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眼中的留美30年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19
以1978年12月26日邓小平决定恢复向美国派出首批52名留学生为肇始,当代留学潮走过了30个年头。在过去的一年中,美驻华使领馆共发放学生签证5.1万个,同比增长52%,留美学生占当年大陆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35%。种种迹象表明,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赴美签证过关率看涨等因素,今年又将是一个留美高峰年。
在笔者的记忆中,从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到钱宁的《留学美国》再到王蕤的《闯入美国主流》,留美的艰辛故事逐渐被改写为奋斗与成功的励志篇章。随着“80后”一代成为留美的主力军,并且广泛涉足理工科之外的学科,中国留学生们已然塑造了敢于在课堂上和美国人辩论的新形象。而在老一辈留美华人的言传身教下,新人们对美国社会、制度和文化的理解也日趋深刻。
压力与兴奋并存
许多带着“两个皮箱一个梦”来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降落在美国各大机场的一霎,往往会有这样的疑惑:这就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的确,平民社会的美国和许多中国人设想的美国大不一样:除了那些屡屡在电视电影中曝光的著名建筑,美国更多的是一望无际的乡村,转角某间有了年头的小店,街头徜徉的各色人们,地铁站褴褛且忧郁的卖艺人,热闹但豪华程度绝对无法与中国相比的酒吧,以及轰隆作响、晃晃悠悠的百年地铁。但是,如果把这些表征作为美国不过如此的证据,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真正的强大之源乃是它先进发达、并让美国人骄傲的教育体系。
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现就读纽约大学库朗数学所的中国博士感叹说:出国之前觉得中国人数学好,是最有可能在世界上取得领先的学科,用杨振宁的话说,“因为数学不需要什么先进设备,用纸和笔就能搞,是中国人最有可能在诺贝尔奖中取得突破的学科”,出国之后才发现原来即使是数学,美国的全面程度、研究方法和对应用的探索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在美国大学学习,最大的想不到恐怕是美国人的课业压力。虽然赴美之前也听说过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但是没有想到,美国顶级大学普遍采取的学业绩点(GPA)制度和荣誉制度是如此严格。按照百分比给分是非常严酷的,例如总分排在班级前5%的学生可以获得A,而排在后5%的学生只能得到C,在中国大学里那种皆大欢喜的场面不会出现。而美国大学通常要求平均分在B(良好),才能够获得学位。对于想要进一步升学,进入研究生院攻读博士或者硕士的学生来说,一个好的GPA——通常是A左右,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博士班和其他拿奖学金的同学来说,如果不能保持好的学业表现,奖学金就有被剥夺的危险。班级总分的来源则包括了平时作业、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论文等等。美国的大学生都有一个学校网站的个人账户,里面有个人信息和课程资料,老师常常在每节课后在网上贴出一个在线测验,要求限时完成并提交。
可以说,围绕GPA展开的斗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和以未来前途为风险代价,人类的竞争本能被完全激发出来。于是美国校园的一景便是,学生们背着大号登山包、手提电脑包,图书馆满座更是常有的事。老师对于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的同学给予相同的待遇,因为国际学生身份而获得照顾是完全不可能的。许多刚刚从国内应届毕业,习惯了国内大学轻松惬意学习生活的同学甫一抵美,既面对语言关,又有学业压力,往往觉得难以适应。难怪有人感叹:到了美国才知道什么叫题海战术。
由于美国站在学界和话语权的高端,即使课业压力大,在美国顶级大学学习仍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各院所的知名教授都亲自带班授课,这就意味着在一个教室里带领着十几个学生学习的教授往往是这一领域的学术泰斗;使用的教科书是该老师自己的专著;某种分析方法可能即出自该老师的手笔;聆听老师的教诲,直接随性的提问、交流,则往往有种置身历史的神奇感觉,因为这位老师曾经的弟子们,如今可能也已经是活跃的学者、商界领袖,或是政治精英。
另一方面,美国学界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常例,知名的大公司CEO退休后进入商学院教书,曾经指点江山的政治家、外交家回归学院,重执教鞭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些人从教后也即成为教师队伍的普通一员,是坐在课堂上的你可以随意提问、请教的对象。例如,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回到母校乔治城大学担任教职,美国现任国务卿赖斯也即将卸下职务,回归斯坦福大学。
不仅仅是学习
当然,美国大学之多,幅员之大,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情况也千差万别。有些中国学生就读的学校位于大都市的核心部位,譬如位于曼哈顿的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位于洛杉矶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加州大学。纽约和洛城是美国少有的超级大都会,更是美国金融、商业的心脏,在这里学习,对中国学生来说意味着较多的实习机会,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生活成本和生活压力。因为昂贵的房租,在大城市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往往选择在治安不好,偏远但便宜的区域租住。拥挤的早晚通勤,劳碌的生活,紧张的神经是在这里留学的主旋律。而对于更多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他们的校园往往位于小镇上,那里的生活轻松惬意,但待久了便有乏味寂寞的问题;那里人口不多,没有车就寸步难行。
在老一代留学生们看来,新人们的面貌和气象常常让他们感慨不已。一位在20年前来美、后在美国定居下来的老留学生感叹说,当年他来美国的时候,连飞机票的钱都是跟亲友借的,上课的时候要带着刚刚几岁的女儿,时常休学打工以维持生计,更是数次转学去学费较低的学校。那时,中国留学生们聚在一起讨论的话题主要是哪里有餐馆可以打工。而今,新一代的留学生们讨论的话题依旧是工作,但是主题已悄然发生着变化。
通常,美国越好的大学学费也越高,即便对美国人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而除了博士生和一些其他的奖学金机会之外,大部分硕士和本科学生是没有奖学金的。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有了支付高昂学费的能力,自费就读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进的还是一流大学。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不再像老一辈那样一心要留在美国,并为此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中国的蓬勃发展给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未来选择。
来自北京的纽约大学经济系硕士张烁就说,他常常关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兼职信息,过去的一年里他曾起早贪黑,在学习的同时在纽约的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做过好几份没有薪水的兼职工作,目的就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好在包括美国以外的社会打拼。另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向就业、信用、银行保险业等国民经济领域的扩展,也使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把目标瞄准在生机勃勃的亚太地区。对他们而言,学习知识,体验美国,全面提高自己,才是留学生活的首要目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