的文化历史渊源不仅意味着日资企业在获得中国消费者的尊重时要付出更高的沟通成本,更表明其需要有新的思维和方式去推进与本地消费者的沟通策略。

  我们已经日益进入一个技术、产品、管理水平甚至营销方式趋向同质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市场竞争的方式虽仍然以产品和技术竞争为基础,但这种基础越来越成为一种必备的门槛条件。真正的胜率将由社会影响力决定,这种影响力恰恰来自于企业对于非直接用户的认同、内部员工感受、公共关系等管理元素的全面锻造与系统提升。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