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秘密——小城镇
http://www.canachieve.com.cn 发布日期:2009-10-15
从北德之角的小镇吕贝克,到德国西南边陲的小城弗莱堡,开车要十几个小时,包括停车小憩或泊车欣赏德国乡间风光。南北800公里,实际上成为一趟时光之旅:从吕贝克到弗莱堡,浓缩了从1871年德国统一到1990年两德统一的历史,德国小城镇之旅,好似一部心灵史。
吕贝克和弗莱堡再加上魏玛,总人口不及柏林、慕尼黑的四分之一。与我同路参加2006年杜塞尔多夫的德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的德国国家旅游局中国代表徐胜利兄告诉我:小城,是德国文化基因,诠释着一个更加真实的德国。
月光下的汉萨女王:请为吕贝克脱帽
立夏后一个月圆之夜,我来到吕贝克城。月光下的吕贝克令人神往。吕贝克的风光小册子,有名的景点大多取月景。
吕贝克始建于1143年,13世纪,北德上百城市组成汉萨同盟,总部所在地的吕贝克便有了“汉萨女王”的名号。这座小城市,整个就是一件艺术品:高矮明暗、楼阁错落,中世纪的精神统一观念与自由城市的自豪感,融成快乐的风格。 500年历史的赫尔斯腾城门,古色古香的山墙左右是两座尖顶圆塔,童话城堡一般。城门上的拉丁铭文是“内得和睦,外求和平”。
穿过老城区的婆娑树影,我摸索着找到托马斯·曼的故居。仿佛托马斯和哥哥亨里希刚刚入睡。门外的百年风云,只是春天的一场梦。
托马斯·曼,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代德国知识人的良心。作为日耳曼人,他对犹太人满怀同情,奋力捍卫着日耳曼人与犹太人的兄弟之情;他坚决而明智,在希特勒赢得选举后即自我流放,离开德国。1933年,当绝大多数德国人甚至犹太人都把希特勒视为机会,认为“无法割舍祖国”时,托马斯说:“我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德国!”
在市政厅与教堂夹角走廊墙上,有一处祭台:第三帝国崩溃前,被纳粹处死的吕贝克神职人员纪念碑,其中有新教牧师,也有天主教神父。吕贝克人以此表明:留在德国的并非全是纳粹。在纳粹统治下战斗,也许比远走高飞更艰辛。
包括托玛斯·曼,吕贝克出了3位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反纳粹主义的战士: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勃兰特总理、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
流动的弗莱堡:真理必使你得自由
有人把德国哲学比做黑森林:神秘、深邃之中隐藏着无法走出来的迷宫,然而却又是无数心灵的庇护所。弗莱堡,就是黑森林的大门,德国的阳光之城,国际太阳能研究的中心。身处其中,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弗莱堡。
在弗莱堡城区里到处都是引水渠。弗莱堡人把黑森林的三一河水引入城市各处。无论走到哪儿,总有一股清泉潺潺流过,仿佛是在田野。黑森林的神奇清新之气,就这样流入城中每一个人内心深处。
大学是弗莱堡的核心,弗莱堡学人,对得起弗莱堡这个名字——自由的堡垒。今天,有两万多名学子的弗莱堡大学是世界最著名大学之一。弗莱堡学者赢得过8项诺贝尔奖。31岁的马克斯·韦伯在此发表教授就职演说;哲学家胡塞尔在这里创立现象学;20世纪最具创见的思想家海德格尔在此创建存在主义;魏斯曼在此奠定现代基因研究基础;赫尔莱茵发现心脏房室阻滞病理,促使心脏起搏器诞生;科勒研制单克隆抗体,使人类增强了免疫能力;施陶丁格的高分子化合物理论,导致化纤和塑料诞生;弗莱堡经济学派则为战后德国经济带来了奇迹。
“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在准备庆祝550岁生日的弗莱堡大学教学楼的铭文下,荷马和亚里士多德的塑像昭示着自由大学精神的本质。
离开弗莱堡后,我赶到了2006年杜塞尔多夫国际旅游交易会(GTM),我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五颜六色的地方徽记和小城旗帜招展,大城市几乎无足轻重。
对英国,伦敦无与伦比;对法国,巴黎之外皆为“外省”;在意大利,罗马是世界之都。然而今日的德国,是小城市塑造着民族生活。如果说柏林、慕尼黑是德国的象征,那么从弗莱堡到吕贝克,数以百计的小城镇,是德国的秘密。
来源: