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加成首页 >> 留学服务首页 >> 留学服务 >> 留学新闻普通标题(菜单留学新闻) >> 我在德国对付“妖魔化”

我在德国对付“妖魔化”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15

   在“做人不能太CNN”这话流行前,我收到了外国朋友们的电子邮件,纷纷关切地问我过得怎么样,原来他们都被西方媒体“CNN”了。我想给大家提个醒:怎么对付西方媒体的“妖魔化”报道。

  全体中国人都喝德国奶?

  在德国,我家的电视只能收看德国电视台,偶尔也有奥地利、法国、意大利的电视台,因此申请安装了亚洲卫星接受器,可以收到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和凤凰卫视,也可以收到BBC、CNN等的英语节目。

  大概是从去年年初起,德国超市里的牛奶涨了价,同时涨价的还有面粉、鸡蛋、食用油等。德国媒体真有“才”,竟然说中国人把牛奶都买走了,造成了价格上涨。一时间“民怨沸腾”,连一些挺有学问的德国朋友也加入了声讨中国人的行列,见到我就抱怨。对此,我只说:第一,买卖自由,你们可以不把牛奶卖给中国人,中国人自然会去丹麦、法国、荷兰购买。第二,如果全体中国人都喝德国的奶,那么,即使莱茵河变成银河,恐怕也供不应求。我这么一说,德国朋友就不吱声了。

  下面这件事发生在美国纽约。纽约市长想竞选连任,需要选民支持。他想来想去,什么人都不好“开刀”:不能得罪小孩——人家父母不干;不能骂老人——老年团体不干;不能骂男人——他自己就是男人;不能骂女人——妇女组织强大着呢。想来想去,在纽约市只有一种人能骂,那就是外国人,因为这些人手中没有选票。于是,他拿常驻联合国的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开刀,说他们乱停车,还不交罚款。

  其实,这位市长说的是事实。因为享受外交豁免,外交人员们有些“特殊待遇”,比如可以不去法庭应诉,可以不交罚款。外交团体中确实有“害群之马”,不愿遵守驻在国的交通法规。

  一时间,纽约媒体群起而动,搞得在纽约居住的外交人员成了“过街老鼠”,就差被人扎轮胎了(应该承认,纽约市民的素质还是蛮高的)。

  为这事,联合国第五委员会(法律委员会)陆续开了近一个月的会议,讨论如何在交通问题上与东道国协调。同时,纽约市民同仇敌忾,一副誓将其他国家外交人员轰出纽约的架势。我的好朋友、美国对外关系研究专家爱伦见到我就嚷嚷,说外国人怎么怎么不像话。爱伦是密歇根大学的政治学博士,这个时候却和街头的大妈一个水平。

  我对她说,外交豁免从来都是对等的,美国给了其他国家外交人员豁免权,美国的外交人员也在其他国家享受同样的权利。如果统统取消这些权利,美国要做好与加入联合国的所有国家“过不去”的准备,美国的外交人员就会成为“过街老鼠”。

  果然,没过几天,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社评中改了口风。文章分析说,联合国在纽约常驻,为纽约市创造了8万个直接就业机会,间接就业机会不计其数……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老百姓特别容易被舆论忽悠,专家学者也很难例外,别看平时都挺有脑子的。

  “把奥运开幕式门票转让给我吧”

  我居住的城市在德国是个大城市,居民们对世界的认识几乎完全依靠《德国之声》等媒体,非常相信政府和媒体说的话。这也难怪,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免费教育……政府把人们喂得白白胖胖的,凭什么不信?前几天,德国媒体又在造谣:“中国政府决定在奥运期间不让德国留学生呆在北京,全体轰走”,“给德国人的签证最多一个月”……吓得一些德国朋友打电话来问:“有这事吗?我想在北京多呆几天怎么办?”

  我儿子曾在此地一所国际学校学习,这里的老师居然以为中国没有电视机。儿子的一些德国同学问:“北京有麦当劳吗?”对于善意的问题,我们要耐心解释;对于来者不善的,和他说多少都没用。

  很多欧洲人一边享受着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一边不停地抱怨:“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好,全是垃圾。”

  我说:“是呀,是呀。我也纳闷,这种一欧元的裤衩、两欧元的胸罩,我们中国人都不买了,怎么到你们德国还疯抢呢?好东西有的是,比如美国的‘维多利亚的秘密’,一个胸罩300欧元,镶钻的3万欧元,没人拦着你们去买啊。我们中国不是没有好东西,就看你舍不舍得买了,比如索斯比拍卖的乾隆年间的青花瓷碗,一个就换你们一座城堡……”

  还有一件事让我很恼火。咱中国人想买奥运会开幕式的票,又是抽签又是摇号的,一个德国朋友却问我:“最近发生的事让我很担心奥运会期间的安全问题。我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是去还是不去啊?”

  我说:“不安全,还是别去了。把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转让给我吧,我要回国还要买机票,你就半价卖给我吧。”等我第二天打电话向此人要票时,对方却说:“要去的,还是要去的。”

  您瞧,不让他来,他倒哭着喊着要来了。

  来源: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