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坎坷”挺快乐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15
除了外国学生走进中国家庭之外,还有大批的中国学生通过AFS“做客”国外家庭,哈市73中学的王博文和陈牧函同学就是最新一批刚刚回到国内的交流学生,在将近一年的留学生活中,中国学生与外国家庭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
说起这一年在国外的生活,王博文与陈牧函两位同学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可以看出一年的留学生活带给他们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能吃多少千万别“谦虚”
王博文说,他们在出国前都在北京接受了短期的培训,了解一些外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以免在国外出笑话。可是到了国外,给他的感觉是,“准备好的都没遇到,发生的都没想到”。
培训时,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前些年AFS活动刚刚开展,留学生的经验不足,以为在社交场合别人怎么做自己怎么做就行,结果就闹出了笑话。有个中国学生在派对上看到一个外国男孩与女孩见面时贴了两下脸,又亲了一下嘴唇,他也照此办了,结果大家哄堂大笑,原来,那一对外国男孩和女孩是恋人。外国的礼仪看似开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
王博文说,他当然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可是在国外生活时许多事情也是他没有想到的。第一天到德国家庭,因为时差的原因,困得不行,他先睡了一觉。醒来后,他感觉饥肠辘辘,一下吃了五六片面包。
第二餐开饭时,德国妈妈问王博文要几片面包,出于好面子的想法,他含糊地说:“两三片吧!”结果,德国妈妈真的只给他切了三片面包。时间长了,王博文发现,原来德国人很节俭,每次吃饭时德国妈妈都会问每个人吃多少,然后定量供应。
有了几次“教训”,王博文再也不敢太“谦虚”,吃饭时都要足量。
王博文有一个德国弟弟,每天忙于学业,承受的压力一点儿不比国内的学生少。就是对王博文,德国妈妈也没有一点儿“照顾”,每天督促他写作业。
“妈妈”问他有没有女朋友
AFS有个中期交流活动,王博文的愿望是参观德国的汽车厂,为了方便活动,王博文走进了第二个家,位于沃尔夫斯堡的一个中产家庭。
王博文说,这个家庭非常开放,而且几乎每天都有朋友来拜访,在这里生活让王博文感受到了德国人热情的一面。
在这里发生的两件事让王博文觉得非常有意思。
在这个家里,他有两个弟弟,其中一个弟弟的理想是当足球明星,他的球踢得非常好。在他们家附近就有一个德国的甲A足球俱乐部。“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既然喜欢踢球就到俱乐部去自我推荐一下,可是,这个弟弟却非常固执,非要等球队来找他。”王博文说。
还有一件事,让王博文觉得挺尴尬。原来,德国妈妈经常问他有没有女朋友,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的关心。
尽管两个家庭很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音乐的爱好。王博文正好擅长演奏长笛和萨克斯,这让他在两个家庭的乐队里都占有一席之地。
同学们上课很“随便”
相比于王博文,陈牧函的学校生活则显得容易得多。
她在丹麦斯文堡留学,所在的班级只有二十几个学生。“上课的时候,大家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书包就往地上一扔,同学们什么样的都有,有歪着的,有斜倚着的,总之怎么舒服怎么来。”陈牧函说。
陈牧函所在的是个文科班,按照丹麦的课程规定,每个文科班每个学期都要选择一个国家的文化进行研究学习,巧的是,陈牧函所在的班级恰好挑选的是中国文化,陈牧函自然就成了“助教”。
陈牧函告诉记者,同学们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历史、地理、政治,问她什么问题的都有,同学们最感兴趣的中国人物是毛泽东。
丹麦的教育很少用到课本,讲中国文化的时候也不例外,老师不断地给同学放电影。陈牧函说,讲到中国现代史的时候,老师放的是葛优主演的《活着》。
一连换了三个家庭
在丹麦,陈牧函换了三个接待家庭,这在交流活动中是比较少见的。
据陈牧函讲,接待她的第一个家庭,父母都是再婚的,家里四个孩子。她去的时候,一家人正在讨论怎么装修厨房,其乐融融。可是有一天早晨醒来,“爸爸”却突然告诉她,不装修了,他们已经决定离婚了。这让陈牧函差点儿哭出来,因为这么大的变故让她没想到。
AFS给她换了第二个家庭,这个家里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她在这里生活得也很快乐,可是一个月后,“爸爸”得了癌症,她不得不换了第三个家庭。
第三个家庭的爸爸是个船长。“船长在中国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在丹麦是个很受尊重、很有钱的职业,当我告诉同学我的‘新爸爸’是个船长时,他们都张大了嘴巴。”这个家也是最有家庭气氛的一个,他们经常带着陈牧函外出游玩、吃饭。
除了陈牧函的“坎坷经历”,她说还有两件事让她感受挺深,一是丹麦人对待狗就像对待家人一样,所以,吃狗肉最让丹麦人反感。
此外,丹麦人从不受制于别人的看法,这一点也给了陈牧函很大的启示。据介绍,丹麦的女孩很少有减肥的,她们的观念是,不管胖瘦,只要自然就是美的。“每个人都不同于别人,丹麦人推崇自我的个性。”当然,这种个性有时也会走极端,陈牧函说,在学校里就经常能看到所谓的朋克,他们画着黑眼圈,脸上戴着各种环,样子很怪。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